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未來10年,讀大學還是要首選這些城市!第四類竟是…

未來10年,讀大學還是要首選這些城市!第四類竟是…

環境對一個人的塑造是不可低估的。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性格,北京的包容、上海的小資、深圳的開放,每個城市都透出不同的魅力。而選擇在哪個城市讀大學、生活,將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城市「性格」的影響。

我們在高考樹立目標、選擇志願時,除了要挑大學選專業,城市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讀大學,同等情況下,首選大城市。

在小城市讀書,缺少最頂級的競爭意識和領先的思維,久了,自己已經全面落後了還不知道,可能還自我感覺良好;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和機會,在不斷混日子中,可能激情和能力就不斷消解了;最大的毒害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可能,讓自己看不到可能性,誤以為其實不管在哪裡,大家都差不多,沒什麼區別。但是,去大城市讀書,可能完全不一樣,甚至恰好相反。

去大城市,可以開拓思維,讓自己的思維領先。

大城市裡,大量優秀者聚集,這種聚集,能讓處於其中的人開拓思維,保持思維領先,甚至走在時代前面。

在小城市讀大學,容易讓人思維受限,覺得差不多也就這樣,你再拼再努力最後還不是找個工作,沒什麼太大區別,進而在行動上就「怎麼好混怎麼混」;在大城市讀書,通過不斷增長的見識和優秀者帶來的思維震撼,能夠幫助自己拓展視野,提升思維,開闊眼界。思維提升,努力跟上,久而久之,就在不經意間領先於很多人了。

去大城市,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可能。

不管是學習還是實踐,大城市都有更多的機會。在小城市,說學習,估計就是指上課、四六級和期末考試,除此之外就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學習機會了。

但是在大城市學習,你會發現,除了可以聽到本科教材上的作者親自上的課,可以去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甚至可以跟各種行業大牛面對面交流。

如果在大城市讀書,你會見識更多可能,發現原來很多事情只要不設限都可以辦到:

原來你可以和頂尖的人接觸,甚至成為他們的一部分;

原來你可以參與全國甚至全世界範圍內的會議;

原來你可以在北上廣找到具有競爭力的工作;

原來你可以談論改變社會改變世界卻毫無違和感,因為你真的有可能做到;

原來你不管做什麼之前被別人嘲笑為痴心妄想的事情,都會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與你相視而笑,攜手同行;

原來你可以擁有很多在小城市讀大學根本見識和想像不到的可能……

去大城市,可以接觸更多優秀的人。

大城市優秀的人,肯定要比小城市多。在大城市讀書,就算你讀的學校沒有那麼優秀的同學、老師和著名人物,但是你完全可以走出學校,去其他學校,去社會上,和優秀的人有更多接觸。

接觸得多了,在潛移默化當中,可能自己就變得優秀了。

去大城市,可以找到更多優秀的教育資源。這些優秀的教育資源,往往意味著頂尖的師資和研究水平,對於大學階段學到真本領乃至今後高起點的就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我國各城市高校資源差距非常大。東部發達地區遠遠領先中西部地區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妨先看兩張圖。第一張圖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985 211在各省份的分布圖。第二張圖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在未來的新起點,雙一流大學 雙一流學科在各省份的分布。

985高校 211高校分布數據

雙一流高校 雙一流學科分布圖

然後,來看第三張圖。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原211大學基礎上新增了25所高校。這25所高校除了分布在北京、上海兩城之外,處於東部的江蘇、浙江是最大的贏家。

我們回過頭來總結,這3張圖能說明什麼?

1、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北京、上海毫無疑問,仍舊佔據中國高等教育第一城 、第二城的位置,經久不衰!而且優勢在擴大!尤其是北京!

2、中國高教第三城的爭奪中,顯然,江蘇已經拔得頭籌,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新增最多的省份。陝西新增為零,在與江蘇、湖北的爭奪中,處於劣勢,在高等教育第一方陣,步步危機。

3、不能不迴避的經濟原因,西北、東北等傳統高等教育大省,逐漸衰落是不爭的事實。

4、中國高等教育版圖未來勢必會發生變化,新增高等教育強省,主要集中在東部、南部強二線城市,以及四川成都這個西南城市。

中國高等教育有巨大的地域差距,這個差距來源於歷史積澱、城市經濟、城市吸引力、自身學校經費能力等等。

所以,在未來10年,讀大學還要首選這些城市!

第1類城市,北京、上海。清華、北大超級穩,什麼榜單上基本都佔據前二。北京、上海兩座城市仍舊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巔峰,且優勢一直在擴大!在擴大!

第2類城市,在各種榜單中,中山大學後勁十足,蘇州大學各種黑馬!在江蘇、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的核心城市,這些城市財大氣粗,在高等教育發展上投入更多,自身城市對人才吸引力又極大。

第3類城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表現搶眼,作為西南人才最強吸引力的四川成都,已取代重慶,佔領西南高教絕對高地。

第4類城市,東北、西北曾經傳統教育強省,有衰落的趨勢。但這些城市的原985大學,傳統名校依舊可以持續關注。

1.北京,據說一些高校要遷到雄安新區,不過幾年內仍是國內頂尖教育資源彙集地!

2.上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3.武漢,擁有全國最多的大學生在校人數,高校聚集地主要集中在東湖周邊,是一個高校圈,教育資源特別豐富,還有七校聯盟一說。

4.南京,六朝古都,人才薈萃,非常適合生活和學習的城市。

5.西安,你一定要去一次西安,即使不去讀書。

6.廣州,「北上廣」中的「廣」就是廣州,你懂的。

7.天津,港口城市,相比北京這裡非常適合生活。

8.成都,應該是最會生活的城市,到處的茶館和小吃,很是愜意。

9.重慶,西南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發展水平高於成都,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

10.長沙,中部一所低調有內涵的城市!

最後學習哥還想說,如果將來沒有去大城市,不論在哪裡讀書,都要努力利用身邊的資源,豐富自己!

聲明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米宅米宅,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由高中生學習(ID:gzsxuexige)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985/211名校與普通大學最本質的差別
採摘野趣,夏味悠長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