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居住的地方:古希臘神廟的建築,你所見即全部

神居住的地方:古希臘神廟的建築,你所見即全部

文|周冉

雅典衛城、奧林匹亞、埃皮達魯斯、德爾斐等建築文化遺存,在20世紀 80 年代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希臘建築的全部,那就錯了。在雅典,公共建築曾經密集存在,劇場、練身場、公民大會會場、紀念建築和薩拉米斯戰役後新建的房屋,山岡上上下下都蓋滿了。

神居住的地方:古希臘神廟的建築,你所見即全部

埃皮達魯斯古劇場遺址,希臘公共建築代表之一,以大理石修建

希臘人的居室布置追求極簡主義,牆壁上沒有圖畫,只刷白牆,室內不過是一張床,幾條毯子,一個箱子,一盞燈,最多再有幾個漂亮的繪有圖案的水瓶,牆上掛幾件日常兵器。他們的公共建築同樣樸素。議會只是一個空曠的廣場,幾級石砌的台階便是演說家的講壇。

一個劇場可以容納3萬到5萬觀眾,造價比現代劇場便宜20倍。他們無比信任自然界:看台是依著山勢建造次第升高的半圓梯形,舞台位於圓周中央,後方立一座用雕塑裝飾的高牆,用以反射台上演員的聲音,是現代麥克風的優質替代品。他們只在白天或傍晚演出,因為需要太陽提供舞台照明,陽光下,遠處的山脈是舞台美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埃皮達魯斯古劇場由大理石修建,是古希臘公共建築的代表之一。半圓形的場地布置使舞台位於全場注意力的絕對中心,看台上每個位置都可以看清演員的舉手投足,同時通過聚攏聲音的反射牆,聽到肉嗓背誦出的每一句台詞。這樣的劇場形制理念,一直影響著現代劇場的設計構造。

古風至古典時代,希臘建築不再聚焦世俗,而專註於神聖的宗教功能,出現大量神廟建築。希臘的神廟大多建在一座小山頂上,這座小山往往是部落最早的棲身之所、城邦的發源地。神廟是長方形,由柱體和廊廡組成幾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布局對稱,少有複雜煩瑣的裝飾。

希臘神廟無法像基督教堂那樣容納整個城市的人,舉行大規模儀式。它不是會場,而是神居住的地方,只供奉神像。這些神廟規模中等,甚至很小,結構簡單,沒有走道、圍牆、廳堂和巨大的神像,但是它高高在上,無論身處平地、海洋還是山岡,都能望見它,全無遮擋。你無須站在遠處通過一角或是一個側面猜測它完整的樣子,因為你所見,就是全部。這與混跡於居民生活區的中世紀大教堂截然不同。

神居住的地方:古希臘神廟的建築,你所見即全部

公元前4世紀,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伯利克里時代的輝煌也灰飛煙滅。雅典失去海上霸權,此後長達六七十年的時間裡都陷入動蕩不安,希臘藝術也隨之發生深刻改變,大型雕塑減少,至高的神無安身之處,愛神,酒神這樣使人得到慰藉的角色廣受歡迎。雕刻家們創作了許多年輕漂亮的裸體女性形象,以滿足權貴階層的感官享樂和世俗審美,即使是現代雕塑,也很少見到如《弄發的維納斯》這樣動作輕佻的人像作品。

希臘化時代是以亞歷山大去世為起點的,《拉奧孔群像》是希臘化時代的代表作。這一時期未留下太多令人驚艷的作品,反而隨著版圖擴大和政治的動蕩,許多偉大的神廟建築毀於一旦。希臘式建築代表一種高水平的藝術向周邊傳播,東起巴克特里亞,西至西班牙,都出現了希臘式的廟宇。希臘藝術與當地文化結合變異,形成更加細膩精緻的裝飾,希臘式廊柱可以與波斯拱頂共處同一座建築,也可以出現在王宮、貴族宅第和圖書館等建築上,而在從前,這些廊柱只屬於神的居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大千的第二故鄉:花80萬美元買兩百畝地,複製中式園林仍念家鄉
古代的人們是怎麼驅蚊子的?驅蚊產品沒這些成分都無效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