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的「拋石機」技術,因何停滯不前?

中國古代的「拋石機」技術,因何停滯不前?

拋石機(又稱投石機、投石車)是中國古裝劇中的一種常見的戰爭武器。其無堅不摧的破壞力,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實,中國古代的拋石機,受限於技術水平,長期未能在戰場上發揮較大作用。直到宋元時期,蒙古人自阿拉伯人處學來一項「黑科技」,拋石機的威力才有了大幅提升。

威力有限的「拽索式」拋石機

關於拋石機,古人有很多不同叫法,包括「砲」「拋車」「發石機」等等。

作為一種戰爭武器,拋石機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孫臏兵法》《墨子》。唐代《太白陰經》、北宋《武經總要》、南宋《守城錄》等兵書中,也保留有詳細的圖文資料。

從現存資料來看,自先秦至北宋,中國使用的都是「拽索式」拋石機,即利用人力拉拽繩索,拋射石彈。

這種拋石機的主體,大多是一副砲架和梢桿(即槓桿),梢桿上端掛著幾條,甚至幾百條繩索,下端是裝石彈的「皮窩」。施放時,砲手們一起用力拉拽繩索,將皮窩裡的石彈拋射出去。

為了方便移動,一些拋石機下面還安裝有車輪。

中國有史料記載的應用拋石機的最早戰例,是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

《三國志》說,當時袁紹一方堆積土山,並在其上修建塔樓,居高臨下地向曹營射箭。曹操命令使用「發石車」反擊,摧毀了袁軍的箭樓。拋石機發射時有很大的噪音,因此被袁軍稱為「霹靂車」。

曹軍拋石機的威力如何,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可資參考的,是漢代人所作偽書《范蠡兵法》中的一句話:

「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歩。」

以漢代度量衡計算,這大概相當於現在的3千克和276米。這麼看的話,「霹靂車」大概只能毀壞下木結構的塔樓。

隋唐時期,應用拋石機的戰例逐漸多起來。

如《新唐書》記載,瓦崗軍圍攻洛陽時,李密命人造了300輛拋石機。後來唐軍進攻洛陽,李世民也使用了拋石機,史稱:

「飛石重五十斤,擲二百歩。」

按照唐制換算,這種拋石機大概能將33千克的石頭,拋出300米。

安史之亂中,李光弼在太原使用的拋石機,需「二百人挽之」,據說一顆石彈發出去,能致死叛軍數十名。不難想像,在戰場上,指揮200人密切配合,操縱一具笨重的拋石機,完成裝彈、站位、瞄準、發力等一系列操作,必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唐軍將領王去榮,曾挾私怨殺縣令杜徽,犯下死罪。但唐肅宗念其身懷「殊藝」,——「善放拋石,能守城邑」,有助於平定叛亂,不顧群臣反對,赦免了他的死罪,命他繼續在軍中效力。由此可見,王去榮這種以善用拋石機聞名的人,在當時可算是難得的「高科技人才」。

進入宋代,拋石機已頻繁見於戰場。宋、遼、金、西夏等各方軍中都有裝備。

靖康年間的汴京之役,被史家稱為「中國戰史上大量用砲的首開紀錄」。當時,金軍在汴京城外的宋軍「軍火庫」(劉家寺)繳獲大批拋石機、石彈,隨即在城下布置起數百具拋石機,向城頭集中發射,「飛石如雨」,每日打死宋軍數十人。

作為防守的一方的宋軍,也在城頭上使用拋石機,打擊金軍。宋徽宗當初費盡心力,通過花石綱運來的各種奇石,這時都被利用起來,充當了拋石機的石彈。

這一時期的拋石機種類繁多。僅《武經總要》里記下名字的就有18種,其中最大的一種「七梢砲」,需要拋射手250人、定放手2人,能將57千克的石彈,射出約80米。

以上種種中國拋石機,雖然依賴經驗積累,在不斷提升發射石彈的重量和距離,但在戰場上,仍只能殺傷人員或擊毀塔樓,對於堅固的城牆則無能為力。

究其原因,是中國雖然使用拋石機1000多年,但技術上並無大的革新。

阿拉伯人帶來「配重式」拋石機

前文說到,宋軍使用過各種拋石車。然而,當宋軍在1273年的襄樊,見識到元軍手上「回回炮」的威力時,他們仍是相當地震驚。

蒙古人非常重視拋石機這種武器。鐵木真起兵之初,就建有一支「砲手軍」。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不久後,元朝自西域招來回回砲匠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他們參照阿拉伯人的設計,為元軍建造了一種全新的拋石機,即所謂的「回回砲」。

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拽索式」拋石機,回回砲採用的是「配重式」,即利用巨石或鐵塊的重力,拋射石彈。這種拋石機砲梢的頭部懸掛重物,尾部用於放置石彈,重物通常要比石彈重上幾倍。平時,砲梢的尾部用鉤子固定在砲架上;戰時,士兵鬆開鉤子,重物猛然下墜,帶動砲梢繞軸急速翻轉,尾部的石彈在離心力作用下,一下拋射出去。

除能拋射更重的石彈,拋出更遠的距離外,回回砲還有兩個顯著的優點,一是操作人數大幅減少;二是操作難度極大降低。砲手軍因而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時,元軍正全力攻宋,前方統帥之一阿里海牙向忽必烈請求砲手,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奉命支援。《元史》上說,亦思馬因來到襄陽後:

「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在重約200千克石彈的打擊下,已堅守襄陽五年的呂文煥徹底喪失鬥志,投降元軍。回回砲在襄陽暴得大名,後來人們乾脆稱之為「襄陽砲」。

依賴回回砲,阿老瓦丁也是屢立戰功,「破潭州、靜江等郡,悉賴其力」。

在回回砲應用之前,中國史書中從未有主要依靠拋石機攻城成功的戰例。故回回砲一經使用,就引起南宋方面的注意,宋末學者鄭思肖在《心史》一書中說,

「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砲。至大之木,就地立陷,砲石大數尺,墜地陷入三四尺。」

按照他的說法,回回砲比宋軍使用的拋石機威力大得多,能將直徑1米左右的巨石,打入地下1米多深。這種說法可能有不小的誇張,但足見宋人對回回砲的驚懼。

宋軍後來也曾仿製回回砲,但為時已晚,回天無力。

關於回回砲的威力,直到明朝還有流傳。明人丘濬說,元軍自從有了回回砲,「用以攻城,城無不破;用以擊舟,舟無不沉」。但丘濬誤以為回回砲與唐代李光弼使用的巨砲是一種東西,是中原的東西「流入西番」,讓回回人學了去。

其實,到了明代,戰場上已較多使用火器,無論是傳統的拋石機,還是引進的回回砲,都已落伍。清人編的《明史》里,說回回砲「造法不傳」。

有關拋石機的思考

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說法,拋石機最早由中國發明,然後傳往周邊國家;阿拉伯國家的相關技術,也是在與唐軍作戰中取得,並將其帶往歐洲。

這一觀點或有許多可商榷之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確實是世界上較早使用拋石機的國家。

如此,就有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究竟是什麼,阻礙了古代中國人對拋石機技術的革新?

原因可能是很複雜的。至少應該包括如下兩點:

(1)拋石機製造等軍事技術,被歷代政府視為機密。

前文說到,明人丘濬十分看重回回砲。他曾建議皇帝,讓民間獻出圖紙,以後「有私藏者、制者罪之」(私自收藏圖紙或製造,都要問罪),即使是邊關將領,也是「非警急不許輒造」(沒有敵人進犯,不得擅自製造)。丘濬說,他這是借鑒宋徽宗的執政經驗——宋徽宗曾禁止民間學習或製造神臂弓。

由於存在此種嚴格的保密措施,自秦漢至唐宋,中國的古代典籍,沒有留下任何一個掌握拋石機技術的工匠的名字(前文提及的唐軍將領王去榮,是擅長操作拋石機,並非製造拋石機的工匠);而回回砲的製造者,卻明確載入了史冊,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馬因。

(2)如一些論者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古代科技,存在著一種重技術輕原理的趨向。

具體到拋石機的問題上,古人利用已有技術,總結經驗,製造出了各種各樣的拋石機。但要突破技術局限,顯著增大拋石機的拋射力量,首要之務,其實是理解拋石機的運作原理——但這方面的史料極少。

不止是拋石機的研製,小孔成像、磁針指南等,也同樣存在著重技術(發現)輕原理的趨向——自墨子到沈括,小孔成像這一現象,長期處於重複發現的狀態,墨子曾經發現過的,沈括、陸遊們於千年之後,還在重新發現。

至於為何會有這種趨向,那是另一個更複雜的問題了。

注釋

王榮:《我國原始的炮兵武器》,《文物》1960年第4期。

鍾少異:《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史:上古至五代》,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90—491頁。

趙鐵寒:《火藥的發明》,正中書局1978年,第55—60頁。

張劍兵:《中國古代拋石機研究》,鄭州大學2007年。

王兆春:《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史:宋元明清》,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頁。

《元史·方技傳》,《元史》卷二百三。

馬建春:《蒙元時期「回回」炮的東傳及其作用》,《大食·西域與古代中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7—398頁。

吉辰:《隋唐時期的拋石機:形制、性能、實戰與傳播》,《唐史論叢》第22輯,三秦出版社2016年。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下)》,金良年整理,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第311頁。

桑花恆:《之拋石機研究》,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選入語文課本的《河中石獸》不可信
真實的包拯,有著圓滑與嚴酷的另一面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