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術後不敢彎腰?醫生上門「服務」,手把手指導正確康復方法

老人術後不敢彎腰?醫生上門「服務」,手把手指導正確康復方法

近日,在長沙市第三醫院二十三病室副主任周偉力的帶領下,骨科醫護團隊走進一位出院患者家中,深入了解其恢復情況,進行面對面地規範康復指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19年後翻修,新技術助力「廢墟」上重建「高樓」

這次上門回訪的對象是69歲的莫奶奶,一位高難度髖關節翻修術後3個月的患者。

2000年,莫奶奶在長沙市第三醫院做了髖關節置換術,十幾年過去了,早已超過了人工關節的平均使用年限。

2018年起,莫奶奶的左腿髖部開始疼痛,今年二月由於腿部疼痛加劇,她再次入住長沙市第三醫院,檢查顯示老人置換的人工髖關節出現了鬆動和骨溶解,需要行手術進行翻修。

翻修手術複雜、難度係數大,從3D列印的模型來看,莫奶奶的髖關節骨缺損大、範圍廣。

這無異於在「廢墟」上重建「高樓」,術中出血、植入器械的取出、組織粘連的分離、各項神經的解剖、傷口感染及術中的生命體征、術後肢體功能等等,都至關重要。

學科主任雷青帶領骨科團隊為莫奶奶的病情開展多次術前討論,精心設計手術方案。

為了確保手術位置和需要翻修的人工關節的規格大小足夠準確,團隊應用「金屬墊塊」的新技術,將莫奶奶股骨缺損1:1還原的3D列印模型,結合骨缺損的數據,定製了親骨性金屬墊塊及翻修假體。

3D列印「親骨性金屬墊塊」這種材料有許多的間隙,類似於骨小梁一樣的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骨頭就會生長爬行替代,長到這些間隙中去,從而達到一個生物力學的固定。

為了確保術中迅速精準的個性化安裝,減少對患者的創傷,骨科團隊進行了多次手術方式模擬。

2月底,在主刀醫生雷青嫻熟的技巧和骨科團隊的默契配合下,不到4個小時,順利完成了人工關節的取出、翻修、墊塊及假體的植入安裝。

術後當天,莫奶奶就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了踝泵和肌肉練習,術後第四天,老人即可下床使用助行器行走。看著自己正在一天天地快速恢復,莫奶奶和家人都高興不已。

術後不敢彎腰?醫生上門指導正確康復方法

「我能夠站起來、走得這麼好,真的要好好感謝市三醫院骨科醫護人員對我的治療和護理!」醫護人員的到來讓莫奶奶特別開心,她緊緊握著周偉力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周偉力詳細地詢問了莫奶奶出院後的生活起居及飲食情況,莫奶奶像找到了話匣子一樣,事無巨細地向周偉力傾訴:

「我手術做完之後吃得好睡得好,就是才做完手術有點緊張,生怕再一次造成關節磨損和脫位,平時不敢做彎腰等大的動作,穿襪子、穿鞋子都是我老伴幫忙,平時只能待在家裡,不敢出門……」

周偉力一聽,馬上糾正道:「您完全不需要有這個顧慮,彎腰、下蹲這些動作都沒有問題。要適當地提高活動量,加速康復。」

他在仔細查看了老人走路的情況後,細緻地指導老人日常髖關節康復鍛煉的方法。

「如果周主任不來,我還不知道自己要緊張多久呢!這下我放心了,我明天就要出門去!」莫奶奶高興地說。

延伸服務新舉措 「連心橋」助力快速康復

「以往患者出院後的康復進程,一般是通過到院複查或電話諮詢等方式與醫生溝通。出現特殊情況時,患者無法獲得及時有效的針對性康復建議。上門回訪則彌補了這個短處,為患者提供了自我管理的新途徑。」

周偉力表示,對那些病情重、難度高的大手術患者進行重點回訪及跟蹤,解決他們出院後遇到的困擾,給予患者最新的康復指導,不僅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更拉近了患者和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促進醫患間情感的交流。

(編輯Rachel。)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三醫院 鄧婷 譚淑敏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學習無法持久?看書容易視疲勞?你和高效學霸或許差了個視覺訓練
株洲小伙不聽醫囑拒化療,奄奄一息只剩80斤,醫生:化療不可怕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