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不計代價的進攻,為何發瘋般想要奪取這座城市?

日軍不計代價的進攻,為何發瘋般想要奪取這座城市?

在抗戰的歷史中,日本人一直都在想著以最快的速度滅掉中國,這一方面是日本人的狂妄心態,另一方面是日本的資源缺乏,它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保持著自己的戰爭能力,畢竟除了中國以外,它還有一個敵人,那就是美國。所以日本直接喊出了三個月要滅亡中國,並且從華北打到華南,一直都是處在勢如破竹的進攻狀態之下,後來它在湖南地區遭到了常德保衛戰和長沙保衛戰,遭到了巨大的損失,但是他總體的進攻態勢還是沒有改變,它要以最快的速度打贏這場戰爭。

老實說這種想法是很好的,如果只是站在日本少壯派軍官的決策立場上看,這的確是一種最經濟適用的戰爭打法,但是後來日本的想法最終破滅了,而破滅的緣由除了四大戰役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曾不惜一切代價要拿下一座城市,但是卻最終失敗,所以它迫不得已只能轉入到了持久戰爭中。這座讓日軍都感覺到無可奈何的城市就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的第2個首都重慶,也正是這座霧都的古城,最終逼得日本人只能取消了經濟戰的打法。

根據當時的歷史記載,日本人一直相信,中國人需要一個首腦,只需要打垮,這個時候那麼中國人的戰鬥意志就會立刻潰散,所以他認準的蔣介石,蔣介石走到哪裡日軍就打到哪裡,只要逼迫蔣介石投降或者直接把蔣介石給打死,那麼,這場戰爭也算是結束了。可日本人怎麼也沒有想到蔣介石從南京一直撤到了重慶,又經過了四大戰役,還有湖南的多次保衛戰,日本人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國民黨那邊依舊不投降,蔣介石依舊遷都再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已經陷入到了癲狂的狀況,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場戰爭,確保自身的戰爭能力,所以決定孤注一擲,以最兇殘的軍力來滅掉重慶,打掉國民黨的第2個首都,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想要打通豫桂湘的通道,確保東南亞石油能夠運送到日本本土,於是日本就發動了對重慶的戰爭。

根據後來的抗日戰爭文獻的整理髮現,當時日本攻打重慶的時候,居然破天荒的動用了5萬枚炸彈,不分晝夜對重慶進行狂轟濫炸,即使有著迷霧的遮擋,即使有著崇山峻岭的干擾,日空軍也不惜一切代價對重慶進行盲打。要知道這種做法對於日本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各種物資極為缺乏,所有的戰爭全部朝著經濟適用型發展,所以像這種靠炸彈來獲得戰爭勝利,盲式的地毯式攻擊還算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可見日本人是多麼想趕緊打垮國民黨。

在那一場場的狂轟濫炸之中,重慶的人民只能建立大量的防空洞,每到日軍空襲的時候,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趕緊清一色的在政府組織之下躲到了防空洞裡面。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但國民黨和中國人民始終沒有投降,日本人在持續性的攻擊之後,最終只能放棄了這種瘋狂的打法,而他們想要進行的經濟適用戰爭和閃電戰也因此告吹,就這樣國民黨政府在重慶扎穩了腳跟,而日本人只能乖乖的在中國領土上打消耗戰,漸漸的把自己拖成了一個失敗者。

因此我們再來回顧當年的戰爭格局,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蔣介石政府雖然有很多的問題,但是他畢竟還是在共產黨的督促下堅持沒有投降。而日本人的想法本身也出了一些問題,沒有弄清楚自己已經不是像過去的國內的鬥爭了,而是變成了國內與國外的衝突,即使把蔣介石斬首,後來依舊會有其他中國人站出來,哪怕是一個臨時的行政院領袖孫科,都能夠象徵性的帶領中國人民共同對抗日本侵略,這可不僅僅是一筆戰爭賬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所以日本人並沒有打好算盤。

不過也慶幸的是,當時蔣介石政府把首都定在了重慶,在那裡山高霧深,所以日本人的狂轟濫炸造成的傷害畢竟有限,若是在其他的一個都城,很有可能那座城市已經被那幾萬枚炸彈給毀了,不過慶幸的是,日本人最終還是沒有得逞。在重慶這座城市面前,只能望而卻步,畢竟這是中華民族的尊嚴,這也是蔣介石政府最後的退路,日本人在這種阻力面前最終也只能望洋興嘆,乖乖的打持久戰爭,並且最終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史 的精彩文章:

鬼子在戰爭前期白刃戰很兇猛,為何到了後期就不行了?
抗戰時中國軍隊戰術運用最佳一次,1個中國軍人換6個日本兵

TAG: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