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影評圈只有一個小王子,那就是武俠小王子

影評圈只有一個小王子,那就是武俠小王子

1

2016年我成為了武俠小王子,因為對電影的長久熱愛,本人也願意把終身事業奉獻於武俠電影。

對於當時的影評圈,我始終是一個局外人。即便在20歲的時候,每天觀影不懈。可是動筆對我來說,比登天還難。

每個80後和90後都有或許都有一個武俠夢,關於武俠的情懷早已在兒時,已經種下。

武俠對於我,更如另一個世界的烏托邦;因為對武俠長久不息的愛,也驅動我去認真對待這項事業。

武俠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類型,與仙俠並存於東方人的幻想世界中。它們共同承載著普羅大眾對英雄的渴望、對異世界的美好嚮往。

武俠電影與俠義小說一起,承載了武俠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從20年代民國的《女俠李飛飛》,武俠電影至今,更經歷了百年浪潮的變革。

邵氏到聯邦、從民國到當代,電光幻影中的武俠,更如華語電影史上最光彩奪目的亮光,讓中國電影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無論是胡金銓水墨古典美學,還是岳楓動靜兼備的暴力美學。電影中一個場景、每一個段落,都足以深深打動我。

童年時代,武俠片便成為我避世解乏的良藥。時隔20年後,它由再次回歸到我的視線,親切如初。

其實從文學到漫畫,武俠便從未離開過我。本人高中時代,對黃玉郎漫畫如痴如醉、對金庸古龍徹夜狂讀。

正是無處不在的文化熏陶,才讓我願意去把這個不著邊際的夢想,作為自己的一生的摯愛。

2

三年前,我系統研究武俠電影后,發現自己的又一扇門被打開了。其實包括早年的積累和沉澱、叛逆和放縱,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重看武俠片,依然被電影中的俠義情懷和視死如歸的氣節所感動。王羽、姜大衛、傅聲這些名字,成為了我最心心念念的俠客英雄。

對武俠電影的認知由淺入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惡補老武俠電影中,本人彷彿打開了一個從未被挖掘過的寶藏。

百年武俠電影的脈絡,逐漸在我腦中清晰,包括武俠電影與文學、音樂和漫畫的聯結。武俠世界觀在我腦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2016年夏天,我更抱著嘗試的決心,在武俠影評領域試水。在熱愛的驅使下,我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

從第一篇《如來神掌》,到最近的一篇《新龍門客棧》結束。武俠給了我更多的文字施展空間;因為武俠,我的文字擁有了全新的模樣。

其實在我上大學之前,我的作文都是班級倒數,作文成為我12年學業最大的軟肋。可武俠讓我不再懼怕弱點,文字因為武俠,而捏出了具體的形狀。

3

當然,武俠帶給我的不僅只有文字的提升,我的性格因為武俠而漸漸發生了變化。

在步入工作的前幾年,我對權力是充滿膽怯和畏懼的,懦弱寡言讓我變得自閉和另類。

可正因為武俠帶來的正義力量,讓我展露出更加勇敢的一面,怯懦逐漸離我遠去,光明也隨之而來。

從我對武俠電影的了解來看,也只不過窺探到其中一小部分。而取名武俠小王子,也希望因為武俠,讓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一股盎然的鬥志。

在飛快的時間面前,老去和年輕始終是相悖的。而把自己的事業進行到底,也成為了我僅有不多時間內,最願去實現的願望。

同樣,我要感謝互聯網和新媒體,帶給我充分寫作的空間,讓我的拙作被更多人閱讀和欣賞。

隨著對武俠電影的認知逐步細化,出一本書,逐漸成為我下一個重要目標。

4

對於大部分新媒體人來說,出書或許是新老媒體跨界的第一步,可在實際操作上,困難遠比想像要大得多。

擁有自己的一本著作,依然是我遙不可及的夢。

以我個人微薄之力去追夢,從知名度還是受眾來說,宛如螢火之光。在出版社面前,碰壁在所難免。

2017年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自己嘗試過、努力過,作品卻被多次擱淺,關於出版的熱情也逐被冷卻。

可藏在心中的最初念頭依然還在,我覺得不背棄初心,便有新希望。

機緣巧合之下,2018年下半年大春傳媒向我拋來了橄欖枝。《光影畫江湖》從命名到內容、從脈絡到肌理,逐漸有了雛形。

從確定出版合同到近日圖書即將發售,我的心情始終是欣喜的。經過多年努力,我的成果終於有了回應、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這部拙作,主要整合了本人2016年和2017年對武俠電影的研究和認知。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一種打破常規的方式,對武俠電影進行個人化的梳理和歸納。

在前輩豐富史料基礎上,本人嘗試對電影派系、影像奇聞和影史百態等方面進行探索。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武俠電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和貼近生活,並以實際行動影響到更多熱愛武俠的人。

5

這本書夾雜了太多個人對武俠電影的熱愛,而各類武俠電影的大事件,就像細線上的珍珠,並行不悖地串連在一起。

從邵氏電影到粵語殘片,從南北醉拳到張徹狄龍,從茅山神打到奇門遁甲,從武林絕學到俠骨柔情。

我希望以個人情懷為表率,與所有人分享武俠世界中有趣的事。

或許關於百年武俠電影體系,以書中的短短10萬字無法涵蓋。我只願以一個小缺口,給更多讀者來自己探索,並找到探索獨屬於自己的武俠精神世界。

在此我要感謝陳勛奇老師對我新書的支持,衛西諦老師、內陸飛魚老師對我新書的喜愛,以及毛偉傑老師、安宕宕編劇、劉小黛老師和影迷勞拉對我的友情推薦。

同樣感謝微博電影、深焦、奇遇電影、導筒以及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等媒體對我的支持。

我相信《光影畫江湖》只是武俠夢的一個起點,對於武俠電影的進一步探索,在後面的著作中,本人關於武俠電影世界的認知,必將全面鋪開。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最後拜謝這些年所有幫助過我的朋友、所有熱愛武俠和熱愛武俠電影的小夥伴。

正因為有你們的支持,《光影畫江湖:華語武俠電影史》才得以成功出版,謹以此書獻給百年武俠光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聚焦 的精彩文章:

8位年過70的喜劇演員:新藝城三巨頭上榜,還一位「光頭強」
《追龍2》應該改名《反賊風暴》,beyond音樂成為最大亮點

TAG:電影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