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北京大興機場:鳳凰已展翅

北京大興機場:鳳凰已展翅

6月3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全面竣工完成驗收,9月30日將正式啟用,屆時,東航、南航、廈航、國航等航空公司將整體或部分入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座斥資近800億元的超級機場,按照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規模建設,航站樓總面積將達14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2021年和2025年將分別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和7200萬人次的建設投運目標。

大興國際機場整體規劃

早在1993年,北京市在編製《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04》時,就為首都新機場規划了通州張家灣與大興龐各庄兩處中型機場場址。直到2002年,為了配合首都機場三期擴建,新機場的選址工作重新啟動。2008年11月,《北京新機場選址報告》進行專家評審,推薦北京南各庄場址為首都新機場首選場址。自此,歷經數次起落的首都新機場選址工作終於被敲定。

2018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連續8年排名全球第2。北京新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曾預測,北京地區的航空客運需求量到2025年為1.7億人次,2040年為2.35億人次。根據規劃,大興國際機場本期建設70萬平方米航站樓和4條跑道,建成後可滿足4500萬旅客吞吐量。到2025年實現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遠期建設南航站樓和2條跑道,可滿足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

作為世界上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最多的機場,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共有5條平行跑道,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建設的大型機場,無論是上海浦東機場,還是廣州白雲機場,都借鑒了亞特蘭大機場的跑道構型,無一例外均以平行跑道為主。大興國際機場設計獨特,4條跑道採用「三縱一橫」全向構型,在國內尚屬首次。這個構型適合京津地區的空中運行特點,減少飛機空中運行時間和地面滑行距離,有利於提高空地一體運行效率。

「鳳凰」快飛

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南北長996米,東西方向寬1144米,中央大廳頂點標高50米,航站樓總建築面積約為70萬平方米。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的放射狀構型有效地控制了航站樓的指廊長度,樓內的分區運行模式又進一步縮短了旅客的步行距離,既避免了本期建設運營內部捷運系統,又實現了出行的高效便捷。藉助航站樓、停車樓、軌道交通、行車道等組成完善的零距離換乘綜合交通樞紐,旅客出站後步行1~2分鐘即可在B1層辦理國內值機、行李託運和安檢,流程簡潔,實現無縫垂直換乘。

機場鳳凰展翅的外形、五條指廊中心放射的設計方式,可以更好地縮短旅客的步行距離。搭乘大興機場國際航班的旅客,從進候機樓到登機僅需約20分鐘,與首都機場T3航站樓相比,可節約近40分鐘。同時,大興機場擁有先進科學的跑滑布局,跑道距離停機位很近,飛機無論從哪一條跑道起降,所需的地面滑行時間都能最短。相比首都機場,南航飛機地面滑行時間可節省15~20分鐘。加上空中飛行節約時間,南航從南方和華東方向進出京航班在飛行、滑行階段可累計節省30~40分鐘。

根據規劃,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設有79個近機位,可以滿足年旅客量4500萬的需要,而從航站樓的中心點走到最遠的近機位只有600米,正常步行時間不到8分鐘。航站樓地上主體有4層,主要為旅客進出港、候機和中轉使用。地下有兩層,分別是各類軌道交通車站的站台層和站廳層。

航空公司公布航線計劃

東航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基地項目一階段建設於6月28日竣工。東航方面表示,一階段建設的竣工也標誌著其在大興機場的工作重心正式從工程建設轉向運營籌備階段,全面推進後續的轉場進駐、順利開航、高效運營等各項工作。在運營籌備方面,東航現已制定了快速轉場的方案,在2019/20年冬春航季先轉場10%航班量至大興機場。東航旗下中國聯合航空原主營基地是北京南苑機場,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航啟用,南苑機場隨即關閉,中國聯合航空將成為首家整建制進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家運營的航空公司。為此,中國聯合航空將完成60多架飛機、4000多名員工從南苑機場到新機場的轉場。2020年夏秋航季,東航計劃將除每天46班京滬線之外的首都機場所有航線轉場至大興機場,約佔東航在京運營航班量的80%。上航計劃也將全部航班在2020年夏秋航季一次性轉場。

航線網路方面,東航是天合聯盟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唯一的主基地航空公司。東航已與天合聯盟主要成員公司達美、法荷航等國際合作夥伴確定了在大興機場共同打造航班波的構想,並共同研究探討了航班銜接及航線網路的搭建等,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成為天合聯盟亞太樞紐機場,加速構建大興機場通達全球的航線網路。按計劃,東航國際合作夥伴航空公司將逐步搬遷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全部進入東航設計的「四進四齣」航班波。目前,東航及天合聯盟各成員公司在北京市場日均往返航班超過400班;至2025年,航班投放量預計將超過日均650班,形成覆蓋全球的航線網路,預計年旅客吞吐量3000至3500萬,可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實現2025年7200萬的吞吐量目標提供巨大支持。

南航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機務維修設施項目於6月29日正式竣工。至此,南航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基地項目全面竣工,建成亞洲跨度最大機庫、亞洲最大運行控制中心和亞洲最大航空食品生產基地,並預計於9月底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同步投入使用。南航方面表示,南航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基地項目的全面竣工,標誌著南航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工作重心,從以項目建設為中心,向以轉場投運、現場運行實操為中心轉變。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南航集團將擁有40%的時刻資源(不包括旗下的四川航空、河北航空),承擔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40%航空旅客業務量,成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時刻資源份額最大、航班網路覆蓋最廣、旅客承運數量最多的主導性基地航空公司。按照發展規劃,到2025年,南航預計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飛機超過200架,日起降航班超過900班次。

南航在北京大興機場基地項目是南航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機務維修設施項目、單身倒班宿舍項目、航空食品設施項目、運行及保障用房項目、貨運設施項目共五大功能區,共6個地塊,建設規模108.69萬平方米。其中,機務維修設施項目的1號機庫,跨度達405米,維修大廳高40米,可同時容納2架空客A380、3架波音777及3架窄體機,或同時容納12架空客A320系列窄體客機,是亞洲跨度和單體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庫;航空食品設施項目建設規模共9.22萬平方米,日產能10萬份、高峰日產能18萬份,是亞洲最大的航空食品生產基地。

2019年冬春季,國航將在大興新機場新增部分國內航線航班,從10月27日起,旅客可乘坐國航大興始發飛往重慶、浦東、昆明、南寧、哈爾濱、深圳、長沙、瀋陽、湛江航線。

根據計劃,廈航旗下的河北航將成為大興機場「首批進駐,首日執飛」的航空公司,廈航定於2020年3月一次性轉場至大興機場,是天合聯盟中唯一一家一次性轉場的航空公司;在運力投放上,廈航2020年將在大興機場投入運力17架,2025年計劃投入30架,包括河北航空、江西航空在內,總共投入超過50架運力。

自2019年11月3日起,芬蘭航空將開通往返大興機場的航班,由空客A330執飛。通過開通大興機場航班,芬蘭航空將北京與超過100個歐洲目的地更好的連接起來,構建起更加便捷的交通網路。目前,芬蘭航空在大中華地區運營7條直飛航線包括北京、上海、重慶、西安、廣州、南京和香港。

「雙樞紐」機場格局形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首都機場的定位都是大型國際航空樞紐,這兩個機場正形成協調發展、適度競爭,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雙樞紐」機場格局,從而推動京津冀機場群的有效發展,成為世界級機場群。在大興國際機場周邊,集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於一體的「五縱兩橫」綜合交通網正在成型。

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大興國際機場的建成,京津冀三地機場將重新分工、協調聯動。其中,大興國際機場和首都機場分別覆蓋不同的客戶領域,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雙樞紐」;天津濱海機場將發展成為區域樞紐機場,成為北方國際航空貨運中心;石家莊正定機場將發展成為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樞紐。

據北京市發改委方面介紹,大興國際機場外圍基礎設施建設在服務新機場的同時,也加強了區域的互聯互通。通過與首都大外環高速、京開高速(河北段)、京雄城際(河北段)等區域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骨幹交通線的連接,大興機場旅客可1小時通達天津、保定、廊坊等城市,周邊節點城市將被納入環首都「1小時交通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蘇-57戰鬥機採購價到底多少?各方說法不一致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