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作者:土味公主

來源:公眾號→Mastermate

這個專業叫什麼?

  • M.A in Communication (好簡單粗暴的專業名);

  • 18fall HKBU

這個專業是啥?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專業隸屬傳理學院,專業始設於1996年。

2004年後,傳播學專業由部分政府資助轉變為self-financed (全自費),並從此開始對外招生並擴大招生範圍,面向內地,台灣,全世界各國的學生。

專業主要針對個人,組織和社會層面的傳播現象進行討論和學習,主要運用的案例包括香港,中國內地,台灣,美國等。針對現在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科技對傳播現象的影響,也有專門的課程會詳細討論。

總之,這是一個傳播類綜合性,理論性較強的專業,主要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和眼界的拓寬。當然中間會有新聞或廣告/公關方面的實踐類選修課可供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

隸屬傳理學院的其它專業有

  •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MSocSc) in Media Management (媒體管理,偏商科)

  • Master of Science (MSc) in AI and Digital Media(人工智慧與數碼媒體,新專業)

  • Master of Arts (M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國際新聞,傳理學院王牌專業)

  • Master of Arts (MA) in Producing for Film,Television and New-Media (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

  • Master of Fine Arts (MFA) in Film,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學制三年)

傳理學院官網傳送門:

http://www.comm.hkbu.edu.hk/comd-www/english/academic_programmes/m_pg_prog.htm

同學們什麼樣呀?

整個專業大致是100到200人,包括一部分local學生,主要讀part-time,就是白天上班,晚上飛奔來上課,飯也吃不上的那種,為他們的努力豎

因為他們很多是在職的,所以在實踐課上展現出來的優勢十分明顯,比如presentation的技巧,defend自己觀點的邏輯,特別是能夠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成長收效更有針對性。

還有一大部分內地同學們,一般是讀full-time,當然還有一些外國友人。

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有英美本科後回國的,有從業兩三年後返廠進修的,也有知名985/ 211畢業的,每堂課的小組成員也許完全不同,但都能從隊友身上學到很多。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熄燈後還在討論)

這個專業都學啥?

雖然整個專業的學生蠻多,但是專業內課程一般是採取小班教學(20-30人),同樣的課程名稱也會分成不同的section來上課,一些比較有名的老師的名額就特別難搶(還要靠人品和運氣,別問我怎麼知道)。

每年的課程或者授課老師也許會有輕微調整,但大體是不變的。這裡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說18fall的情況。

上學期有兩門必修課,兩門選修課,下學期一門必修四門選修,每個課3學分,總計27個學分。拿到C-以上就可以畢業

學霸請注意,第一學期的成績是可以用來評獎學金的,8000-2萬港幣不等(沖鴨!)另外畢業證書上會根據你課程結束後的總學分來給學位等級。

3.40/4.0以上是Distinction,2.67/4.0以上是Merit,學位等級也對今後的就業(或申請博士)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超大學生討論室)

必修課有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Study;Approaches & Methods in Comm Research 和Perspectives on Media & Society.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Study是一門理論課程,老師會把知名的傳播學理論都介紹一遍,這對非傳媒類背景的同學十分友好,是一門入門基礎課程。雖然都是教傳播學理論,但不同老師的授課風格有差異。

我當時選了Program Director,Steve GUO 老師的section。Steve有如濃縮咖啡,double-shot那種,不管課前多麼眼神睏倦都會被他的案例瞬間點燃,聽完3小時還能再聽3小時

任何艱澀難懂的理論都可以被老師接地氣的案例和幽默的表達攻破,甚至有一種前20年我讀了假書的感覺。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Approaches & Methods 可以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屬於研究方法類課程。涉及主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對今後的學術研究或是從事市場調研都有很大幫助。

Perspectives on Media & Society是將來自社會的真實傳播案例,進行抽象化/概念化分析(比如通過韓劇中的時代背景和人物關係來探討話語體系/意識形態的變遷)。目的也是促進同學們的思考和討論。

選修課就五花八門了,大致分為思想討論類和實踐類。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兩個實踐類的課程。

一個叫Big Data Analytics for Media andCommunication,主要是學Python基礎和數據可視化,目標是在期末產出數據新聞/市場報告等作品。

如果對新興的數據可視化行業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一選,不過可能這節課的學習強度有可能會讓你掉些頭髮,但最後可以產出放到簡歷里的精彩作品,還是讓人歡欣鼓舞的!

另一門課是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Management,上課的老師在公關行業浸淫多年,有自己獨到的方法論和見解,還會經常在課上說自己曾經做過的案子,還有經典的危機公關案例。

期中的模擬新聞發布會緊張又刺激,老師扮演記者,提出刁鑽問題讓扮演各種管理層的學生小組來回答。精神刺激帶來的絕對是一次公關思維的全方位提升。

上課的地方優秀不?

我們上課的主要地點是在傳理視藝大樓在浸會大學校園內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獨立一體,有自己的停車場,小賣部,休憩空間,學生討論室,還有新裝修的美美的天台(甚至還有浴室)。

各種高大上的學習設施,24小時機房,新聞直播間……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24小時蘋果電腦機房)

學院有時會在天台舉辦活動,比如嘉賓論壇,farewell party等等學院內的活動,平時學生們可以隨時上樓看星星看月亮?(有天文望遠鏡),眺望整個九龍城景,或者坐在鞦韆沙發打個盹……

6樓是電影學院,和傳理學院有並行也有交叉,傳播學的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選修他們的部分課程~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大師講座一覽)

整棟樓散發著自由與藝術的氣息,深夜離校有時會碰到電影學院的小夥伴們頂著黑眼圈還在興高采烈地討論劇本。

學生討論室也會經常碰到視覺藝術專業的小夥伴們在肆意創作,花花綠綠的紙版顏料鋪滿地面,當然還充滿著很多一邊激烈辯論一邊拍案叫好的本專業/兄弟專業的朋友們。

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濃厚的自由表達氛圍,各種不同的思想匯聚、碰撞、進階……我想在幾十年後,我依然會懷念這一年在傳理學院給我帶來的所有改變。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視覺藝術學院小夥伴們的畫作)

畢業即失業嗎?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草坪畢業盛會)

我個人認為,研究生畢業從來都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看上這個工作。

所以要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什麼是一定不能放棄的,什麼是可以暫時擱置的。

找到自己熱愛,工資又高,又萬人景仰的工作,剛開始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是學霸或者可以拼爹那麼請自動忽略我這句話)。所以重在剛開始的經驗積累。

Communication不是一個重手藝,重技術的專業,所以目標不是產出非常細分的專業化人才(比如醫生,律師,精算師這種)。

這也意味著Comm專業的就業範圍很廣,從公關廣告到互聯網公司的市場營銷,也有新聞媒體和快消行業,甚至也有同學做新興的區塊鏈媒體的。找准一個方向,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有所收穫。

這一年值不值得?

前面說了那麼多,相信你們也在腦海里構建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求學畫面了。

如果花一年的時間,可以讓你充分領悟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自由表達的可貴,學會看到每一個人的閃光點,成為一個關心世界、關心生活的人。

那麼我想這是金錢和時間無法衡量,也是需要自己體會考慮的一件事。

如果來,就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一年。

PS:這真的不是一則招生廣告~~~

在「亞洲第一傳理學院」讀傳播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投稿丨contact@prviewchin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RView 的精彩文章:

假如我是聯想公關
老闆,我們為什麼要找乙方?

TAG:PR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