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文/王凱迪

公元1232年正月,蒙金三峰山之戰以蒙古軍隊的完勝而告終,金朝大將移喇蒲阿與完顏陳和尚等著名將領殞命鈞州城,蒙古鐵騎完成了對金國關河防線的突破。

當年三月,蒙古第一先鋒速不台領兵圍攻金朝最後的都城汴京(也就是原北宋都城),金朝軍民同仇敵愾,以鐵火炮等武器與蒙古軍隊的數百家投石機硬抗,速不台一月之內竟無法破城,只得退兵,金人彈冠相慶。

此時,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剛剛解圍的汴京 (今河南開封)城內突發大疫。《金史》曰:「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餘萬人,貧不能葬者不在是數。」金朝的喪鐘便隨著這場疫病敲響了。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圖/三峰山之戰


01 兵禍與大疫

「疾病是戰爭不可避免的伴隨者」。軍隊流行病學 (military epidemiology)研究表明,由於 「軍隊人群具有生活高度集中、流動性大、任務特殊等特點」, 非常容易發生和傳播疾病。尤其是在戰爭時期,醫療條件與衛生環境令人堪憂、而軍隊力倦神疲等因素,都會加大疫病爆發的風險主客體因素。當時的汴京城彙集了雙方數十萬軍隊,金軍更使用了大量污染巨大的火器進行反擊。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圖/清明上河圖中的汴京

汴京保衛戰中大量的屍體得不到及時清理,成為病菌繁殖的溫床,腐敗後極有可能污染附近的土壤、水源、食物等。這種背景為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大災之後有大疫」提供了可能。史載 「汴京解嚴,步軍始出封丘門採薪蔬」,這種高危的舉動很可能感染金軍,再帶至城內引發大規模的瘟疫。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圖/金朝軍隊

02 人口密集的代價

《蒙兀兒史記》提到:「夏四月……速別額台乃託言避暑,退駐汝州,掠其糧,欲俟汴京守者飢疲自潰。」這場大瘟疫大致開始於四月中旬之際,當時的汴京城內聚集了金朝境內黃河以南的「避兵居汴者」,更有黃河以北各族民眾,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兩百萬人之多,而金朝治下的開封城規模應當不會較宋朝更大,因此此時的汴京城內人口高度密集,為後來疫病的產生埋下了巨大隱患。

因為戰爭導致人口密集而引發瘟疫的故事在中外歷史中並不少見,如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雅典為了堅壁清野而將所有農民遷入雅典城中,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瘟疫,甚至「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伯利克里也因此殞命。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圖/死於瘟疫的伯利克里

除了這些因素以外,金朝末年河南地區氣候異常,天興元年(1232年)「五月辛卯,大寒如冬」,乍暖還寒時候正是人生理肌體免疫力最為虛弱之時,再加上當時糧食供應不足引發的飢餓問題,從而導致了疫病在此時的災難性爆發,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百萬人級災異由此出現。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圖/不斷改道的黃河泛濫成為常態


03 金朝的病亡

城內疫病癒加嚴重、軍隊大量減員,這極大地削弱了金軍的防禦能力。汴京大疫爆發後,金政權屢次對外求援試圖逃離困境,然而來自南陽與汝南的援軍都被蒙古人圍點打援而擊敗。長期的瘟疫最終導致了致命的恐慌,大量軍士奪門而逃。

到當年冬天之時,開封城的局面已經不可收拾,「壬子,京城人相食。癸丑,詔曹門、宋門放士民出就食。」金哀宗最後也只得在當年12月撤離開封逃亡汝南,等待金王朝的只是最後的滅亡罷了。

如同 「明王朝是在災荒、民變、鼠疫和清兵的聯合作用下滅亡的」, 汴京大疫亦在金王朝的覆滅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成了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壓垮金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汴京瘟疫間接導致了金國滅亡么?

這場大瘟疫不僅僅在於加速了金朝的滅亡,更對後來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與歷史進程的走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後來著名的文學家元好問和醫學家李杲 因此「同出汴梁,於聊城,於東平」。 河南之地由金後期的人多地少地區,再次變為地廣人稀地區,社會經濟文化遭到嚴重摧殘,直到明清時期方才有所恢復,但河南已經徹底失去了漢唐時期天下中心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王星光、鄭言午:《也論金末汴京大疫的誘因與性質》,《歷史研究》2019年第1期。

2. 《金史》卷17 《哀宗紀上》,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刺秦王的荊軻,在歷史記載中其實存在三種樣子?
回鶻西遷真的造就了今日的維吾爾族嗎?

TAG:生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