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媒:中國理所應當鄙視英國

英媒:中國理所應當鄙視英國

西蒙·蒂斯德爾

本文譯自英國《衛報》7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看英國,只看到虛弱和虛偽

香港暴力事件引發英國與中國爆發口水戰。令人不安的是,此事也凸顯在一個強敵如林的世界裡,未來脫歐後的英國顯得孤立無援、虛弱無力。它還暴露所有西方民主國家與北京打交道時的一個難題: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自由價值還是賺錢發財?

中國駐英大使要求英國「勿插手香港事務」,把外交大臣亨特公開支持抗議者解讀為支持暴力。另一名中方官員指責亨特「似乎還沉浸在昔日英國殖民者的幻象當中」。中方表示,英國暗中煽動騷亂是製造動蕩的更大陰謀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英國被嘲笑為一個虛弱、失敗的國家,連自己國內問題都管不好。

中國對英國這種根深蒂固的憤怒,源自在倫敦基本被忘記、而在北京卻沒忘記的過去。正如中方所言,戰後殖民主義國家英國對香港居民的權利毫無尊重可言。這種漠視與早先維多利亞時代的帝國主義者對清王朝所施加的屈辱——也是中國「失落的世紀」的起因——是一脈相承的。

亨特抨擊北京背棄《中英聯合聲明》,稱中國冒犯了自己從中獲益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然而,如此「義正辭嚴」的話語出自一個沒有合法授權就在伊拉克進行戰爭的國家,不免顯得尷尬。它還忽視了19世紀歐洲列強對華「不平等條約」那段無法無天的歷史。昔日的不平等影響了中國20世紀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以及收復對「失去」領土的主權的堅持。

對於英國的警告,中國不屑甚至近乎蔑視。這不僅是基於倫敦過去的虛偽和歷史健忘症,而且是中國對於英國目前明顯弱勢的敏銳評估。鑒於中英兩國實力懸殊,亨特的「將會有嚴重後果」之威脅幾乎毫無意義。

現實是慘痛的。英國脫歐後需要貿易協議,需要中國的投資、中國的技術甚至華為(如果美國能允許的話)。而中國並不真正需要英國。英國相對依賴中國,單獨採取行動,根本改變不了中方的行為或有效促進自身價值。這需要某種只有強大同盟才能帶來的籌碼。由於特朗普不可信任,這就意味著需要歐洲統一戰線。但如今,歐洲被(英國)魯莽地晾在一邊。亨特說英國仍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但其所作所為卻在削弱英國的國際領導地位和影響力。中國理所應當鄙視英國。

文/ 西蒙·蒂斯德爾,喬恆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熱點 的精彩文章:

美軍新戰艦又出狀況?美媒:難以擊敗中國軍艦 導彈數量太少
日本一停車場內發現中國女性遺體,背後有刀傷

TAG:環球時報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