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22歲初出茅廬,蘇軾一首詩中滿是欣喜,頗有唐詩之太白遺風

22歲初出茅廬,蘇軾一首詩中滿是欣喜,頗有唐詩之太白遺風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點一點長起來的,李白是如此,蘇軾也是如此。但是他們在少年時代都已經體現出非凡的才華。他們少年成名,很多事情共同有的特點,自身擁有的天賦,再加上博覽群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終才能夠把他們的詩詞成就定格。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宋代的古詩,堪稱是蘇軾最活潑的一首詩詞,當年的蘇軾只有22歲。22歲的青年人對於世界還充滿著美好的嚮往,對於世界也充滿著好奇與活潑。內心情感的激蕩和對於世界的新鮮反饋,成就了他汪洋恣肆的全詩風格。詩詞中滿是欣喜,和當年李白出蜀所看到的景色、寫成的古詩很有幾分相像。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

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

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江上看山》,寫於公元1059年,當時的蘇軾只有22歲。他從眉山趕赴京城,途經荊州。乘船在江面上航行,看到兩邊的群山,心中充滿了說不盡的喜悅。此地江南之地,秀美的景色讓他心生感慨。他被美麗的景色所吸引,巍峨的氣勢所震撼,寫出的詩歌,更是有說不盡的興趣盎然。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詩歌的一開始就好像是歌謠一般,坐在船上看山,看到的群山就像是駿馬在奔騰,轉眼間就過去數百座山峰。由此看得出,江水兩岸的群山連綿不絕,也能夠看得出詩人在這天地之間縱覽所有美好的景色。

「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後面的詩句,詩人加上了方向感。前面的群山錯綜複雜,瞬息萬變,而後面的山林紛雜繁多,跑起來更是像遇到了驚駭的事物一般。這是蘇軾對所看到的山峰的一種體會,他把自己看作是相對靜止的,而群山是動態的。這樣才能體現出山峰的「變態」、「驚奔」,也體現出蘇軾獨特的想像力。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相對於江面上的蘇軾,山峰上的小道都是向天上連綿的,所以需要仰頭來看這些小路蜿蜒曲折,遠遠的隱約看到有人在行走。這是一種多麼奇特的視覺美,就如同行走之人行走在天空之上,「縹渺」用得非常貼切。

所以看到行人想要繼續和他打招呼,但是呢,這孤單的船像飛鳥一般向前飛馳,蘇軾根本來不及招手。

前六句的詩歌都是以詩人所在的船隻為靜態,來反襯群山的萬馬奔騰。但是到最後這一句古詩,蘇軾和普通人的視覺一樣了。就是把群山當做靜態的,而飛船當做是動態的,唯有如此,他在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的小船正在向前飛馳。

年輕的蘇軾有這樣的想像力,頗有幾分朝氣,其中的活潑勁兒,體現出了一個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活力。此時的蘇軾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時候,恐怕他再也沒有辦法想像到他的人生經歷會如此坎坷,但這樣的人生經歷卻也讓他詩詞方面的造詣達到了前所未有、後無古人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一字不寫農,卻字字寫農耕者辛勞,20字唐詩簡短卻有力
一首宋詞只有8句,卻有6句用到比喻,描出萍水相逢的短暫愛情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