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輕慢真修行人的果報,不可不知!

輕慢真修行人的果報,不可不知!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公案。

賓頭盧尊者是證果的阿羅漢。國王優填王是尊者的護法,對其很親厚、恭敬,每天早上、傍晚各去禮拜供養一次,賓頭盧尊者都是坐在那裡接受國王頂禮。

然而,優填王有一位不相信好樂佛法的大臣,挑撥說:「國王,您對這位下賤業人那麼恭敬,但他對您太輕慢了,坐在那裡起都不起來一下。」

國王回答這位大臣說:「這樣,明天清早我再去,如果他還是不起身,就把他砍了。」他們真的就準備這樣幹了。

第二早上他們去的時候,因為尊者有六種神通,立即就知道他們的意圖了。

尊者思惟:今天我起不起座來迎國王?如果不起來,他要砍我的頭,傷害我的生命,他就要下地獄;但如果我下禪床去接他,他又可能會喪失王位。

尊者在這兩者間掂量了一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寧可讓他喪失王位也不能讓他下地獄。

優填王快到達時,尊者一反常態地前來迎接他。

國王感覺很出乎意料,就問道:「你今天怎麼跑來迎接我了?你原來可不是這樣的。」

尊者坦率地說:「國王您今天是抱著噁心而來,我如果不來迎你,你要害我的命。於我倒沒有關係,但你會因此下地獄;如果我來迎你,你會失去王位。我考慮了一下,還是下來接你為好。」

國王聽尊者說完後,並不真的相信七天後會喪失王位,但也不敢掉以輕心。於是就趕緊回去,修繕城池,準備糧食柴薪等物資,集合軍隊,全都進入戒備狀態,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乃至到第七天了,都沒有發生什麼事,國王就說:「天下太平,哪會失去王位啊!沙門打誑語!」於是放鬆了警惕,帶著宮女到恆河去遊玩。

就在沐浴之時,剛好碰到慰禪國的波羅殊提王為了一顆出水寶珠,去征伐摩竭陀國(就是頻婆娑羅王的國家),但卻攻打不下。

頻婆娑羅王得知他們征戰的目的後,就說:「你撤軍,我可以把這顆寶珠送給你!」

慰禪國國土乾旱,很需要這顆出水寶珠,他們看目的已達成,於是就撤軍了。

撤軍之時,波羅殊提王正好聽到恆河邊有歡笑的聲音,就派偵察兵前去察看。偵察兵回來報告說這是優填王跟他宮女在遊玩嬉戲。

波羅殊提王知道優填王懂馴象術,就故意放一頭白象出去誘惑他。優填王一看有一頭白象,很明白該怎麼抓,就彈著琴,向象靠近。沒想到在走近時,卻被埋伏在一旁的守象人給抓了。

優填王被帶回慰禪國,遭受鎖腳囚禁,長達七年之久。這不是失去了王位嗎?

所以,如果輕慢修行人,尤其是輕慢證了果的聖人,是有很大的因果的。反之,就會得很大福報。

還有一個公案,就是《阿彌陀經》裡面提到的憍梵波提,是受天供養第一,這位尊者過去因為造惡業,墮五百世牛身。

憍梵波提他過去生中,聽一個老比丘在念經,他聽了之後就在旁邊笑話他,說他念經的聲音不好聽,像老牛一樣。

這個老比丘就告訴他:「我已經證阿羅漢果,你對我無禮,你將來會受果報。」

憍梵波提知錯了,就極力地懺悔,到了第二世墮在牛胎,就這樣一個輕慢舉動,做了五百世的牛。

憍梵波提遭這個果報,墮在畜生道,變牛,做五百世的牛。輕弄一個沙門(出家修行人),這個沙門不是普通沙門,是阿羅漢,所以得這麼重的罪。

他這一世雖然得人身出了家,他還有老牛的習氣——老牛不吃草的時候嘴巴也在動,他就像老牛,嘴巴老是在動。余報未盡,所以直接把這個習氣稱做他的名字——憍梵波提,使人家了解,不敢輕慢他。

憍梵波提是阿羅漢,世間凡夫不認識他,如果也有人譏笑他,將來那個人又要受五百世牛的果報,這就不慈悲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不叫他去托缽,怕人笑話他,叫他到天上去吃飯,讓天人供養他。因為天人有天眼,認識他是阿羅漢,不會輕慢他,對他會起恭敬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智徹大師:行解相應,潭澄月映;心性如如,自信自敬
世間最大的業障!一定不要有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