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美日軍隊真正肉搏機會極少

二戰時美日軍隊真正肉搏機會極少

從好萊塢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風語者》《血戰鋼鋸嶺》、《細細的紅線》、《拯救大兵瑞恩》等大片來看,美國士兵的作戰能力,不似意識形態所宣傳的那般貪生怕死,都是些什麼紙老虎,否則就難以解釋美海軍在西太平洋上全殲了如日中天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美海軍陸戰隊殲滅了上百萬戰鬥力非常強悍的日本陸軍。

抗戰十一年,國內就是做不到哪怕成建制地全殲日本陸軍一個野戰師團,但美軍卻成建制地殲滅了許多日本陸軍野戰師團,因此,美軍的戰鬥力也很強,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只有實戰才能檢驗軍隊的戰鬥力,靠打嘴炮是沒有什麼用的。

二戰時,美軍的作戰能力不會差到哪裡去,甚至在日本陸軍之上,這從個人身體素質上可以得到驗證,前幾天剛寫過一篇關於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特別是其陸軍身高的文章,查詢了許多資料,得出的結論是開戰初期 ,由於日本軍隊員額也就30餘萬人,所以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身高達到了1.65米的平均水平。

但戰爭爆發以後,特別是太平洋戰爭開始,日軍急劇擴充兵力,全國也就7000餘萬人口,卻擁有了800萬以上的兵力,因此,後期兵源到戰爭末期時,平均身高僅為1.50米,是有許多研究資料包括戰爭結束以後,數百萬日本軍隊被遣送回國時,西方記者拍攝了大量照片,從側面印證了日本軍人身材真的很矮小。

一個平均身高僅1.50米左右的日本軍人,和平均身高1.75米的美國軍人 ,赤手空拳的肉搏戰試一下,孰強孰弱,僅從身高、體量、力量,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即便廣義的肉搏拼刺刀,儘管日本軍隊三八式包括九九式步槍槍身教長加上長長的軍刺,在拼刺時將處於有利態勢,但美軍自瓜島戰役換裝以後,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裝上軍刺也不短,加上美軍本身長得身高馬大,身材矮小的日本軍人要刺殺美國大兵也不容易,一般應該是美軍稍佔上風。

況且,為了有效對付日軍發動的軍刺衝鋒,美國大兵普遍裝備了7發彈匣供彈的11.43毫米的M-1911手槍,在近距離內能對進攻的日軍能予以殺傷,大威力手槍彈在近距離內的停止作用相當強,中一發即便不死,也將停止抵抗。

由於美軍步兵普遍裝備8發漏夾供彈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加上班長一把20/30發彈匣供彈的M-1湯姆遜衝鋒槍,軍士一把15發彈匣供彈的M-1卡賓槍,兩把裝上兩腳架當輕機槍使用的20發彈匣供彈的M-1918A1/A2勃朗寧自動步槍,其火力遠在以5發栓動步槍為主的日本陸軍之上。

火力的不對等,是導致日軍傷亡在美軍之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實上美軍和日軍發生肉搏的機會是非常少的,即便肉搏時,身材矮小的日本兵要刺殺美國兵,機會也不是太多,雙方力量不等使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遼寧號航母編隊中的965號呼倫湖艦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遼寧號航母編隊突破第一島鏈彰顯在遠洋的軍事存在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