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傳習錄》原文:

問:「聖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後世所講,卻是如此,是以與聖人之學大背。周公制禮作樂,以示天下,皆聖人所能為,堯、舜何不盡為之而待於周公?孔子刪述《六經》以詔萬世,亦聖人所能為,周公何不先為之而有待於孔子?是知聖人遇此時,方有此事。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曰:「然則所謂『沖漠無朕而萬象森然已具』者,其言如何?」曰:「是說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釋義:

當我們回想過去的時候,那過去的事,卻不再是過去的事,而是我們心中正在發生的事。譬如,我們回想昨天發生的那件事,那件事便在我們的心中呈現出來。在我們的心中呈現出來的那個事,其實,它並不是昨天的那件事,而是我們的心中正在發生的事。剛說正在發生,這件事便有成了過去的事。過去不可得。若再次回憶,被再次回憶的這件事,便又是我們的心中正在發生的事。事事皆如此,皆是當下生,皆是當下滅。

當我們設想未來事的時候,這未來的事,它卻不是未來的事,而是我們的心中正在發生的事。譬如,我們安排明天的工作,這所謂的明天的工作,便在我們的心中正在發生的事,是我們的當下的一個心理現相。在我們的心中呈現出來的所謂的未來的事,其實,它並不是未來的事,它只是我們的心中正在發生的事。

過去的事,在我們心中。未來的事,在我們心中。現在的事,也在我們心中。我們的這個心,隨緣現相,不住一物,佛家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陽明先生所謂「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我們的良知心體,本來就是這樣「應無所住」的,而不是強行使它「應無所住住」的。凡夫不識這個良知心體,被生生滅滅的幻相所惑,便隨著幻相的生住異滅而欣厭取捨,所以,清平的世界則遍成了煩惱的世界。因此之故,儒家要人克己復禮(理),也只是要人恢復這個良知心體。道家要人返璞歸真,也只是要人恢復這個妙明真心。佛家要人明心見性,也只是要人明見這個圓覺凈性。若人完全地恢復了這個天理,若人完全地恢復了這個真心,若人完全地明見了這個心性,便是儒家所說的平天太下,也是佛家說的極樂凈土。極樂凈土,大同世界,天下太平,這是一個本然解脫的自心境界,而不是一個極其美好的物質環境。

聖人之行,事來則應,當機而用,所謂隨緣說法,所謂因材施教。緣有不同,教有差別,然而,差別的教導,只是一個宗旨,那就是致良知,那就是明心性。堯舜應緣而作,周公應緣而作,孔子應緣而作,也只是他良知心體的本然如是。良知心體,人人皆同,所以,就良知心體上來說,堯舜即是周公,周公即是孔子,孔子是東方的佛,釋迦是西方的聖。佛之與聖,名異而實同。故云,西方有聖人,東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乃至後世有百千聖人出,此心此理,也只是這個古今不異、自他不二的良知心體。

欲見聖人的真相,當見自己的良知。欲見諸佛的真相,當見自己的心體。若不見自己的良知心體而見聖見佛者,儘是造影捏怪,徒自誑惑,無有是處。

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印光法師的早年與晚年
雖有至高之見地、甚深之修持,若不認識法身,亦於心無利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