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驗證「平行時空」:科幻情節走入現實世界?

科學家驗證「平行時空」:科幻情節走入現實世界?


  星羅萬象


  自由中子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穿越到鏡像宇宙?科學界不拒絕哪怕最離奇的猜想,但要通過檢驗之後才能成為科學理論。


  近日,據《新科學家》雜誌報道,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橡樹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原子彈的誕生之地)的物理學家利婭·布魯薩爾(Leah Broussard)和她的團隊,試圖在實驗室里檢測鏡像平行宇宙是否存在,來解決在中子衰變研究領域已經存在了40年的一個難題。

  用科幻設定來解決科學問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何謂鏡像平行宇宙


  其實,所謂科幻設定,本就是用來科學發現。比如鏡像平行宇宙,實際上涉及兩個基礎量子物理學概念,宇稱(鏡像對稱),以及概率解釋延伸出來的「平行時空」。


  在我們生活里,可以看到很多簡單鏡像,也就是左右對稱的圖形。在經典物理學領域,左右方向也是完全一致的,鏡子里的世界跟鏡子外的世界都可以完美地存在。但在量子力學領域裡,這種對稱性被楊振寧和李政道發現的「宇稱不守恆」打破了,從而揭開了當時著名的「-之謎」,即在弱作用力(四種基礎作用力之一)參與的核反應過程中,宇稱是不守恆的。

  不僅如此,楊、李還設計出了實驗來證明這種不守恆導致的效應,華人科學家吳健雄女士很快做出了其中一個實驗,從而證明楊、李的理論是對的,推翻了長期以來默認的「宇稱守恆」,震驚了物理學界——在量子力學裡,鏡子裡面的世界,跟鏡子外面的世界,竟然是不一樣的。


  至於平行宇宙,科幻迷已經很熟悉了。在量子的概率波解釋里,關在箱子里那隻可憐的「薛定諤的貓」,在被觀測之前,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是兩種狀態的疊加態。在被觀測之後,它被理解變成只有一種狀態,要麼是死的,要麼是活的。


  那麼,另一種狀態哪裡去了?有一種解釋認為,另一種狀態依然存在,是我們的宇宙發生了分裂,在平行時空里,那隻貓變成了另一種狀態。


  量子世界的這種變化和解釋,跟我們生活經驗、經典物理是完全不一致的。對於這種「平行宇宙」解釋,同意者無法證實,反對者也無法證偽。看看,我們熟悉的科幻假定,竟然來自科學家最初的異想天開。


  中子衰變難題,逼出「鏡像平行宇宙實驗」

  報道中的主角布魯薩爾在著名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中子物理。中子,就是幾乎所有原子核里都存在的那種不帶電的粒子。在原子核里,它性質很穩定,可以長期存在。雖然有時也不老實,會發生衰變,從中子變成質子,順便扔出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可中子一旦獲得了自由,它們立即進入衰老期,發生衰變,每過大約15分鐘就會損失一半(這個時間叫做「半衰期」)。


  問題就出在對自由中子「大約15分鐘」的精確測量里。中子物理學家們有兩種方法來測量它,一種方法是將它們隔離在一個「瓶子陷阱」中,讓它安靜地待著,自由衰變,過一定時間後再數一數剩餘的數量;另一種方法是從核反應堆里取出一束奔跑的中子,在奔跑路線上設卡計數,數中子衰變之後產生的質子數。可這兩種方式得到的半衰期結果總是大同小異——前者為14分39秒,後者為14分48秒。也就是說,大約900秒的時間,兩個結果差了9秒鐘。


  40年來,中子物理學家們絞盡腦汁想弄清楚,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面對這個按照嚴謹的科學邏輯都無法圓上的「情節」,布魯薩爾和同事們被迫祭出了科幻作家常用的法寶:平行時空,而且是鏡像的。

  這個解釋就是,可能真的存在鏡像平行宇宙,在奔跑的中子束里有1%的中子,擁有穿越到鏡像平行宇宙的能力,它們也發生了衰變,只是不是在我們這個宇宙發生的,那些衰變出來的質子就丟了,觀測結果就「顯得」半衰期長了一些。


  實驗尚未展開,結果並不樂觀


  怎麼證明「中子穿越到了鏡像平行宇宙」呢?布魯薩爾的實驗設計看起來有些「異想天開」:她設想的是讓中子重新穿越回來。為此,要設置一堵厚牆,這堵牆是我們這個宇宙里的中子無論如何也無法穿透的。


  可按照「鏡像平行宇宙」假設,那一束奔跑的中子束里,有些中子無需陷在牆裡,在其他中子迎頭撞牆,陷落在牆裡的時候,它們到另一個宇宙去逛了一圈,相當於繞過了牆,然後穿越回來,出現在了牆後面。

  所以,科學家的想法是在牆後設置探測裝置,抓住這些利用鏡像平行宇宙成功翻牆的「狡猾」中子。這樣一來,兩種測量中子半衰期的實驗就能獲得一致結果了。


  不過目前來說,做出任何評價都還為時過早。因為這個實驗設想雖然完成了,何時開展還需待另一個前期實驗的結果分析。而主持那個實驗、還在分析數據的科學家說:「儘管得到任何成果的可能性都很小,但這是一次簡單且不昂貴的實驗,如果一場物理學革命中可能會產生好的結果,那麼我們必須嘗試。」


  也就是說,中子物理學家們對這個問題已探索了40年,結果絕望地發現似乎在我們這個宇宙里根本找不到答案,所以,那些帶有科幻色彩的想法就進入到了科學家們的視野。又因為「簡單且不昂貴」,這樣腦洞大開的設想才可能被付諸實施。


  如何理解科學家檢驗「科幻設定」


  實際上,這個事也可以幫我們理解,科學裡面的理論解釋和實驗驗證之間的關係。在現代科學裡,科學實驗是為了檢驗(證實或者證偽)某種科學理論猜想。也就是說,任何科學實驗在執行之前,都必須要有足夠的依據說明,它才是有價值的。


  像這樣的鏡像平行時空的假設,從理論上而言,是並不太靠譜的,但是這個實驗設計有一個好處,就是其成本非常低,技術都是現成的,所以這個實驗才得以順利地進入到實施階段。


  另一個啟發是,科學實驗設計的結論必須是開放的,任何一位科學家都必須要接受科學實驗所給出的任何可能的結果:證實或者證偽。如果這個實驗在「不可能穿透的牆」後面真的探測到了中子信號,那麼,想必物理學家們會大吃一驚,會有更多的同類實驗進行檢驗,也會有大批理論學者們對平行時空假設進行熱烈的探討,掀起一場物理學新革命。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也就是連設計者都認為的,就是這個實驗並未探測到任何中子信號。也就是說,至少這個實驗會降低「鏡像平行時空」這個假設存在的可能性——以後的科幻作家用起這個概念也會更謹慎吧?


  當然,這種雙重可能性恰恰是科學實驗最具魅力的地方。未來的答案究竟在什麼方向?連最前沿的物理學家也不知道,所以,人們歡迎哪怕是最神奇的想法。


  當然,「誰主張誰舉證」,提出想法的人必須像這位科學家一樣,提出最好比較、成本較低的檢驗方案。但也必須承認,最終答案在哪裡,我們依然不知道。也可能多年後,人們回頭髮現,即便是現在科學家們最狂野的想像,也顯得過於保守了。


  □孫正凡(天體物理學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癌細胞讓我們演化出了性行為?
2015到2019年將成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