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音頻」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音頻」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mp32:18來自傳承中醫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音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診病、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

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診病、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診法,是對病人進行檢查,收集與病人健康有關資料的方法。四診包括望、聞、問、切四種診法。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體是個有機整體。局部病變可以影響全身,內部病變能夠反映於外。這就是說,外部的疾病表現可以反映內在疾病的本質。所以,中醫在診斷疾病時,往往通過病人的自我感覺和醫生觀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現來推斷病人內部的病理變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以表知里……以診則不失矣」,認為外在變化可以反映體內病變。《靈樞·外揣篇》則提得更為明確:「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應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認為體表的變化會正確地反映出內在的病變。這種「以表知里」的診法理論,至今仍在臨床上發揮巨大作用。

二、診病,亦稱辨病,即對疾病的病種作出判斷,得出病名診斷。疾病的病名,是對該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律所作出的概括與抽象。對疾病作出病名診斷,是臨床內、外、婦、兒等各科應學習的主要內容。

三、辨證,辨證是中醫學的精華,為了弄清辨證的含義,首先要掌握症、證、病、辨證等概念。

四、病案,又稱病歷,古稱診籍,是臨床有關診療等情況的書面記錄。病案是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的重要資料。病案書寫是臨床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將患者的詳細病情、病史、診斷和治療等情況,都如實地記錄下來。

中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音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愛眼日:護眼五「不」十「要」原則,做到這些眼明目亮
三伏貼(絕密)配方及使用方法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