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讓你分好垃圾,他們做了這些事

為了讓你分好垃圾,他們做了這些事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上海人不再討論房子、車子和票子。而是「全員警戒」,見面互相問候「你都帶了什麼垃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被「濕紙巾是干垃圾」這種燒腦的垃圾分類方式所折磨。

不過這也讓很多開發者因此找到靈感,配合著 iOS 便捷的開發環境,他們已經創造了很多被大家高頻使用的垃圾分類軟體。而這一次的專訪,Guohe Group 就找到了其中兩款極具代表性的軟體,並和它們的開發者聊了聊軟體開發背後的故事。

「什麼垃圾」

是的,我們想要介紹的第一款軟體就叫做「什麼垃圾」。這是一款非常簡單易用的垃圾分類軟體,在軟體內,你可以通兩種方式直接檢索垃圾的種類。

其中,最吸引人的功能要屬語音識別分類了,你只要直接按住並說出垃圾的名字,就可以馬上告訴你對應的垃圾類型。當然,在不方便說話的時候你也可以直接文字檢索,一樣可以快速地給出結果。

這款軟體無論是美觀度和實用度,都有著很好的體驗。

你很難想像,這是三個擁有自己全職工作,還要經過「996」上班時間以後開發的 APP。他們其中有開發者、有廣告人、有設計師,並且開發團隊還擁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叫做「zzz studio」,而「什麼垃圾」是他們團隊的第一個上線 APP。

說到為什麼要開發這樣一款 APP,還要歸功於團隊里的 Yoni,他是一個上海人。自從上海明確要在 7 月 1 號正式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全民分垃圾就成了最熱話題。

其實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分垃圾,在6月中旬就有很多相關微信小程序推出。但是大部分小程序無論是體驗和觀感都是差強人意。不僅需要打開微信,而且需要手動輸入。

「我們能做一個相當有趣的垃圾分類APP」

於是,zzz studio 的三位成員就停下手中當時正在進行的項目,著手開發「什麼垃圾」。但是開發一款 APP 是一個從 0 到 1 的工作,而且因為是由三個人來完成,所以需要詳細的分工合作。不過很快,團隊就做好了一個完整的規劃:

視覺設計師祚誠:負責前期的研究競品,構造出用戶畫像。

廣告人 Yoni:負責界面、插畫、以及自己最為擅長的文案工作。

iOS 開發金健:負責開發、測試、上線工作。

就這樣三個人開始了「什麼垃圾」的開發工作。但很快,最大的敵人就出現了。

由於三個人都有自己的全職工作,而視覺設計師、廣告人、程序員又是「無人不知」的加班重災區,所以這讓三個人的開發時間成了大問題。而且,按照計劃,他們希望 APP 可以在 7 月 1 號,也就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的當天上線。而此時,距離上線日期僅僅只有 3 個星期。

所以解決方案也只有一個,這就是完全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正如 Apple 在WWDC 19的宣傳語提到的那樣:

「While the world sleeps ,we dream.」

這也難免不讓人聯想到團隊的名字「zzz」。

當然三個人也可以選擇「走捷徑」,完全照抄目前已有的一些設計。但是團隊堅定地希望從用戶本身的角度出發,讓這個 APP 能好用、有趣。所以開始設計一些獨特的功能,例如引入卡片效果。

團隊直接選擇了只開發 iOS 版本。除了金健本身就是一個 iOS 開發人員以外,iOS 開發的很多特性也讓他們優先做了這樣的選擇。比如, iOS 優秀的生態環境、iOS 用戶轉化率高、App Store 唯品質論有大概率被推薦等等。

而其中 App Store 目前平均只有 1 天的審核時間,也讓開發中遇到的問題時可以及時獲得反饋,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整個項目的完成進度。

在「什麼垃圾」中,最為核心的就是語音識別功能。不過其實目前用戶在進行搜索時,除了語音以外,還有文字、圖片等選擇。所以在一開始團隊內部也考慮過使用圖像搜索。

不過考慮到目前的圖像技術局限,垃圾的多種形態會導致圖像分類的結果出現錯誤,團隊便放棄了圖片識別這個選擇。

而語音相對於圖像會有更高的準確率,相對文字也又更加直接,所以團隊最終選擇了語音搜索的形式。

不過從 0 開始做出一個語音搜索功能對於一個三人小團隊是不現實的。好在 Apple 為 iOS 開發提供了很多便利。

團隊直接使用了 Apple 的 Speech Framework,而這項技術也被 Apple 應用在 iOS系統鍵盤的語音識別中。這項技術為開發者提供了詳盡的 Demo 和文檔,為 APP的快速上線提供了重要保障。

很快,軟體就已經有了基本雛形,可此時還有一個重要決定沒有做:

「該起個什麼名字?」

沒想到這件事讓「一直很默契」的三個人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因為三個人都很在意這個 APP的名字,所以想要一個名字讓三個人都滿意就變得難上加難。於是一場圍繞著「垃圾」的起名大賽就開始了,比如:

「垃圾分」

「垃圾人間」

「垃垃圾圾」

「扔垃圾吧」

只要是身邊出現的文字內容,都要和垃圾扯上關係試一試。

好在一張表情包,給出了最終答案。在這張表情包中,一群大媽圍著丟垃圾的人問:

「你是什麼垃圾?」

於是「什麼垃圾」就成了這款 APP的名字。而且三個人都非常喜歡,因為這會產生一些非常有趣的表達,比如「什麼垃圾」 APP、「什麼垃圾」設計師、「什麼垃圾」用戶。

「當你嘗試去把這些話念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妙不可言。」

團隊中的廣告人 Yoni 這樣形容他們 APP 的名字。

好事多磨,軟體在第一個版本上線的時候就遭遇各種坎坷。由於負責開發的金健把 Mac 升級到了測試版本的 macOS,所以審核被打回。重新上傳後又因為屏幕快照的小問題再次打回,直到 7 月 2 號才正式上線。

但正如他們為 APP 製作的軟體宣傳海報中所說的那樣:

「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一個人的戰鬥

雖然「什麼垃圾」團隊認為圖像識別還不夠成熟,但是有一個人卻依然希望能夠試一試。這就是來自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的 iOS 開發陳希。

由他自己一個人獨立開發的軟體「垃圾分類助手」就是一款可以使用圖像識別的垃圾分類軟體。用戶只需要點開軟體,鏡頭對準你想要丟棄的垃圾,軟體就會告訴你垃圾的類別。

這已經不是陳希開發的第一款 iOS 應用了,早在兩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開發工作。

「我的理想就是自己開發的軟體能夠方便人們的生活」

當問及想要如何介紹自己時,陳希寫了這樣一句話。而且雖然我們是文字溝通採訪,他還在末尾加上了一句:

「謝謝」

這也是陳希在整個採訪中給我們的整體印象,話不多,很踏實。在整個採訪中字數最多的回答全部都和開發技術相關。

當然,開發這款軟體的原動力都是驚人的相似。上海的垃圾分類政策讓平時隨意丟垃圾的陳希一時間「發矇」。

所以,陳希便想要去 App Store 找找是不是有相關的垃圾分類的軟體,沒想到竟然暫時還沒有,於是他立即決定「自己做一個」。

和 zzz studio 不同的是,陳希還是認為圖片識別垃圾更加「簡單、好玩」,於是就選擇了這一「困難模式」。不過好在由於陳希非常熟悉 iOS 開發,了解 Apple 的 Core ML 功能,為 APP 提供了重要的開發基礎。

而說到 Core ML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不夠了解。但其實很多開發者卻經常使用,它只要簡單的配置和訓練就可以實現強大的功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陳希給了這個功能極高的評價:

「這對開發者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特別是有想法的人,可以通過 Apple 提供的這些技術,去完成一個方便人們生活的軟體」

當然,這也是整個 APP 開發中最難的一部分。Core ML 需要不斷進行模型訓練,這就需要大量不同分類的垃圾圖片,這對只有一個人的陳希來說挑戰很大。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現在的準確率還有待提高,但是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談及軟體未來規劃時,陳希也毫不避諱地表達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訓練,提高精度。

垃圾分類助手從功能設計、交互設計、UI 設計、代碼編寫全部都是陳希一人完成,在被問到一個人開發一款軟體是什麼體驗時,陳希說:

「就是覺得比較自由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尾聲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問題不斷地冒出來,比如全民熱議的垃圾分類。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些有趣的人不僅希望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希望幫助更多的人去解決。

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開發一款 APP。他們可能是像 zzz studio 這樣的團隊,也可以是像陳希這樣的個人。

而當我們稱呼他們的時候,會用「獨立開發者」這個稱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台北電腦展:微星發布怪獸級筆記和主板,了解一下
老闆出錢讓我去普吉島度假,原來他是另有企圖……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