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文牧野《我不是葯神》:社會困惑 現實批判 人性溫暖

文牧野《我不是葯神》:社會困惑 現實批判 人性溫暖

2018 彩色片 116分鐘

出品 壞猴子影業 真樂道文化 歡喜傳媒 北京文化等

導演 文牧野

編劇 韓家女 鍾 偉 文牧野

主演 徐 崢 王傳君 章 宇 楊新鳴 譚 卓 周一圍

監製 寧 浩 徐 崢

獲獎 獲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十屆中國導演協會2018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影片獎,年度青年導演獎;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特別電影貢獻獎(徐崢),評委會特別獎;第4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等;第2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

【梗概】

故事發生在2002年的上海。

程勇是印度王子神油的經銷商,生意不好,窮困潦倒。一個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門,委託他到印度幫忙代購專治慢粒白血病的「格列衛」葯。正版葯一瓶4萬元,而具有同效的印度仿製葯一瓶只需2千元。

程勇走投無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料經營印度 「格列衛」大獲成功。由於價格低廉,具有療效,程勇受到眾多白血病患者的擁戴,被稱為「葯神」。

按中國的法律,走私倒賣違禁藥屬犯罪行為,程勇急流勇退,把印度「格列衛」經營權轉讓藥販子張長林,但張長林貪財提價,被人舉報,逃之夭夭,導致呂受益斷葯,為了不拖累家人,割腕自殺去世。

程勇為了救人,決定重操舊業,恢復經營印度「格列衛」,卻遭到警方抓捕……

【鑒賞】

2018年七月中旬,電影院出現了一部令人瞠目結舌的電影,它一問世,就象一勺冷水倒進沸騰的油里,立即炸開了鍋。觀眾稱之「良心劇」「暖心劇」,大家奔走相告,爭相觀看。影片票房逐日遞增,一部低成本的藝術片竟賣到30餘億元票房,震驚影壇。這部電影名叫《我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根據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陸勇事件》改編而成。2002年無錫人陸勇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當時瑞士諾華公司的「格列衛」葯剛在國內獲准銷售,每瓶23500元,陸勇一個月吃一瓶,共花費了56.4萬元。2004年陸勇偶然得知,從印度海德巴拉公司購買一種類似瑞士格列衛的仿製葯,藥效幾乎相同,一瓶僅售4000元。陸勇試吃了,一個月後去醫院檢查發現指標正常,於是在病友群里分享這一消息,很多病友紛紛找其幫忙代購,一時名聲大噪。

2014年湖南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陸勇的近千名白血病病友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免其刑事處罰。2015年湖南沅江市檢察院對陸勇案做出最終裁定,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決定不起訴,陸勇獲釋。

電影《我不是葯神》把現實生活中的陸勇改成程勇,因為故事來自當下生活,是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影片,並帶有強烈的批評現實主義傾向。

此片若是原創,估計難以問世。正因為有生活原型做基礎,才顯得頗有底氣。本著文藝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原則,電影《我不是葯神》在陸勇案的基礎上作了較大的藝術加工,增添了故事線索,增加了各類人物,社會輻射面更廣闊,人物形象更豐滿,故事跌宕更好看,思想內容更深邃。《我不是葯神》文學劇本奠定了電影成功的基礎。

《我不是葯神》主人公程勇是個非常獨特的人物形象。他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也稱不上反面人物。是個亦莊亦諧,複雜多變的動態人物。他本是經營印度神油的個體戶,慘淡經營,因拖欠租金,店鋪被房東鎖門進不去;父親患血管瘤沒錢動手術;老婆跟有錢人跑了,連兒子撫養權也保不住。程勇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一個偶然的機會,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門,請他幫忙代買印度的「格列衛」,並說明瑞士「格列衛」與印度「格列衛」的有20倍的巨大差價。這個信息徹底改變了程勇的命運,他通過努力獲得了印度「格列衛」中國總代理資格。經過試用,廣大慢粒白血病患者認可印度「格列衛」的療效,求購的人越來越多。程勇進價500元一瓶的印度葯,轉手賣出5000元一瓶。一時間生意興旺,財源滾滾,程勇戲劇性地脫貧致富了。

程勇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了解到走私販賣印度「格列衛」觸犯中國法律。他致富後決心洗手不幹,把印度「格列衛」經營權有償轉讓給了藥販子張長林,自己轉行搞起了服裝業。

正當程勇的服裝廠辦得紅紅火火的時候,呂受益老婆找到程勇,告知呂受益因吃不起高價葯割腕自殺的消息,跪求程勇再進些印度「格列衛」,以救呂受益一命。程勇這才得知,張長林早已逃之夭夭,印度「格列衛」已斷貨多時,許多白血病患者瀕臨絕境。

呂受益的死深深刺傷了程勇的良心,他毅然決定恢復經營印度格列衛……印度藥廠因受到瑞士諾華公司的起訴,暫時停止生產。程勇只能在印度市面上花2000元一瓶的高價買進,以500元一瓶的低價賣給白血病患者,每賣一盒,程勇要倒貼1500元,但是程勇義無反顧,繼續冒險經營。

至此,程勇的形象已大大升華了。他不再僅僅是個生意人,他的良知覺醒了!他在行善,在救人!他從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轉變為一個捨己救人的善人。為此他作了最壞打算,一直捨不得兒子離開的程勇,卻主動把兒子送到國外前妻那裡。果真不久,程勇被警方抓捕了。

看到這裡,觀眾油然而起一個奇怪的悖論。警察本是為人民服務的,而被警方抓捕的囚犯,卻是一個品格高尚、捨己為人的大好人。警方是執法機構,是按照法律行事的。現在卻去抓捕一個好人,抓捕一個被白血病患者稱為「葯神」的救命恩人。抓者與被抓者總有一方出錯了,要麼是程勇出錯了,要麼是警方出錯了,要麼是法律出錯了。程勇的故事凸現了社會困惑。

《我不是葯神》塑造了一個白血病患者群體。影片沒有把他們描寫成概念化群體,而是塑造了4個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活生生的人。

呂受益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因為患病,吃4萬元一瓶的高價葯把家庭吃垮了,印度葯斷貨後,他不想拖垮妻兒,只想早早結束自己,是一個悲劇性人物。

黃毛年紀輕輕患上白血病,他不想拖累家庭,多年都不回家,隻身一人在屠宰場打工,以微薄的工資買葯治病,聊度餘生。他話不多,有心計,是非分明,善惡分明,最後為了救程勇,他駕著裝有印度葯的汽車企圖逃脫警察追捕,導致車毀人亡,令人唏噓不已。

劉牧師篤信基督教,正直善良,開始抵製程勇,後來為自己,也為病友,轉而支持程勇經營印度葯。關鍵時刻,他敢於挺身而出,揭露張長林的騙人勾當,顯示大無畏精神。

還有一位年青漂亮的思慧,她唯一的寶貝女兒不幸患白血病,丈夫棄家出走,思慧為了給女兒治病,在娛樂場所跳舞賺錢,在男人前賣笑賺錢,是一個令人同情的底層女性。

這些人因為自己或家人生病,天天在死亡線上掙扎,病魔摧殘他們的身體,高價葯摧殘他們的心靈。他們是因病致貧的弱勢群體。影片細緻地描寫了這個群體的困惑與無助。

改革開放40年了,國家強盛了,政府理應關心這個群體,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影片中,這些人沒有得到政府的幫助,反倒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生意人,由於良知發現,冒著違法風險去救助他們,這個救助他們的人——程勇,後來被判刑坐牢。

程勇坐在去監獄的囚車上,一臉茫然。突然,他發現道路兩邊站滿了成百上千的白血病患者,紛紛趕來為他送行。囚車臨近,病友們取下口罩,默默地目送著他們心中的救命恩人……程勇獃獃地看著這激動人心的場面,緩緩地流下了兩行熱淚……這是整部電影最震撼人心,最耐人尋味的地方。一方面體現了影片批判現實主義傾向,另一方面,顯現了人性的溫暖:程勇捨己救人的舉動溫暖著患者的人心,同時患者默默送行的舉動也溫暖著程勇的心。

《我不是葯神》還塑造了一個公安幹警曹斌,是程勇前妻的弟弟,他年富力強,精明強幹。在奉命調查程勇假藥案中,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特別是一位白髮蒼蒼的白血病患者拉著他的手深情地說的那一番話:「領導,我就是想求求您,別再追查印度葯了,行嗎?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葯,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葯,你們非要說它是假藥,那葯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葯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就沒有賺錢,啊……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這段台詞及表演太棒了!老太太的話代表了所有患者的心聲,在情在理,擲地有聲。曹斌拉著老太太乾枯瘦弱的雙手,望著老太太哀怨乞求的眼神,良知被深深地觸動了。他多次向公安局長反映案情真相,但是無果。無奈之下,他毅然辭去了追查印度葯的工作。在國產電影中,曹斌這個人物形象特立獨行,非同一般。在他的身上,既顯現了公安幹警執法與良知的困惑,更表達了良知的可貴及人性的溫暖。

《我不是葯神》在現實批判與法律政策之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交接點,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程勇被抓捕後,在法庭上作最後陳述時說:「我犯了法,該怎麼判,我都沒話講。但是,看到這些病人,我心裡難過。他們吃不起天價葯,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不過,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到吧!」在這裡,程勇既說到了病人的困境,又對我們這個社會寄予希望。

接著,屏幕推出文字說明:「此案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程勇獲得減刑並提前釋放,政府持續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大批慢粒白血病人陸續得到有效救助。」隨即屏幕陸續推出國家各部門下發各種利民的政策文件……最後一行文字:「2002年,慢粒白血病成活率為百分之三十,2018年為百分之八十五」。這些數字有力地說明,我們政府工作在逐步完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

電影尾聲,程勇提前釋放,曹斌去接他。在車上曹斌告訴程勇:印度葯已沒人買了,正版「格列衛」已納入醫保。儘管影片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色彩,但是影片最後,由於政府關懷,給了觀眾一個圓滿的交代。這部電影在批判現實分寸的把控上,以及在批評與頌揚的處理上,張弛有度,遊刃有餘,為當下的文藝創作樹立了一個典範。

《我不是葯神》鏡頭剪輯簡潔明了。能用一個鏡頭,絕不用兩個鏡頭,電影講述「過程戲」惜鏡如金。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絕無拖泥帶水之嫌。如講述程勇窮困潦倒處境時,僅用幾個鏡頭:一是無錢交房租,店門被鎖,房東留下「交租開門」字樣;二是父親病重無錢動手術,醫生留下話「血管瘤一破,人就沒了」。電影講述程勇聯繫呂受益,只有兩個鏡頭:一是程勇夜晚打碎店鋪玻璃進去找呂受益名片,二是撥電話,呂受益接通電話,此後鏡頭直接轉到兩人見面。店鋪開門只用一個鏡頭:房東手拿著幾張百元人民幣,隨即開鎖啟門,連一句台詞都沒有……等等。

電影在描述「重頭戲」時,卻盡量鋪墊,盡情渲染。如程勇與銷售團隊的「散夥飯」;老太太請求曹斌不要追查印度葯的長鏡頭;還有白血病患者為程勇送行的那場戲等等。這些展現人物性格,切中影片主旨,觸動人們心靈的重頭戲,導演卻毫不吝嗇,極盡鋪陳,把戲演足。充分顯示了編導把控鏡頭的靈活性。

徐崢的演技是本片的一大亮點。徐崢將程勇這個角色詮釋得惟妙惟肖,光彩照人。在影片中,他時而是一個窮途末路的失敗者,時而是一個志得意滿的勝利者,時而是一個精明得有點狡黠的貪財者,時而是一個肝膽柔情的仗義者,時而又是一個勇於獻身的慈善者……這些迥然不同的角色出自程勇一身。徐崢要將他們一一表演出來,沒有一定的功底難以齣戲。徐崢不但表演到位,而且非常出色。特別是他的細微動作及會說話的眼神,時時透出他複雜的內心變化。筆者以前看過徐崢在《泰囧》《港囧》等影片的表演,多少還有點矯揉造作的成份。而在《我不是葯神》裡面,徐崢的表演顯得自然,有底氣,有張力。筆者認為,迄今為止,程勇是徐崢扮演所有角色中最出彩一個,是他演藝生涯里的一個高峰。

此外,呂受益的扮演者王傳君,黃毛的扮演者章宇,思慧的扮演者譚卓,曹斌的扮演者周一圍,劉牧師的扮演者楊新鳴,張長林的扮演者王硯輝等,在影片中都有不俗的表現。在表演上,該電影沒有短板,每人都完成角色任務,促成了影片的整體成功。

文牧野是一位80後的年輕導演,能編能導。他2010年開始執導電影,主要拍一些劇情短片和微電影。誰都不敢想像,《我不是葯神》是文牧野第一次執導的院線電影,也不敢想像,《我不是葯神》是一個年輕導演的處女作。文牧野的才華在《我不是葯神》里得到集中體現。影片對鏡頭語言的運用,對劇情節奏的把控,對衝突場面的調度,對台詞語言的精鍊以及對音樂效果的感悟,都顯得十分老道。觀眾從《我不是葯神》認識了文牧野,後生可畏,藝無止境,更寄厚望於文牧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那條街
走過春秋,洗盡鉛華,隻影向誰去?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