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上書房大臣馬齊的大智慧,沒存在感,卻屹立三朝而不倒

雍正王朝:上書房大臣馬齊的大智慧,沒存在感,卻屹立三朝而不倒

今天我們談一個不怎麼有存在感的人物,他就是上書房三位大臣之一的馬齊。

《雍正王朝解密》112:雍正王朝中上書房大臣馬齊最沒有存在感,他真的很平庸嗎?

一、

上書房大臣馬齊跟佟國維一樣,都是旗人大臣,而張廷玉是漢人大臣,也就從這一點上講,他們三個就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

在《雍正王朝》中一開篇就是這三位大臣鼎立協助康熙帝治理國家,號稱康熙朝三駕馬車。

這個配置也是非常有道理的,雖然跟三角形最穩定的幾何學不同,但也多少說明一些問題。比如對待問題的看法上,如果三個人都表決同意,那麼這件事就能成。如果有兩個人反對,那麼這件事多半辦不成,而皇權又在其上制約,整體架構是穩定的。

在整部劇的前期,佟國維的出場最多,畢竟他是首輔,統領百官。到後期佟國維告老還鄉以後,是張廷玉出場最多,此時馬齊作為輔助存在。

其實這裡就讓大家有些疑惑了,佟國維是旗人,馬齊也是旗人,佟國維退了以後,應該是馬齊當首輔,為什麼最後反而讓張廷玉做了首輔呢?

這就涉及到馬齊的為人了,也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和做法,才保佑自己順順利利的歷經三朝做到了退休,他活的歲數也相當大,整整87歲,這個歲數不僅僅在古代是長壽,放到現在也是壽星一個!

那麼,馬齊的處世之道到底是什麼呢?

二、

馬齊是一個勤勤懇懇做事的人,沒有什麼毛病,也沒有什麼把柄,甚至沒有什麼門生故吏。

在後期張廷玉隨駕南巡時,京城就只有馬齊一個上書房大臣料理政事。面對太子胤礽的胡作非為他也勇敢的站出來指責,後來老四胤禛處理「百官行述」時,也是他到現場作證處理,所以辦事這方面還是相當守規矩的。

整部劇都沒有發現馬齊有什麼同黨,也沒發現有什麼門生故吏來找他,他可以說是一個另類的存在。相對於佟國維和張廷玉來講,這一點上就清高的多,佟國維不用說,門生故吏一大堆,還是老八胤禩一夥的支持者。張廷玉也有一些清流同僚,比如最大的清流頭子孫嘉誠就是他的門生。

而馬齊,整部劇都沒有發現他跟某某走的近,也沒有發現他有什麼結黨營私的表現。

有人說,不對,他不是跟佟國維結夥舉薦老八胤禩當太子了嗎?

我們就單獨講一下這段劇情,通過這段劇情的分析得出馬齊的性格:

雖然說三位上書房大臣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為民請願,甚至可以站在人民的角度向朝廷爭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歸根結底,他們代表的只能是皇帝的利益,也就是說,做事需要以皇帝為標準,即使有時候他們也會爭論。

比如康熙帝要放老十三胤祥,佟國維也會問一下為什麼要放他?總得給個理由吧?比如張廷玉也會在雍正帝對年羹堯左右為難的時候,給出個主意決定了年羹堯的死。

所以在那次舉薦太子的事情上,佟國維正是聽了康熙帝對江湖術士關於「八大王」的評價,才決定舉薦老八胤禩的。

三、

在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44期也提到過,當康熙帝說出:

「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因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佟國維的表情是恍然大悟,張廷玉的表情是若有所思,老八胤禩的表情是驚訝中透著一絲驚喜,只有馬齊沒有自己的表情,而是看向佟國維。

這一個動作說明什麼?

就說明了馬齊的定位,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輔助,輔助的輔助。

或許他不夠聰明,猜不出康熙帝到底怎麼想的,所以他辦事就是按照規矩來,不想押寶,也不想冒險。他跟隨佟國維一樣舉薦老八胤禩也是說明他的這套理論,對他來說,舉薦老八胤禩是最保險的做法,跟佟國維的押寶是不同的。他僅僅是為了盡作為上書房大臣的職責,所以後來面對康熙帝指責時,他仍然說出:

「確實只有八阿哥宜乎立為太子!」

這句話是不參雜水分的,這確實是他按照舉薦的標準一一核定以後得出的結論,光明正大的提出,反而顯得內心無愧。

四、

跟其他兩個大臣不同,馬齊才是最堅守底線的人,甚至明知道康熙帝的意思,而堅持自己的選擇:

在舉薦太子的朝會之前,佟國維跟馬齊才在聯名的摺子上簽名,然後摺子到張廷玉手上時,張廷玉告訴他們自己打算上密折。

此時的馬齊表情是異常驚訝,退後半步,睜大眼睛:

「什麼?你單獨有一個密折,我怎麼不知道?」

此時他的內心是凌亂的,張廷玉的這句話等於是告訴他,張廷玉不會選老八胤禩的!當然馬齊還沒有聰明到張廷玉其實自己也不知道選誰,說不定他的左袖子里裝的密折是舉薦老八,右袖子里裝的密折是舉薦太子,胸前還有一封是舉薦老四胤禛……

但對馬齊來說,張廷玉此話一出,對他是震驚的,你張廷玉最應該依規辦事,為什麼不選老八呢?難道你事先跟康熙帝進行了溝通?

再聯想到頭一天康熙帝到上書房問馬齊誰的得票最多,馬齊小心翼翼的說是八阿哥胤禩,然後康熙帝瞪了他好幾秒,隨後就不說話了,直接找張廷玉聊其他的事了。

此時的馬齊已經明白康熙帝的心意了,甚至開始懷疑張廷玉後面會跟康熙帝上演雙簧,當然後來也確實這樣發生了。在當時馬齊是可以改變主意的,本來他的簽名也是在朝會馬上就要開的時候才簽的。

再到後來朝堂之上康熙帝的「壓八」舉動,馬齊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事情有變。但是他跟佟國維的據理力爭不同,他選拔老八胤禩並不完全是看佟國維,更多的是堅守了自己的做事原則。結果朝堂之上跟康熙帝來了一場大辯論,當然最後還是馬齊敗了,

後來的馬齊就低調多了,甚至在「八王議政」逼宮時,也沒有主動站出來。不過還是配合了張廷玉坐實了老八胤禩等人的陰謀,也算是再次堅守了自己的原則吧!

就像康熙帝對他的評價一樣:

「你的罪在於見事昏聵,隨聲附和。」

豈不知,這正是他的為人之道啊,雖然平庸,但是能平穩!

馬齊,說到底就是一個勤勤懇懇辦事的人,只不過有時候容易被人利用罷了。前面被佟國維利用,後面又被張廷玉利用,最後能善終的原因也在於,他的忠心沒有問題!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處死年羹堯的後遺症,雍正帝死了張屠夫只能吃帶毛豬!
雍正王朝:貌似與世無爭的三王爺胤祉,也是雍正帝的強有力對手!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