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茶客匯:古今文人墨客的「茶」意人生!

茶客匯:古今文人墨客的「茶」意人生!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從神農時代開始,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

《茶經》有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是三皇五帝之一,傳說為遠古的太陽神。然為了給天下眾生治病,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因而,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可以嗅到茶香。電影里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畫面:冬日裡,雪在外面的世界裡飄著,屋內的炭火忽明忽暗,熱烈和冷卻全仰仗著煮茶人的一把小扇,一把壺擱在寒天的炭火里沸騰——那是一壺主人待客或獨飲的茶。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茶文化,茶在不同的領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在宗教,茶就有了禪茶之說。在日本的佛教有喝奶茶的習慣,那時候的茶不在是植物生長的茶,而是被賦予宗教能量的茶道。

在官宦之家,茶就有了禮數之說。名貴的茶一度成為達官貴人們的貴重禮品。

在民間世俗,茶就有了生活之道。古時文人之間,茶是勾勒才華的媒介,人們品茶論道於世俗之中,喜樂乎!農家眾生,茶就成了解渴治病的神農百草,家家喝著百草茶。

總之,茶,身在不同人家就有著不同身份,於是就有了不同文化。

千百年來愛茶之人層出不窮,古代墨客飲茶的詩文不計其數,現代名家的飲茶故事也大可回味。他們愛茶、戀茶、頌茶,為後代留下了關於茶的文學作品。你不會想到,嚴謹吶喊的魯迅也會論喝茶的禪定,端莊清麗的楊絳其實是文藝女神的起點,大氣的汪曾祺也曾有錢任性「如果茶葉不夠好,就拿去煮茶葉蛋吧」,而老舍先生吐槽茶葉漲價,則乾脆說「戒掉茶好了,早戒早去極樂世界。」

自古以來,就有「酒壯英雄膽,茶引文人思」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尋那些文人名士的「茶」意人生!

陸羽

一個生而為茶的人

陸羽是最早的茶葉推廣大使。他一生嗜茶,鑽研茶學,踏遍了千山萬水,考察各種和茶葉相關事情。

在他28歲的時候,來到了如今的餘杭雙溪鎮,開始總結自己的茶學知識,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也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於陸羽在茶道上的首創精神,使他逐漸受到遠近百姓的景仰。

陸羽72歲的高壽正是得益於他的「茶補」與「茶療」。陸羽逝世後不久,他在茶業界的地位就漸漸突出了起來,不僅在生產、品鑒等方面,就在茶葉貿易中,人們也把陸羽奉為「茶神」,凡做茶葉生意的人,多用陶瓷做成陸羽像,供在家裡,認為這有利於茶葉貿易。

他的茶補、茶療理論和茶道茶藝至今流傳世間,惠及後代。

乾隆

君不可一日無茶也

乾隆皇帝嗜茶以及對茶物事的追求,於中國茶史上,無人能出其右。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乾隆與茶的故事,涉及到種茶、飲茶、取水、茶名、茶詩等等與茶相關的種種傳說。

相傳,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過西湖茶區。他在龍井獅子峰胡公廟前飲龍井茶時,讚賞茶葉香清味醇,遂封廟前十八棵茶樹為「御茶」,並派專人看管,年年歲歲採制進貢到宮中,當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遺址尚存。

他不但精於品茗,還自創了「咀嚼四顧甘」的品茗方法。他以茶之道治國,首創「三清茶」用梅花佛手、松仁入茶,惠送群臣,提出把茶作為講政德,倡清廉、崇禮儀的方法。為招攬人才創辦「經筵茶典」,親自講學並賜茶宴。施展茶外交,送茶給邊陲少數民族加強民族團結。

以茶休閑,以茶養生,以茶治國馭臣,乾隆是當之無愧的「茶皇」

毛澤東

一代偉人的的瀟洒茶情

喝茶,是毛澤東除吸煙之外的又一大嗜好,尤其精於品茶,終身不離茶水

他每日睡醒後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看報紙。他喝綠茶,尤喜龍井,並且要濃、要熱,然後一邊飲一邊看報,身邊工作人員每年都要代他向杭州定購西湖龍井茶葉。他每月喝掉三四斤茶葉是常事,這些都從他的工資中開支。毛澤東外出開會視察時也是自帶茶葉,接待國內外客人時候,也總吩咐警衛員沏茶相待。

毛澤東一生喜愛喝茶,也留下了很多令人品味的故事。

據悉,有一次,毛澤東伏在辦公桌上批閱文件。值夜班的警衛員照規律,一個小時左右給毛澤東的茶杯續一次水。可就在這時茶杯沒水了,毛澤東伸出左手端起了茶杯,目光順著鼻樑而下,往杯子里望去。他右手放下那支紅藍鉛筆,忽將三個指頭插入茶杯,一摳,杯里的殘茶進了他的嘴巴。他順勢用手背擦了一下沾濕的嘴角,嘴咀嚼起來。這一連串的動作自然熟練,象個老農。

吃茶葉是毛澤東的一個習慣,每天不論換幾次茶葉,殘茶必然摳到嘴裡吃掉,他認為茶葉象青菜一樣也有營養,全吃下去是理所當然的事。

林語堂

書茶為伴的藝術生活

林語堂對品茗的喜愛和他身為福建人是有關係的。受閩南功夫茶熏陶,他特別喜好鐵觀音,對茶史及品茗之道都比較熟悉。

可以說,茶是林語堂生命的一部分。茶從小就開始進入到林語堂的生命深處,從他很小的時候,善良的母親楊順命就時常招呼過路的樵夫等等到家裡喝茶。無論是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儒雅,或者是解渴的奉上熱茶一杯,都是閩南人的待客之道,也是閩南人豪爽好客的體現。在喝茶之間,種種信息或者處事之道碰撞交流。年小的林語堂耳濡目染,接受了許多這樣的文化,可謂是接受傳統熏陶。茶,對於林語堂來說,是中國文化,東方文化。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文中高揚茶的地位,認為它在國民生活中的作用超過了任何一項同類型的人類發明。在林語堂看來,茶性清靜,使人心平氣和,和中國的國民性格十分協調。

他曾有言:「捧著一把茶壺,中國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客匯 的精彩文章:

愛喝茶的人,一眼就看得出
茶客匯:普洱茶的七子餅究竟是啥原因?

TAG:茶客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