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奧斯卡最佳短片刷屏,真相太扎心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奧斯卡最佳短片刷屏,真相太扎心

來源/有書(ID:youshucc)

果子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紀伯倫

今年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由華裔導演拍攝的動畫短片《包寶寶》,榮獲最佳動畫「小金人」獎。

消息一出,一片嘩然。

這部時長不足8分鐘的短片,沒有一句對白,卻讓中國式親子關係在網上引發熱議。

短片的主角是一位母親,一天,她意外收穫了由一枚包子變成的小男孩,點燃了她做母親的熱情。

她每天把「新兒子」捧在手心裡,給予他悉心的照料,洗澡、餵食、逛街。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媽媽滿是欣慰,也因孩子慢慢長大,媽媽的痛苦也隨之來臨。

一天,「包子寶寶」想加入踢球的小夥伴,媽媽生怕他受傷,便阻止了他。

回家路上,生氣的他不再吃媽媽遞來的麵包,兩人開始有了第一次分歧。

漸漸地,不滿被控制的「包子寶寶」,有了自己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被冷落的媽媽想挽回,可「包子寶寶」卻視而不見,每天和朋友出去兜風。

看著漸行漸遠的兒子,媽媽非常氣憤,認為兒子翅膀硬了,開始不聽話了。

終於有一天,「包子寶寶」回家了,母親滿心歡喜開了門,卻迎來了他的新女朋友。

更讓她崩潰的是,「包子寶寶」是回來收拾東西,離開家。

難以接受現實的母親去阻攔,她不願看到兒子不聽話,更不願兒子「逃出自己手掌心」。

幾次把兒子拉回來,但都無果,在「包子寶寶」再一次想要離開時,著急的母親,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她一把攥住「包子寶寶」,張開大嘴,一口把兒子吃了下去。

看到這驚人的一幕,我突然呆住了,脊背一直冒冷汗,這位母親的「掌控欲」直接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視頻傳到網上,立刻引來了大批網友圍觀:

很多網友都看哭了,直言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和短片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孩子們並沒有被吃掉,但父母過分的掌控欲,也在無形中「吃掉了」孩子的人生。

很多父母不解,為何自己的付出沒養出感恩的孩子,反而給親子關係帶來困擾。

其實是沒有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在踏入社會,經歷碰撞的過程中成長,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長大。

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開手,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還記得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灣大學生孫安佐在美國被捕」的新聞么?

新聞中的「嫌疑犯學生」,正是台灣影星狄鶯的兒子。

很多人好奇這個有錢的「星二代」,為何淪為製造恐慌的恐怖分子。

但如果縱觀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就會發現其實早就埋下了伏筆。

狄鶯參加綜藝時,曾提及對兒子的教育,奇葩程度,驚詫旁人。

她「規定」兒子上什麼學校;「規定」考試的分數標準;「規定」兒子該交什麼樣的朋友;「規定」兒子18歲之後才能獨自出門。

除此之外,她還要求兒子吃飯必須吃到成人的量,兒子不願意就盯著他吃,一天光盯他吃飯就長達七個小時。

在外人看來,她的教育方式近乎變態,可她固執地認為,這是對孩子的保護。

當兒子抗議時,她還曉之以情動之以禮地說:「媽媽都是為了你啊。」

被這樣高壓「保護」了20多年後,孫安佐獨自一人到美國上學。

孤僻的他很難用平和的心態看待挫折和矛盾,便產生了槍擊同學的恐怖想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很多父母以為的「愛」孩子,就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企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孩子規避可能遇見的風險,甚至安排他的終身。

可孩子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不屬於你,正確的養育孩子,是讓他們活出自己。

知名人生導師劉墉,有一雙很有出息的兒女,但當被問及如何教育子女時,劉墉也坦言走過不少彎路。

他說:

「以前我對兒子,也是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後來發現這讓他越來越叛逆。」

有天劉墉問兒子劉軒:「你為什麼這麼叛逆?」

劉軒的回答讓他吃驚:

「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麼都聽你的,我也不想聽你的了,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

聽了兒子的話,劉墉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的教育畫風是這樣的:

「兒子哈佛研究所念一半,突然說要休學去阿拉斯加,我說:『想好你就去!』。

女兒畢業後去往北京,連工作都沒找到,居然說要留在北京,一待就是三年,我也毫無任何阻攔。」

有人問他如此「放任自流」,就真的放心嗎?

他的回答是:「我確實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飛,就讓他飛吧!」

身為父母,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除了要學會「撒開手」,還要學會把孩子「推出去」。

高曉松在《如喪》中描述了和母親的一次對話:

我:「媽媽。」

媽:「你在哪?幹嘛呢?」

我:「我在廈門,沒錢回來,你借我一千塊錢吧。」

媽:「我的地理知識沒出錯的話,廈門有碼頭。」

我:「是的。」

媽:「我沒記錯的話,你20歲了。」

我:「是的。」

媽:「一個20歲的大小夥子會在碼頭活不下去嗎?」

我:「好吧,我懂了。」

有人會說高曉松媽媽「絕情」,但相信她和劉墉一樣,領會到的是: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變成參天大樹也好,變成廢柴也好,這都是孩子的自由選擇。

詩人於戈說: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他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孩子成長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學會,讓孩子自我成長。

音樂家龔琳娜在一次採訪中說,她一直思考親子關係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後來她終於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親子關係,不是平等關係,而是前後關係: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讓他們自主選擇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有一位筆名為三秋樹的母親理解到了這點,可惜已到晚年。

退休後的她,還照顧兒子和媳婦的起居生活。

還為此搬到了兒子的小區,每天為兒子燒飯、洗衣、打掃衛生。

當有一天,打不開兒子的家門,她才意識到是兒媳婦換了門鎖。

老伴安慰著他,帶著她去了從未去過的大草原。

馳騁在大草原上,她有著從未有過的歡快和愉悅。

再次回到家,她終於告訴兒子和兒媳:準備和老伴過晚年生活了,再也不為他們的事操心了。

聽到這句話,兒子長舒了一口氣。

很多父母,自從有了孩子就變成了「孩奴」,生活重心全部圍繞著孩子,替孩子安排一切,甚至包辦一切,一直到孩子成人成家還不鬆手。

這樣的父母,眼睛只盯著孩子,也正因如此,孩子的一生都活在父母的壓抑之下。

北大才女趙婕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為人父母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父母對孩子的人生介入越深,孩子背負的精神壓力就越大,自由也就更少。

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會走得更遠,並且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願大家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時給他足夠的愛,而當孩子漸漸長大了,一定要去踐行那一場,得體的退出。

共勉。

*作者:明月,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意果子 的精彩文章:

「女兒,求你千萬別嫁給那個窮小子。」父母的一封信看哭無數人
吳彥祖自曝離死亡只差一步:摧毀一個人,生一次大病就夠了

TAG:創意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