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教師談:加強課外閱讀,提高作文能力

教師談:加強課外閱讀,提高作文能力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很多學生或沒有材料可寫,或表情達意不夠流暢、準確、生動,歸根到底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於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通過加強課外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下面就結合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 重視營造讀書氛圍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嚮導」。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我主要是通過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首先,我通過引導收集關於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氛圍。通過引導,學生搜集了「書猶葯也,善讀則可以醫愚。」「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等多個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學生收集名言後,我還組織學生交流,並選擇代表性的名言,請書法好的學生寫出來,張貼在班級牆上。

其次,動員、引導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櫃,在班級中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聖感。

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彙報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收穫,請家長介紹自己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父母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主動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

此外,堅持引導學生定期去圖書館看圖書、借圖書,定期更換從家中帶來的與大家「共享」的書籍。

二、 重視教給讀書方法

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還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這裡,我主要是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方法,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以課內促課外」「以課外補課內」。如:我告訴學生拿到一本書後首先得問問自己:我想從中得到什麼?接著快讀目錄,以得到一個總的概要。然後找到你想研讀的內容,邊看邊想,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不懂之處畫上符號。待閱讀全書後再理清條理,思考不懂的問題。最後,欣賞品味精彩片段,體悟寫法。

三、重視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

「不動筆墨不讀書」,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益,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並自己起一個名字,要求學生堅持摘錄所閱讀文章的好詞、好句、好段,寫讀書筆記,或寫閱讀感受。通過訓練,學生的辭彙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視仿寫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真實的感受,借鑒別人的某些寫法,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

四、重視檢查閱讀效果

心理學告訴我們:「好表現」是學生的天性。我認為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則更能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基於這種認識,我的做法是:第一,在班級中展開讀書比賽,定期在課外閱讀登記欄上公布每個學生的閱讀篇目、筆記篇數、摘抄的條目數。第二,抽取一些讀書筆記,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第三,經常組織讀書經驗介紹。第四,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第五,注意發現優秀習作,積極組織向校內外刊物投稿。通過多種形式的檢查,讓學生互相學習,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生就會不甘落後,就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從而使愛讀書的氛圍更濃,更加有利於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江蘇高郵外國語學校 趙桂珠)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國人必背的98個千古名句,你還差多少?
老子:人的心靈應是虛明寧靜的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