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禮佛的七種方法,你用的哪一種?

禮佛的七種方法,你用的哪一種?

魏正始五年(508年)

洛陽來了一位中天竺的高僧

他精通三藏,能誦一億之偈

因此不少人都向他請教:

「大師,都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這麼大的功德,為啥俺依舊發不了財?」

大師緩緩開口:「禮佛有七種方法,你用的還是最舊的那個,當然不怎麼靈光啦!」

禮佛的七種方法

禮佛V1.0: 我慢禮

第一種方法指的是有些人雖然在拜,但並沒有多少恭敬心,可能心裡還會想著「這是迷信,叩頭有啥用?」

但基於「來都來了」、「試試再說」、「多大點事」,或是看見他人在拜,自己不拜不好意思,這才納頭一拜。

就好像從前有一位法達法師,他來到曹溪拜訪慧能大師,因自認誦了三千多部《法華經》而自鳴得意,因此在禮拜時頭不點地。

只聽大師問道:你來拜我,卻頭不點地,那還不如不拜!你平時都是怎麼修行的呀?只聽法達答道:

如果我們拜佛的時候,也如法達一般不存恭敬,用一種輕慢的、懷疑的、從眾的、僥倖的心理去禮拜,這就好比憨山大師所說的「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閑,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嗑破也徒然。」

禮佛V2.0: 求名禮

第二種方法叫「求名禮」,也叫「唱和禮」,指的是有些人禮佛,不是為了修行,而是為了名聞利養、為了藉由拜佛這一種形式,獲得「精進」、「修行者」之類的「好名聲」。

在拜佛看到人時,身輕急禮,別人走了,就身惰心疲,這種拜佛的方式,與其說是修行,不如說是「演戲」與「交易」,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禮佛V3.0: 身心禮

第三種就是我們常用的基本禮佛方式,就是能身口意三業專註憶念佛的相好及功德,心存殷重感恩地去虔誠禮拜。

禮佛V4.0: 發智清凈禮

在「身心禮」的基礎上,如果禮佛者發起真正智慧保持身口意三業清凈,也即在拜佛時身不去犯殺盜淫;心不去馳求外境;念佛名號時也不犯綺語、惡口等口業,那麼以這樣一種內外皆清凈的身心去禮拜時,就能夠觀想禮一佛,即是禮一切諸佛,因為諸佛法身本就融通無二,如此禮佛,自然有大功德。

禮佛V5.0: 遍入法界禮

在三業清凈的基礎上,能夠觀想我身雖未成佛,然而心性從本以來,卻是充滿法界、不離法界的,因此諸佛不離我心,我心不離諸佛。

而運用這個不離諸佛、充滿法界的心去禮拜,那麼這種禮也是周遍法界的,這種修行也周遍法界,所得的功德,自然也盡虛空遍法界。

禮佛V6.0: 正觀修誠禮

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眾生本有佛性,與佛平等,因為隨緣染著,這才迷而不顯。

這種禮佛方法就要求我們在禮拜佛像的時候,也應該觀想自性本具法身佛,恭敬供養,亦即觀自心是佛。正如《維摩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禮佛V7.0:實相平等禮

前面的數種方法雖好,但仍然有「禮拜」這一外相,有「觀想」這一心念,而第七種方法就是把這種「能禮」與「能觀」的執著也放下。

禮敬諸佛

上面七種禮佛方式,我慢禮、求名禮是錯誤的方法,學佛者應當遠離;

第三種身心禮是我們提倡的禮敬方法,應常修學;第四、五、六、七是修行人逐漸修證的禮敬方式,應作為修學禮敬的目標去努力,從而逐步像普賢菩薩的大願靠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剎

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

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悉以清凈身語意業

常修禮敬

點擊視頻,學習

「身心禮」的正確姿勢

參考 | 《法苑珠林》、夢參老和尚

宣化上人、濟群法師等開示

編輯 | 遠山

攝影 | 網路

責編 | 明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重塑經典——丁小方的世說新語藝術特展」昨日開幕
佛經里的這些經典語錄,哪一句最能打動你?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