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三處縮短,陽氣不足!每個人都要警醒

三處縮短,陽氣不足!每個人都要警醒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中華醫學望診大全》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我們依然來給您談陽氣。談談陽氣不足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外候。

一句話,當我們身體三個位置出現「回縮」現象的時候,說明陽氣不足。

第一個,是我們的舌頭。

看官須知,我們中醫的癥候裡面,有一個詞兒,叫做「舌縮」。啥叫舌縮呢?就是患者的舌體縮短,不能伸出於口外,有的甚至不能抵齒。

這個現象怎麼造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陰寒內盛,寒主收引,故而舌之經脈攣急,無法伸縮自如。另一個,就是氣血虛衰。這類人,血虛舌失其所養,導致舌縮不伸,同時多見面色萎黃無華。

所以,這個舌頭,在我們陽氣虛衰、氣血虧虛的時候,是伸不長的。對此,很多年輕人自己是感覺不到,甚至不能理解的。但是你如果仔細到高齡老人身邊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年紀大的人,言語不清,說話不利索,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舌頭的伸縮不利,伸不直、沒力量,所以導致發音不清楚。這就是生動的寫照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說明舌縮對陽氣的預報意義,這就是即將去世的人,其舌頭是攣縮在後的。這是古代中醫診斷學裡面判斷一個人生命即將終結的信號之一。它體現心肝之血虧虛,氣血已經不能上濡舌頭。

總而言之,舌頭往回縮,是一個人陽氣不足、正氣虛弱的表現。

第二個,是我們的脊柱。

我們都知道,人老了,身高會有所縮減。為什麼啊?現代醫學看,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咱們的足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塌陷、扁平了。另一個,是我們的脊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回縮。很多老年人都有一個病,叫做椎體壓縮性骨折。這樣的人,平時身高就比從前矮一些,然後在偶爾摔跤,或者在公交車上顛簸了一下,立刻出現脊柱劇烈疼痛,這就是脊椎隨著年齡增長出現退行性病變的寫照。

從中醫角度來看,我們的脊柱為督脈所循行的地方。督脈為陽氣之海。故而陽氣虛弱的時候,督脈陽氣不能濡養脊椎,於是發生椎體、椎間盤壓縮等問題。我們的脊柱,這個時候看上去會變彎,長度縮短。越是年老,這個現象就越明顯。同時,由於氣血不足,無法濡養足部經筋,故而足弓也開始扁平。我們的整體身高,就回縮了。

總而言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脊柱縮短,身高縮小,這是陽氣逐漸虛衰的表現。

第三個,是我們的耳朵。

我們都知道,耳廓長而大,耳垂厚實,是長壽的象徵。那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老化而耳朵縮小的現象呢?有的。

有一類人,屬於腫瘤患者。他們到了晚期,您仔細看,會發現耳輪越來越瘦小、色澤看上去乾涸晦暗了。這是怎麼回事?這就是腫瘤在體內,使得生機阻滯,大實致羸,大肉漸消,最終耳輪隨之消瘦。由於耳為腎之外候,所以此時的患者一般被視為久病腎衰,腎氣虧虛,陽氣往往虛疲。

還有一類,多見糖尿病人。這類人,先是腎陰大虧,出現了腎精下漏的局面,也就是尿蛋白異常,身體顯得消瘦。這就是中醫裡面「下消」帶來的結果。腎開竅於耳。《望診遵經》說:「下消則耳輪焦干」,講的就是腎精不固、腎氣外邪導致的耳廓變化。這樣的人,日久,容易陰損及陽,產生腎陰陽兩虛的局面。這個時候患者就會在腎陰不足的同時,有腎陽不足的表現了。總的癥狀,就是畏寒怕冷、心煩不寐、身體乏力、四肢倦怠、口咽乾燥、盜汗等等。

總而言之,您記住,耳朵、脊柱、舌頭,這三個地方如果往回縮了,即便不代表身患疾病,也意味著身體內環境的惡化,是足以值得我們警惕的。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脾虛分五級!你到哪一級?
兩處一「松」,陽氣無蹤!古訓要好好體會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