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林徽因的兒女,都沒考上清華,卻一點不影響他們的優秀

林徽因的兒女,都沒考上清華,卻一點不影響他們的優秀

對於一個人來說,評價他是否優秀的標準是什麼?中國從唐代開始了科舉制度,經過了千年的發展,到了近代已經走向僵化。這個制度為中國培養了很多的傳統文人,同時也培育了許多思想固化之人。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經過了許多的改革。在進代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越來越適應社會的需求。

即使是如此,如何評判一個人的才能,仍然是人們關注的話題。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國家對於教育事業高度重視。教育事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教育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如今這個社會,人們常常會有成績,去評判一個人的優秀。這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和作用,也給了讀書人很多的壓力。在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從小寄厚望於子女。遺憾的是他的子女都沒有被清華錄取,卻同樣成為了優秀的人。這同樣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

一、全心全意的努力

從清華成立至今,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影響著一代代的學子。無論是曾經的亂世,還是如今的繁榮盛世,它都是很多人夢想中的學府。對於林徽因的子女來說,清華對於他們是一所求學學校,更是一種傳承。

梁再冰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兒,在父母的耳濡目染和培養下,她從小便立志要進入清華學習。為了可以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學校,梁再冰一直都刻苦學習,一刻也不放鬆。在父母的影響下,她對建築專業十分感興趣,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天賦。

父母十分支持女兒的夢想,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培養幫助女兒。梁再冰的高考近在眼前,父母二人也不免的十分緊張。他們儘力給女兒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也在學習上給予女兒最大的幫助和指導。

平時梁再冰的成績十分優異,面對考試她也十分有信心,所以即使緊張,林徽因也從心底里相信女兒可以被清華錄取。

二、萬分遺憾的落榜

時間過得很快,不久高考成績放榜,梁再冰以兩分之差與夢中的學府擦肩而過。林徽因和丈夫明白女兒付出的努力,也相信她的實力。他們十分不願意接受事實,經過了再三地考慮,決定去查閱一下女兒的試卷。

然而,經過了試卷的重新查閱,夫婦兩發現,女兒的答案從任何地方也不能再多給兩分。只好無奈接受了這個事實。

其實從梁家跟清華的淵源來說,梁再冰想要進入清華大學讀書並不困難,而女兒的實力,也一定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梁家夫婦遺憾之餘,並沒有給女兒特殊對待。所以梁再冰放棄了清華大學建築學,選擇進入北大學習西班牙語。就這樣放棄了自己所喜歡的專業。

然而優秀的人,無論他在哪裡,學習任何的專業,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對於梁再冰來說,能進入清華意味著,她可以傳承父輩的事業,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錯過了,她也並沒有埋怨父母不為她找後門,相反她同樣很努力,在自己的專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三、再次重演的歷史

無獨有偶,梁家的小兒子,梁再冰的弟弟參加高考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梁家的小兒子名為梁從戒,父母從小就希望他可以進入清華學習建築,繼承自己的事業。而兒子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從小成績就十分的優異。

面對同樣的兩分,梁家夫婦十分的難以接受,他們又一次決定去查閱試卷。但是在查閱試卷的過程中,卻發現兒子和女兒的情況不同。對於自己從小培養的兒子,他有怎樣的實力自己十分清楚,從試捲來看,有些題是兒子故意錯的。

正當夫妻十分不解的時候,他們明白了原因。原來小兒子不像女兒一樣有志於建築專業,而是對歷史十分熱愛。梁從誡想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歷史專業。夫妻兩尊重孩子的愛好和選擇,於是梁從誡如願進入了北京大學學習自己所熱愛的歷史。

就算沒能進入清華學習,林徽因的兒女也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那些成績的背後,除了從小受到的熏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培養和尊重,以及自身的努力。他們用自己的行為給了孩子引導。做他們的朋友,而不是人生的掌控者。他們才會變得更優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貝聿銘家族非名門女不娶,為的不是門當戶對,而是後代子孫成才
同是魯迅妻子,前半生她們截然相反,後半生卻彼此依靠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