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阿富汗速戰速決的意圖無法實現,蘇軍不得不啟用新戰術

在阿富汗速戰速決的意圖無法實現,蘇軍不得不啟用新戰術

(上圖)如今,在喀布爾的郊區仍有大量蘇聯入侵時遺留的報廢裝備

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阿富汗戰爭負最終責任的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謝爾蓋·索科洛夫元帥變得焦急不安。勃列日涅夫大力提倡的速戰速決沒有達到目的,而且蘇軍對付這些無所不在的游擊隊開始感到力不從心。多年來,蘇軍的戰術方法與訓練方向一直是,與北約組織在西歐平原展開超大規模機械化作戰。但在遍布山地的阿富汗,這一切根本無從應用。

勃列日涅夫徹底放棄了「部分撤軍」的想法,再也沒有機會重新提起過。目前的緊迫問題,是如何採取一種最有效的辦法儘快消滅阿富汗境內的反蘇游擊隊組織。

經過多方討論,一份決策方案送到了索科洛夫的手中。

1980年下半年,蘇軍改變了「拳頭戰術」,開始推行被稱為「搜索與殲滅」的新戰術,把打擊重點依次放在阿富汗北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同樣不能放鬆,必須確保蘇聯與喀布爾之間的聯繫,確保喀布爾及其周圍地區的安全,並竭力切斷阿富汗國內反蘇各游擊隊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往來。

蘇軍開始對游擊隊活躍的地區進行重點清剿和分區清剿。打擊的方法往往是先派出飛機偵察,確定目標區後再進行反覆的轟炸,甚至將目標區的村莊炸平,將林區毀滅,以消除游擊隊的一切掩護物;為了切斷平民百姓與游擊隊間的協作,蘇軍還對游擊隊活躍地區的平民實施了滅絕式的轟炸。而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區,蘇軍則加強了對國界間交通線的封鎖,力圖使游擊隊從巴基斯坦境內獲得的支援物資無法運送至國內。

阿富汗游擊隊

為了增強對阿富汗游擊隊的打擊強度,1980年中期,蘇軍第16摩托化步兵師和第54摩托化步兵師又從蘇聯境內的鐵爾梅茲經阿姆河大橋開進阿富汗, 增補到負責整個阿富汗戰區主要作戰任務的第40集團軍。與此同時,蘇軍又將阿富汗全國29個省重劃分為7個戰區,即喀布爾戰區(駐有第105空降師和第360摩托化步兵師)、加茲尼戰區(駐有第8摩托化步兵師)、昆都士戰區(駐有第201摩托化步兵師)、馬扎里沙里夫戰區(駐有第16摩托化步兵師)、赫拉特戰區(駐有第66摩托化步兵師)、信丹德戰區(駐有第54摩托化步兵師)、坎大哈戰區(駐有第357摩托化步兵師)。各戰區除了負責協調指揮本作戰區內駐守軍隊的軍事行動外,還掌握一定數量的機動力量,可以獨立進行一些作戰任務。

另外,蘇軍的指揮機構也得以有了進一步的完善,第40集團軍的總部設在喀布爾,並成立了空軍司令部、防空軍司令部、炮兵司令部以及後勤指揮機構。為了便於指揮,蘇軍還分別在喀布爾和信丹德設立了東、西部兩個戰區指揮所。

到1980年底,駐阿富汗蘇軍人數已達8.5萬人,其中75%是作戰部隊,其餘為後勤保障部隊和阿富汗政府軍中的教官與顧問。此外,在土耳其斯坦軍區,還駐有5萬蘇軍,長期處於戰鬥準備狀態。

與此同時,蘇聯的「同化政策」也在不遺餘力地推行。

「同化政策」最重要的一環,自然是全力加強阿富汗政府軍的建設

阿富汗政府軍的雛形是地方部族武裝。直到1929年,當時的阿富汗國王納迪爾才第一次組建了近代意義上的阿富汗政府軍,由於成員來自不同的部族,軍隊整體協調性很差。在蘇聯的援助下,到1972年,阿富汗政府軍兵力保持在8萬人左右。1973年達烏德發動政變後,對政府軍進行了大清洗。此後, 大批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家滲透到阿富汗政府軍的各個部門。蘇軍入侵阿富汗時,阿富汗政府軍大約有10萬人,實際上已處於癱瘓狀態。在蘇軍入侵初期, 大部分阿富汗政府軍基本上未進行抵抗就歸順了卡爾邁勒政府,一部分政府軍參加了游擊隊,成為阿富汗抵抗運動的成員。

1980年底,蘇軍開始著手重建阿富汗政府軍。除了按蘇軍編製劃分軍隊組織、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外,蘇聯方面還為阿富汗開辦了各種軍官學校和政治學院,並選派阿富汗政府軍軍官到蘇聯接受全面培訓,以提高其指揮官的自身素質和管理部隊的水平。在阿富汗政府軍中,蘇聯的軍事顧問滲透到了營連一級;而在執行作戰任務時,蘇軍逐漸由擔負正面作戰任務轉向了擔當阿富汗政府軍的後盾。在蘇聯人的布置下,「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的局面漸漸形成。

為了保持實力,充分利用阿富汗政府軍,蘇軍多次對阿富汗政府軍進行改組、整頓和調動。蘇聯將阿富汗政府軍劃分為相應的幾個大軍區,分別負責所在區域內有限的反游擊戰任務。在各軍區內,按蘇軍的編製方法,由卡爾邁勒政府派出一名官員負責政治及行政事務,由蘇聯派出一名將軍擔任軍區司令,並建立了指揮機構,統一指揮和管理當地的軍、警及行政事務。

不過,徵兵始終是阿富汗政府軍的大問題。阿富汗人不願為蘇聯和卡爾邁勒政府賣命,有許多適合應徵年齡的人在游擊隊的影響下逃到伊朗和巴基斯坦,到反蘇游擊隊的營地受訓;而且在政府軍內部,逃兵現象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卡爾邁勒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他們制定了特別獎勵制度,對自願留下超期服役者,每月薪金定為3000阿富汗尼,每年付13個月工資;同意超期暫留部隊3個月者,每月薪金定為2000阿富汗尼。在當時的阿富汗,這算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同時,還加強了徵召新兵的措施,吸收更多年輕人參加阿富汗政府軍。但是這些措施始終不盡如人意。為了讓阿富汗政府軍保持足夠的規模,蘇聯不得不要求卡爾邁勒下達「強制徵兵」的命令。

1981年9月7日,阿富汗政府正式下令,強征35歲以下的退伍士兵,再次服現役,同時還增加了軍隊的薪金;如果有符合條件而拒不入伍者,將遭到逮捕。在此之前,卡爾邁勒政府也曾進行過一次強行徵召青年人入伍,以填補軍隊人員的空缺,其徵召範圍甚至包括12歲的兒童,結果造成大量青壯年男子逃跑,喀布爾的各個機構陷入癱瘓,甚至政府大樓里的一些辦公人員也跑光了。喀布爾街頭掀起大規模群眾抗議遊行,卡爾邁勒只得放棄原命令,宣布各行業的工人免服兵役。這一次強制徵兵的效果比上次還差,問題絲毫未能得到解決。

1982年8月,阿富汗政府再次徵兵,將服役期由一年延長到三年。此外, 還徵召一部分後備役軍人,並把最低服役年齡由20歲降到19歲。卡爾邁勒政府採取了挨家挨戶搜查的方法,反抗者遭到一頓毒打後被扔進卡車中強行拉走,有的反抗者被當場槍殺。留下來的青壯年畢竟是越來越少,屢次徵兵都未能符合蘇聯的要求。無奈之下,卡爾邁勒只好於1982年9月再次下達命令,要求所有10歲至16歲的阿富汗男女少年一律接受使用武器的訓練,以充當正規軍的後備力量。

為了彌補阿富汗政府軍的不足,同時為了減輕蘇軍的壓力,阿富汗民兵武裝在各地建立起來。這些由蘇聯建立的「自衛民團」和「保衛革命民團」總人數大約為2萬人。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蘇聯顧問將他們改組成「反游擊部隊」。他們用「抗蘇游擊隊」的身份偽裝起來,採用游擊隊的戰鬥方式和習慣。這些民兵在各城市郊區和公路幹線上襲擊真正的抗蘇游擊隊,還用敲詐勒索等手段,在阿富汗人中製造混亂。蘇聯人給他們的任務,是破壞游擊隊的根據地和群眾基礎。

蘇聯試圖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方位的戰略,重新掌控阿富汗局勢,將反蘇游擊隊逼入絕境,一舉消滅。

蘇軍的新戰略和戰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它們更適合對付阿富汗的游擊戰。「搜索和殲滅戰術」與「同化戰略」,蘇軍一直沿用了數年之久,阿富汗游擊隊的困境似乎來臨了。

本文節選自《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戰爭全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前德軍的真實力量
道光帝為何一定要選林則徐去廣東禁煙?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