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可重構三維微結構

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可重構三維微結構


  來源:知社學術圈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約翰?羅傑斯(John A。 Rogers)課題組、清華大學張一慧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黃永剛課題組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最新一期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題為「Buckling and twisting of advanced materials into morphable 3D mesostructures」的研究論文。


  該成果原創性地提出通過屈曲(buckling)和扭轉(twisting) 來實現可重構(morphable)三維微結構的新方法,利用有剪紙(kirigami)設計的彈性組裝平台來實現局部可控的扭轉變形,突破了過去力學引導三維結構組裝中的一個瓶頸。這種突破性的方法能實現具有局部手性(chiral)的可重構三維微結構,並且適用於多種功能材料和特徵尺度。這種技術為實現具有手性的複雜三維微觀結構以及可逆變形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對可調控的機械和光學手性超材料以及可調控的三維電子器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圖1: 利用在有剪切圖形的彈性基底上的屈曲和扭轉實現可重構三維微結構。(A) 三維結構成型的流程有限元模擬示意圖; (B) 與模擬相對應的實驗結果。

圖1: 利用在有剪切圖形的彈性基底上的屈曲和扭轉實現可重構三維微結構。(A) 三維結構成型的流程有限元模擬示意圖; (B) 與模擬相對應的實驗結果。


  過去數年間該課題組合作提出了多種利用力學失穩以及摺紙和剪紙的思路在來製備複雜的、其他方式難以實現的各種三維微觀結構,但現有的製備方法存在限制:在二維薄膜圖形力學失穩到三維結構的形狀轉化過程中,彈性基底只有平移位移,而沒有旋轉位移。這限制了可實現的三維結構種類,比如局部具有旋轉手性的結構,以及局部可控的摺疊形狀。在該研究中,受剪紙藝術啟發, 通過剪切圖形將彈性基底切割成相互連接的可旋轉單元,彈性組裝平台在拉伸過程中旋轉單元能實現可控的旋轉。因此在把二維前驅物定點結合在可旋轉單元上之後,能實現兩個階段的二維到三維構型轉變:首先通過屈曲將二維前驅物轉化成三維結構, 其次通過基底單元的局部可控旋轉變形實現三維結構的扭轉。圖1 和圖2展示了三維屈曲和扭轉的機理。


圖2: 左圖:帶有剪切圖形的彈性基底在拉伸過程中的旋轉變形動態示意圖(顏色代表旋轉角度);右圖:從二維圖形通過屈曲和扭轉兩個階段變形為三維微結構的動態示意圖。

圖2: 左圖:帶有剪切圖形的彈性基底在拉伸過程中的旋轉變形動態示意圖(顏色代表旋轉角度);右圖:從二維圖形通過屈曲和扭轉兩個階段變形為三維微結構的動態示意圖。


  利用這種方法,通過結構設計和數值模擬,實現了二十多組不同結構構型的實驗驗證。其中包括因為局部扭轉而具有手性的風車結構,因為局部摺疊而形成的可開閉的盒子和楔形陣列,以及更加複雜的摺疊/旋轉變形結構(圖3展示了部分結構)。該方法適用於包括金屬、半導體、聚合物等在內的各種功能材料,並且應用於從微納米級到厘米甚至米級別的多種特徵尺度。


圖3: 各種利用屈曲和扭轉從二維圖形設計實現的可重構三維微結構。(A-B) 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的具有手性和可局部摺疊的三維結構; (C) 局部可摺疊的三維結構陣列; (D) 在具有多層剪切圖形設計的彈性基底上實現的複雜局部可摺疊結構 。

圖3: 各種利用屈曲和扭轉從二維圖形設計實現的可重構三維微結構。(A-B) 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的具有手性和可局部摺疊的三維結構; (C) 局部可摺疊的三維結構陣列; (D) 在具有多層剪切圖形設計的彈性基底上實現的複雜局部可摺疊結構 。

  該方法還能與彈性組裝平台的變形路徑控制策略相結合,實現更為複雜的三維結構的實現,以及不同三維構型之間的可逆轉換。同一種二維前驅物的設計可以通過屈曲的變形路徑控制實現兩種截然不同的三維構型,同時每種構型又可以通過基底的旋轉實現局部的扭轉變形。圖4展示了幾種二維結構設計以及相應的多種三維結構。


圖4: 利用有剪切圖形的彈性組裝平台的變形路徑控制實現三維細微結構幾何拓撲的可逆調控。

圖4: 利用有剪切圖形的彈性組裝平台的變形路徑控制實現三維細微結構幾何拓撲的可逆調控。


  該工作是力學與材料科學和微加工工藝的有機結合。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的有手性的三維可重構結構在可調控電子和光學器件、新型超材料以及新型機器人領域都有極大的價值。該文展示了通過這種方法製備的多層三維手性微結構在太赫茲頻率範圍內對於偏振光具有可調控的吸收。這種特性在光電子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


  上述研究成果以《通過屈曲和扭轉實現先進材料的可重構三維微結構》為題發表於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美國西北大學John A。 Rogers組博士後趙航波和黃永剛組博士生厲侃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美國西北大學John A。 Rogers教授、清華大學張一慧副教授與美國西北大學黃永剛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參與該工作的還有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的Debashis Chanda副教授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Richard D。 Schaller教授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促進大腦血管修復,新療法有望挑戰「頭號死因」
這些植物如此美麗,人類卻讓它們結出了罪惡的果實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