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錢鍾書:二十不狂沒志氣 三十猶狂沒見識

錢鍾書:二十不狂沒志氣 三十猶狂沒見識

導讀

提起錢鍾書先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博學,其次恐怕就是他的「狂」。據說錢鍾書1933年從清華畢業時,由於天賦異稟,校長羅家倫和幾位名教授希望他留下來繼續攻讀研究生,哪知錢鍾書一口回絕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說這句話時,錢鍾書23歲,意氣風發,無愧「清華之龍」的美稱。

錢先生的這句話,確實十分鮮明的體現出他的個性,故而廣為人知,傳為佳話。

然而,當我們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時,卻看到錢先生也說過另外一句與「狂」有關的話,較錢先生23歲時的那句話,更值得我們仔細體會琢磨。楊絳先生書中的原話是這樣的:

鍾書曾說:「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他是引用桐城先輩語:「子弟二十不狂沒出息,三十猶狂沒出息。」也是「夫子自道」。

作為錢先生的妻子、知己,楊絳先生關於錢先生事迹的記敘是可以信賴的。她認為錢鍾書說的這句話,恰是錢先生的自我寫照。

按錢先生這句話的意思,二十來歲,年少輕狂是本性,如果不狂,就體現不出年輕人的志氣。三十來歲,人也變得越來越成熟,見的世面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便知道了收斂,懂得了謙虛。如果三十多歲的人,還狂妄不可一世,那隻能說明他跟二十多歲時相比,基本毫無長進,也沒見過半點世面。

錢先生說的這句話,我們能在清代大學者王筠的《教弟子法》中找到。王筠在書中也明確說這是「桐城人傳其先輩語」,可見這句話由來已久,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個性。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血氣未定,就該有年輕人朝氣蓬勃的樣子。《論語》中孔子不也說:「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所謂「狂簡」,其實就是年輕人血氣方剛時體現出來的風發意氣。

但是,從二十歲到三十多歲,經過十多年的歷練,人又會進入另一個人生階段。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所謂「三十而立」,何晏說是「有所成也」,即三十多歲的人,在學問、個人涵養等方面都有所得。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固定下來,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了。

對於一個成熟的人來說,不僅要知道自己的優點,更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到了三十來歲,還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氣,那非但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反倒會招來別人的鄙視。

錢鍾書二十來歲的時候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但他後來又說:「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風景,人生不同的階段也應該有不同的性格。可惜世人多隻記住錢先生第一句話,卻把錢先生的後一句話給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強國之基在養蒙 固須早教勿失機
一種說法之馬叔禮:孔子愛唱歌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