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莽為什麼會失敗?和新政改制沒什麼關係

王莽為什麼會失敗?和新政改制沒什麼關係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外戚身份踏入仕途,又以才華出眾和禮賢下士得到當時社會上層人士的普遍認可,並因此位極人臣。公元8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開啟了中國帝制時代的第一次權臣篡位。不過,王莽的新朝並沒有延續太長時間。公元23年,新朝被綠林軍推翻,王莽本人也在戰亂中被殺死。

關於王莽為什麼會失敗的分析有很多,大多數人將原因歸結於王莽在新政改制階段犯下一系列嚴重錯誤,結果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最終使整個局面一發不可收拾。然而,以王莽的聰明才智,他又豈會完全看不出新政改制的利與弊呢?如果新路走不通,他大可以選擇走回老路,怎麼也不至於讓一個人人擁護的新王朝,突然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萬惡社會。因此,將失敗的所有黑鍋都扣到新政改制頭上,顯然不客觀。事實上,王莽的失敗和新政改制沒什麼關係。

王莽建立新朝後,分別於公元9、10、14年進行貨幣改革。他下令發行新面值的貨幣,並藉機降低了貨幣的成色。有人認為王莽此舉將自己推向了所有階級的對立面。可事實上,降低貨幣成色這種辦法並非王莽首創。早在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就已經採取過這項措施,王莽只是老調重彈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王莽的貨幣政策比漢武帝時期更加高明,因為貨幣成色並非統一降低,而是面值越高減重越多,小額錢幣幾乎和其本身的金屬價值一致。因此,這項政策對於普通百姓並沒什麼影響。

王莽改制中還有一項備受後世爭議的內容就是他參考了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實行土地國有制,所有壯丁都將分配到標準面積的土地。此舉對處在社會底層農民無疑是重大利好,但卻遭到了地主階層的強烈反對,而這些人又是王莽賴以統治全國的左膀右臂,因此這項政策在公元12年被取消。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王莽並非是那種一條道走到黑的頑固派,什麼時候應該堅持,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他心裡其實非常清楚。

此外,王莽改制還涉及了官僚機構改組;禁止私人奴隸買賣;對釀酒、鹽、鐵器等行業實行國家壟斷;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這些政策要麼就是對社會負面影響很小,如禁止奴隸交易;要麼就是在從前就已經成功實施過,如鹽鐵專賣制度,王莽不過是採用了更系統的方式。所以,班固在《漢書》中將王莽描述成是一個無能的陰險狡詐之徒並不客觀。

那麼,既然王莽改制產生的影響並沒有許多人所描述的那麼誇張,為什麼他所建立的新朝只維持了短短十五年就轟然倒塌了呢?其實真正導致王莽失敗的原因並非是他個人能力方面存在問題,而是時運不濟。

公元11年,也就是王莽建立新朝的第三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發生決口,這次災害導致黃河永遠脫離了北部舊河床,改道至東南的漯川故道,經河南、山東,最後在利津(今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一帶入海。在當時,這片受災區域正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許多人在水災中喪生,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雖然王莽在得知災情後,立即動員了救災工作,但供應的物資遠遠不足以供應數量龐大的難民。沒過多久,饑荒就在災區迅速蔓延。部分倖存下來的難民為了生存,開始向周邊地區遷移。在遷移途中,許多挨餓的農民開始結成團伙劫掠糧食、財物,新朝的治安環境迅速惡化。

然而,對王莽來說,最頭疼的問題並不是這些四處擴散的流民,而是在黃河新舊河道之間的難民。由於這些人沒有方便的逃生之路,所以他們就自發組織了一支人數龐大、天不怕地不怕的難民大軍。他們在前額抹上紅色,以與官軍相區別,從此他們就被稱為「赤眉軍」。此外,赤為西漢之色(漢高祖劉邦宣稱自己是赤帝之子),所以農民們模糊地認為自己是捍衛前朝的戰士。

赤眉軍在山東地區燒殺擄掠,地方官府對他們毫無辦法。公元22年,王莽派出軍隊前往鎮壓,但官軍卻在戰鬥中遭遇大敗。

隨著軍事行動的勝利,赤眉軍的規模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並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嚴重威脅到了新朝的生存。然而對王莽來說卻禍不單行,除了橫行無忌的赤眉軍外,王匡、王鳳組織的綠林軍,劉縯、劉秀兄弟組織的舂陵軍,都已具備了「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實力。

最終,在呈燎原之勢的起義軍烽火下,王莽和他的新朝於公元23年遭遇滅亡。王莽的失敗並非是他在新政改制過程中走了彎路,而是一場出乎意料的災難(黃河改道)終結了他的一切。

參考文獻:《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南宋能延續一百多年,南明卻扛不住?兩者開局有哪些區別?
漢武帝打匈奴卻無法滅匈奴,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到底值不值?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