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寶馬2019款R 1250 GS HP 港媒測評

寶馬2019款R 1250 GS HP 港媒測評

寶馬全新新水鳥排氣量增加了,但目的並非要提升馬力,而是提升更豐裕的中低轉扭力。新Shiftcam發動機的威力,也不是純粹為了提高尾段馬力,而是更多的改善油門反應。新發動機的油門反應,細緻、順滑、線性,比起之前的車型提升非常大。

以前騎油冷大鳥,因為車身重座位高,對置發動機震動大,油門反應的敏感度不連貫,所以對騎士的身高和駕駛技術都有一定要求。慶幸的是每一代大鳥都有改良,逐漸變得更容易駕駛。

上一代的水冷R1200GS,完全可以當成一台高性能街車去實用,但事實證明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起初我們只是以為這一代的R1250GS換了發動機,最多只是動力提升些許,但試駕之後才發現新車帶來的全新駕駛體驗,遠遠超出想像。

因為試騎時間不長,我們沒有花太多心思去深究各項動力參數和避震設定。用Road mode模式行車已經很強,用Dynamic mode的話應該不是人人吃得消。Dynamic mode和硬避震雖然好玩,但其實回到現實世界之中,選用Road mode和Normal避震便足夠了,既舒適又不失操控性能。

寶馬ShiftCam是首度引入寶馬摩托車技術,在同一條進氣凸輪軸上,配備了兩套不同輪廓的凸輪軸。小凸輪叫Partial-load cam,大凸輪叫做Full load cam。透過一個名為Shifting Gate的裝置,這條凸輪軸可以橫向移動,讓兩套凸輪軸可以按照發動機不同轉數而介入推動進氣閥門。

從Dyno圖表中看到,新款1250發動機無論是馬力或扭力輸出、還是是低中高轉全區域輸出,都完勝舊款1200發動機。這除了是排氣增加的幫忙之外,也證明了BMW ShiftCam技術的作用。新發動機還有一些好處是圖表上看不到的,包括減低廢排,降低油耗,發動機運作時更平順,低轉時表現更滑溜等。

下載專用app可以進行車機互聯,6.5寸TFT彩屏可以連接智能電話,提供導航資料,在手機上顯示最後停車位置等功能。如果接駁藍牙頭盔,便可以聽歌、顯示來電及通話。

新車型重了,寬了,對操控有沒有影響?老實說我們分辨不出,只重5kg的分別,應該微不足道吧!反而是機器殼厚了一點,窄位停車或取車時可能要留心一點。前胎120/80-19和後胎170/70-17,在公路行駛穩定之餘不會過份笨重。

寶馬直四機器的離合相當重,但Boxer機器的離合便相當輕。R1250GS操作離合所需的力度有如250般輕巧,不過磨擦點放得相當高,起初慢車轉彎時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寶馬摩托車的招牌,水平対置發動機自2014年油冷變水冷之後,在2019年又有重大改良。配備Shiftcam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和提升排氣量,新發動機排氣量由1170cc提升量1254cc,缸徑由101mm提升至102.5mm,衝程由73mm增加至76mm。峰值馬力由125hp增至136hp,扭力由125nNm增至143Nm。排氣量雖然只增加了7% ,但扭力卻提升了14% ,馬力提升了9%,而且是全區域無間斷地。1250新發動機的怠速轉速比現款1200發動機下降了100rpm,耗油量節省了4% !

新一代電子避震很強悍,Dynamic ESA後避震調較時可以改變避震長度,所以座位高度也有輕微改變!我們隨便亂調,也沒有對避震有任何不滿之處。車貴其中一點值的稱讚的地方便是高端避震。

Telelever前避震剎車時四平八穩不會有太大的縮叉感覺。Parlalever後避震系統配合長尾搖臂,令穩定性和操控性都和街跑沒有分別。廠方經過細心調較而推出來的標準,效果當然好過自己花時間盲調。

現代汽車的發動機都有配備不同設計的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目的都是追求低轉時低油耗並減少排放,高轉時增加輸出。寶馬汽車的相關技術也不斷發展,由九十年代的Vanos,發展到Double-VANOS,再到近年的Valvetronic,都是追求在不同發動機轉數下,有最佳的性能和耗油表現。現在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終於也會在2019年引入寶馬摩托車。全新設計的Boxer 1250發動機,配備BMW ShiftCam技術,正式接替水冷1200対置發動機。

Boxer發動機是兩個獨立的氣缸,要做兩套獨立的可變氣門正時系統,還要考慮到摩托車有限的空間,水平對向發動機不能伸出太多,重量也要剋制,這都是難題。BMW ShiftCam雖然只能改變進氣閥門,但可移動的進氣凸輪軸,對開啟進氣閥門採用了非同步設計,在進氣時,有利產生旋渦作用,令混合油氣燃燒得更好。

新發動機另一個改良項目是驅動凸輪軸的鏈條,由滾子鏈(Roller Chain)升級為齒形鏈(Toothed Chain),傳動性能更佳。潤滑機油的供應、雙燃油噴咀和排氣系統都有提升。

兩種駕駛模式、ASC車身穩定系統和坡道起步Hill Start Control都是標準配備。如果經濟允許,加錢會有更多駕駛模式的,Riding Modes Pro,Dynamic Traction Control DTC,ABS Pro,Hill Start Control Pro和全新登場的Dynamic Brake Assistant DBC。Dynamic Traction Control DTC多了車身傾斜角度感應,令Traction control更精準更安全。ABS Pro也是多了車身傾斜角度感應。

全新登場的Dynamic Brake Assistant DBC是什麼呢?簡單講是剎車時,系統會自動減弱發動機輸出。在複雜地形下駕駛,有可能會為了握著把手穩住車身而不能改變手腕角度,導至未能完全收油,甚至誤觸油門。

DBC在制動時,會自動降低發動機扭力輸出,讓制動效果更好。全新一代的ESA Dynamic動態電子避震系統,能因應負重而自動作出預載補償調整,是R 1250 RT選配設備,是高速巡航,提升舒適和穩定的便利配置。

2019款 寶馬 R1250GS 配置參數:

發動機形式 雙缸四衝程 水冷 水平對卧發動機,帶兩個頂置正齒輪驅動凸輪軸,一個平衡軸和可變進氣凸輪軸控制BMW ShiftCam

缸徑x行程 102.5mmx 76mm

排量 1,254ml

最大功率 100 kW(136 hp)/7750rpm

最大扭矩 143 Nm/6,250 rpm

壓縮比 12.5:1

燃油供應 電子進氣歧管噴射

排放控制 調節三元催化轉化器,排放標準EU-4

最高時速 超過200公里/小時

燃料類型推薦 優質無鉛汽油,辛烷值95(RON),發動機控制(91至98 RON)

發電機 三相發電機(額定功率510瓦)

電池 12 V / 11.8 Ah,免維護

離合 濕式離合器,具有防跳功能,液壓操作

傳輸 六速變速箱,軸傳動

框架 兩部分框架 由主框架和後框架螺栓固定,共同支撐發動機

前避震 BMW Motorrad Telelever; 立管直徑37毫米 ,行程210mm

後避震 BMW Motorrad Paralever的鑄鋁搖臂; WAD支柱,彈簧預緊液壓可通過手輪無級調節,回彈阻尼可通過手輪調節 ,行程220mm

軸距 1,504毫米

車輪 鋼絲條輻輪轂

前胎尺寸 120/70 R 19

後胎尺寸 170/60 R 17

前制動 雙盤式制動器,浮動制動盤,直徑305 mm,4活塞徑向制動卡鉗

後制動 單碟剎,直徑276 mm,雙活塞浮動卡鉗

ABS BMW Motorrad Integral ABS 可以關閉

座椅高度 890mm/910mm

油箱容積 30L

長度2,270mm 高度1,460mm 寬度980mm

空重 268kg

允許的總重量 485kg

有效載荷(標準設備) 217k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鋪萬 的精彩文章:

五羊本田PCX踏板即將上市 日本版先睹為快
寶馬電動摩托跑車發布 Vision DC概念車亮相

TAG:淘鋪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