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人睡三寸,壽如長生」,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俗語:「人睡三寸,壽如長生」,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我們熟知的古代文化除了在課本上所學到的以外,還有很多事課本上少有記載的,比如民間百姓茶餘飯後的俗語。雖然俗語很少見於書本但其流傳至今經久不衰除了其本身的趣味性以外,還帶有深刻的道理經常給人以啟發,雖然很多俗語帶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但仍不排除大多數的俗語是積極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加以區分,畢竟封建糟粕在如今是完全背離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和科學規律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人睡三寸,壽如長生」以及他的後半句到底什麼意思?有沒有過時呢?

寸作為古代最常用的長度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我們仍然時常聽到「幾寸」的說法,其實寸換成現在的理解就是10寸等於1尺,而1寸大約約3.33厘米。而寸與長壽和無憂到底有什麼練習呢?這裡的寸其實指的是我們睡覺時所用枕頭的高低,所謂的「高枕無憂」便是因此而來,為什麼是「高」而不是其他的低、矮呢?

睡眠是人們得以延續的根本,從古至今一直深受人們的重視,無論中醫西醫都有關於睡眠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除了題中的古人俗語外,我們今天也有「枕頭選不對,越睡人越累」的說法,可見這其中確實大有學問。而古代的尺寸在不同的朝代也都有不盡相同,不過歸納起來所謂三寸也就是10厘米左右,而四寸也就是13厘米上下。所謂「人睡三寸,壽如長生」便是說常年睡高為三寸的枕頭有助於延年益壽。

三寸長壽的說法在古代尤其盛行,不過通過現代醫學研究,枕頭的高度確實影響著人們的睡眠質量,因為人們夜間睡眠大多都會變換姿勢,在結合人類脊椎的生理彎曲,枕頭的高度也就顯得相對重要了。另外,十厘米的枕頭能使睡眠中的腦電波處於平穩狀態,這種情況更加容易進入深睡眠,而睡眠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這句話的後半句說「人睡四寸,高枕無憂」,這是因為古人喜歡側卧不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平躺。這是因為睡眠的時候血液運行緩慢,特別是中老年,各項技能開始衰退,而此刻氣血運行過慢對身體多有不利,側卧恰好利用了身體的彎曲結構,便會自然產生中醫所說的氣來進行引導,加上古人一直都有「久卧傷氣」的說法,所以古人一直認為側卧對身體有利無害,而側卧又講究左側卧。相對現代我們更加註重頸椎才有古人高枕,如今矮枕的現象。

不過現代醫學表明,片面追求過高的枕頭是盲目無益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枕頭更有益於保護頸椎和大腦,而對於高度, 現代研究表明,枕頭應當略低於肩到同側頸部距離最佳。這是根據人體7個頸椎排列的生理曲線而得出的結論,適應這一生理彎曲的枕頭,才能有效的使得肩頸部肌肉、韌帶及關節處於放鬆狀態,而過高的枕頭與過低的枕頭同樣不利於睡眠。前者妨礙頭部血液循環,易造成腦缺血、打鼾和落枕,可見「高枕無憂」並不是真「高」;而後者會使頭部充血,易造成眼瞼和顏面浮腫,值得一提的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時尤其應當注意合適的枕頭。其餘長寬同樣有所指示,長應夠睡眠翻一個身後的位置。而寬當以15~20cm為好,太寬容易超過頭頸部的關節,不利於相應肌肉放鬆。

以上便是古人對睡眠枕頭的獨到見解,雖然因為概念模糊加上尺寸歷朝歷代不一,所以如今看來已然有些過時。但其背後所強調的對睡眠的重視是值得關注的,雖然不能百分百長壽無憂,但其長久對身體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談賓 的精彩文章:

俗語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道理嗎?古人的生活經驗
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後半句才是精華,越早知道越好!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