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把草蟲畫的活靈活現、神形兼備,這種境界只有齊白石能夠達到

把草蟲畫的活靈活現、神形兼備,這種境界只有齊白石能夠達到

傳統的中國畫家,擅長花鳥者幾乎都兼畫草蟲,因為花卉中點綴草蟲更能使畫面生機勃勃。歷代畫家多畫蜜蜂、蝴蝶,廣及蜻蜓、蟬、蝗蟲等。據有關資料顯示,齊白石畫工筆草蟲的時間,大約始於19世紀80年代(30歲左右),止於上世紀30年代初。

齊白石擴展了草蟲入畫的範圍,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上游的,所有他見過的昆蟲幾乎無所不畫,齊白石自己曾立下豪言:「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很難統計他一生究竟畫了多少種草蟲。

如果說無所不畫,以畫的品種多取勝,只能限於「能品」的範圍。對工筆草蟲難在活靈活現,難在神形兼備,難在生趣盎然,而這種境界只有齊白石能夠達到。

這不是偶然的,齊白石出身於湖南湘潭的貧苦農民家庭,長期的農村生活,造就了他樸素善良的性格,和對土地、自然和生靈的真摯情感,決定了他情不自禁地要用手中的畫筆來傾注對昆蟲……這種大自然的生靈的關愛。

在他的筆下,昆蟲無論對人類有害還是有益,沒有是非、醜惡,有的是和諧共存和生活情趣。在他的心中,任何昆蟲都有生存權,丑與惡的自然屬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他們的自然性變為藝術性,化醜惡為美善。

此件《貝葉草蟲》自署款「……八十二矣」。此時的白石老人已經定居北平,生活也比原來的悠閑,不再為生活而奔波不止。當然也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繪畫藝術。

此畫面中的貝葉與草蟲之間既有較好的整體效果,又有細緻入微的細部刻畫,非常注重草蟲的體態結構,反映了他極為細緻的觀察和表現能力。

所畫草蟲的關節轉承處都符合昆蟲的生長規律,其它部分也無可挑剔。一般來說,畫得細,很容易膩和板,甚至將草蟲畫成僵死的標本而無生氣,而齊白石所畫則是在精細中求生機,嚴謹處富變化,如此畫中的蜻蜓翅膀上的網紋,用筆有輕重濃淡變化, 增加了翅膀的動感,這一切都是筆筆寫出,積澱了他數十年的繪畫功夫和學養。

齊白石的畫不但注重草蟲的結構,還注重質感的表現,蜻蜓、蟬的翅膀畫得很透明,有一觸即掉得質感。

這些得益於早年的人像寫真,《白石老人自傳》中說:「我又琢磨出一種精細畫法,能夠在畫像的紗衣里,透出袍褂上的團龍花紋。人們都說,這是我的一項絕技。」

齊白石在工筆畫技法的許多創新與運用是一般畫家難以做到的。得到了徐悲鴻的讚美:「盡精微, 致廣大」之境界, 體現出白石老人數十年的繪畫功力、學養、 敏銳的觀察和表現能力以及長期的農村生活基礎。

齊白石為我們創造出超於現實生活的草蟲世界,他除了畫人們眼中傳統的美麗的蝴蝶、蜜蜂、蜻蜓等,還把那些被人們認為醜惡的昆蟲搬上了畫面,我們看到他畫的這些「醜惡」的草蟲,忘記了它的屬性,感覺到的是美好,是生活情趣,是人與自然的「天人合一」,這是一個生態平衡的世界,沒有憎恨,沒有殘殺,自然界中的物種是美麗的和諧共存的。這正是白石老人為我們創造的理想的藝術境界,只可惜無聲。(吳燕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韻上品 的精彩文章:

印象主義大師——阿爾芒德·基約曼作品欣賞
張大千《荷塘野趣》四屏通景欣賞

TAG:清韻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