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日本戰後何以快速崛起?除了美援輸血 還有一點至關重要

德國日本戰後何以快速崛起?除了美援輸血 還有一點至關重要

二戰後德國、日本為何能用短短20年左右時間,就從戰爭廢墟中再次躋身發達國家行列呢?我們又從中能汲取到哪些歷史經驗呢?本文試作一淺顯解讀。

按照西方和蘇聯設想,原本是不存在什麼「德國戰後重建」一說的。相反,當時盟軍考慮最多的是如何進一步懲罰、削弱和肢解德國,使之沒有能力再成為新的世界大戰策源地。二戰期間,德國在給其他國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生命、財產損失的同時,自己也遭受重創——690萬至750萬德國人喪生,主要城市因連續不斷的空襲而變成一片瓦礫,農業產量降至戰前的35%。

儘管如此,盟軍起初也沒打算輕饒德國。根據波茨坦會議商定的懲罰條款,25%的德國領土(包括西里西亞的重工業中心和歐洲最富饒的煤田)被割讓給波蘭、蘇聯,大批居住於此以及分布在蘇台德和其他東歐地區的德國人被「驅逐出境」。

西方盟國甚至打算將德國變成一個只允許發展少量輕工業、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為此還於1946年初制定出計劃,準備摧毀/拆走1500家德國製造業企業,將其鋼材年產量限制在580萬噸以下(相當於戰前的25%),汽車產量降至戰前的10%,居民生活降低到1932年大蕭條時期的水平。

為破壞德國戰爭潛力,美英在佔領區內大面積砍伐森林,導致大片德國森林資源短時間內耗盡,要恢復「起碼需要1個世紀」。美英法3國還對外廉價「拋售」德國煤炭,僅這一項就獲利約2億美元(相當於後來的20多億美元)。

截至1947年2月底,仍有超過100萬德軍戰俘在法國、英國、比利時和北歐充當苦力,尤其被迫從事危險性很大、傷亡率極高的排雷工作。同年,法國還策劃吞併德國魯爾工業區。而駐德美軍從歐戰結束直到1947年7月,都在執行「對德國經濟復興不採取任何措施」的參謀長聯席會議1067號命令(JCS1067)。

至於對德國技術(包括大量專利發明及圖紙設備)、科學家的搶奪(包括綁架德國商人迫使其交出商業機密),盟軍更是「當仁不讓」,僅德國化工業巨頭法本的保密專利就給美國同行帶來至少10年的領先優勢。按照時任美國經濟司司長德雷珀准將的說法,未來德國的主要出口商品應該是啤酒、葡萄酒、玩具、樂器、紡織品(含服裝)、皮革製品、煤炭和焦炭。

在美英法的聯手懲罰下,3國佔領區「Trizone」(西德前身)經濟形勢持續惡化。當時的西德,超過500萬套房屋毀於戰火,戰後又有多達1200萬東部難民湧入,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地趕上1946至1948年乾旱、嚴冬等自然災害頻發,糧食產量銳減至戰前水平的三分之二。由於食物短缺,數百萬人德國人餓肚子,居民日均熱量(1080千卡)攝入不到正常值的一半,還不及當時其他歐洲國家(1500千卡)。

正當西德掙扎在崩潰邊緣之際,美國為穩定西方陣營而實施的「馬歇爾計劃」來了。不過,盟軍並未馬上停止對德「抽血」(沒錯就是「抽血」)——拆除西德工廠的行動一直持續到1951年,共計有706家製造業企業(比原來計劃的1500家明顯縮水)的機器設備被運走,西德鋼鐵產能減少了670萬噸。

實際上,有外國學者就認為盟軍的所作所為,讓包括西德在內的西歐經濟重建推遲了好幾年,美國後來推出「馬歇爾計劃」純屬亡羊補牢。但事後補救,總歸好過見死不救。1948至1951年,美國通過該計劃,以技術和經濟援助方式向百廢待興的16個歐洲國家提供了約170億美元(相當於2018年的近2000億美元)資金。

需要說明的是,從二戰結束到「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前,美國已經向歐洲提供了價值17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讓西歐挺過1946年嚴冬的上千萬噸小麥,這輪美援還幫助英國、法國、荷蘭在1947年底率先將工農業生產恢復至戰前水平,分得一杯羹的義大利和比利時也快速復甦。

但是,西德的工業潛能讓美國意識到,如果不加快前者重建,歐洲經濟復興速度和進程都會因此大大延遲,而當時在法國和義大利,強大且受蘇聯影響的左派力量讓整個西方都感到恐懼。為儘快穩定西方基本盤,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向西德提供了約14.5億(相當於後來的超過150億美元)來促進後者經濟復甦。

雖然按照西德體量,本該分到更多重建資金,但就是這筆錢對於重新啟動該國「經濟引擎」也發揮了關鍵作用。當然,光有外資注入,自己不努力也不行——英國就是個反面典型,戰爭期間和戰後得到近百億美援,經濟卻在1957年歐洲共同市場成立時陷入困境。

1948年,西德貨幣改革成功遏制了猖獗的通貨膨脹。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西德經濟重建步入快車道。1949年,西德稅收改革大幅又降低了個人所得稅率(有利於增強民眾消費能力、刺激市場)。1950至1953年半島戰爭期間,全球市場物資短缺,質量上乘的西德工業品一下子成了暢銷貨。

就這樣,靠著美援、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熟練勞動力大軍、極高的投資率以及政策紅利(包括「戰爭景氣」)推動,西德工業從1950年開始再次騰飛——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到1960年,西德工業產值已增至10年前的2.5倍,吸納就業人口近2000萬,國內失業率僅為1.2%,職工薪資和購買力也在這10年增加1倍以上。

在這一過程中,西德逐漸形成一套富有自身特色、既保守又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制——社會市場經濟。在這一體系下,參與市場自由競爭的企業被認為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與此同時,政府也要擔負起反壟斷、縮小貧富差距、建立高福利社會的任務。換言之,這是一個試圖將市場經濟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優點相結合的經濟體制。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時期助力西德經濟復興、騰飛的還有來自南歐、北非、中東的大批勞動者。根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德與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土耳其、摩洛哥、葡萄牙、突尼西亞等國簽署的雙邊招工協議,數以百萬計的外籍工人赴德謀生,從事採煤、簡單加工等「苦臟累險」的低收入工作。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德國有土耳其血統者已超過400萬人。

至於日本,雖然戰爭損失也不小(40%的工廠和基礎設施損毀),但戰後處境可比西德強多了——其不僅被基本免除高昂的戰爭賠償(相比之下西德光是賠付以色列就給了上百億美元),還在1945至1952年獲得大筆美援(約19億美元,占該國進口總額的15%),並因「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享受到了半島「戰爭景氣」帶來的巨大紅利。

1946年,日本工業生產觸底,降至戰前水平的27.6%。但由於原本在西方工業國中就屬於「底子比較薄弱」的,隨著大筆美援注入(比當時西德從「馬歇爾計劃」中所獲美援金額還多31%),日本經濟迅速被激活反彈。

由於經濟改革取得成功,日本通過重點支持鋼鐵、煤炭、電力、化工、紡織等原材料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傾斜生產模式」,並推行加快機器設備更新換代、讓數百萬受過教育的退伍軍人參與重建、開發女性勞動力等措施,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恢復到戰前水平。

這期間,日本還趕上了半島戰爭所帶來的美軍巨大物資和運輸需求,美國軍事採購額在1953年竟然佔到日本GDP的7%,雖然之後這一比例逐年遞減,但整個50年代都保持在1%以上。日本發達的教育體系(成人識字率全球最高)、強調紀律與服從的文化和民間高儲蓄率(這個算是東方特色),也都為其現代化進程做出巨大貢獻。

1953至1965年,日本GDP年均增長超過9%,製造業和採礦業年均增長13%,建築業年均增長11%,基礎設施年均增長12%。到1965年,前述3個經濟部門已經吸納了日本41%的勞動力,農業人口則降至2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工業投資佔GDP總值的比例就沒有低於過20%,在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後期甚至超過30%。通過大量引進西方最新技術、快速更迭機器設備和夯實工業基礎,日本充分發揮「後發優勢」,敏銳轉向汽車、電子產品、船舶、精密機床等戰後新興產業,最終實現了國民經濟「質的飛躍」。

而如果要總結德國、日本戰後重建成功經驗的話,大致可梳理出下面5點:第1點是大筆外資(外援)的及時流入。第2點是擁有一支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大軍。第3點是推進經濟改革,形成「體制優勢」。第4點是碰上並能抓住「新興產業風口」,善於利用戰略機遇期。最後一點則至關重要——那就是必須完成本土工業化和及時轉型升級,否則經濟就會變成「建在沙灘上的城堡」,基礎不牢、故步自封,暫時的輝煌也會難以持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突擊手 的精彩文章:

小國力挺巴沙爾?恨土耳其屠殺150萬同胞 老將血灑疆場
伊朗也有擎天柱?打破西方封鎖 自研軍用重卡讓美國震驚

TAG:軍情突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