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如何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 蔣豐

7月9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版主辦的第四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在雲南麗江舉行。來自43個國家的100多位華媒掌門人共同探討一個主題——「大變局: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如何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應該看到,從1851年第一份海外華文媒體誕生,到今天海外將近有500多家華文媒體,華文媒體的確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發展之路。這一路的艱辛與艱難,這一路的風雨與坎坷,是華文媒體最為了解的。這一路的影響與拓展,這一路的成長與成就,也是華文媒體最能體悟的。如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的劇烈變化之中,華文媒體也不可能處在「桃花源」里。這樣,如何讓華媒的聲音更響亮,就成為一個切中時代脈搏的熱門話題。

如何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兼聽,可以讓華文媒體的聲音更響亮。毋庸置疑,海外華文媒體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服務於所在國華僑華人社會的。這種服務是一種全方位的服務,而不是一種小圈子式的「利益服務」;這種服務是一種以大團結為目的的服務,而不是一種褒此貶彼的撕裂式服務;這種服務應該充滿情懷與心懷,而不是一種眼睛向上的服務。正因為如此,華文媒體要能夠做到「兼聽」,廣泛聽取華僑華人社會各種各樣的聲音,有表揚,也可以有批評,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聲音響亮起來。

耐聽,可以讓華文媒體的聲音更響亮。一份海外華文媒體,如果所寫的文章,讓人讀了上半截就知道下半截了,那就會變得「不耐聽」。對於「不耐聽」的聲音,不管你如何提高自己的分貝,受眾都是不會願意接受的。這個時候,應該在如何「耐聽」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傍」誰上下功夫。所謂的「耐聽」,還是那句老話,要信奉「內容為王」,要有自己的觀點,要對華僑華人社會具有建設性的意義。這種內容,有的時候甚至一時為人難以接受,但最後還是會按照這個方向去做,就說明華文媒體的聲音是「耐聽」的,是響亮有餘音的。

想聽,可以讓華文媒體的聲音更響亮。對華文媒體的聲音,不可能所有人都愛聽的。但是,有一種奇怪的心理,那就是「不愛聽」的時候也「想聽」。所以,華文媒體要充分了解這種心理狀態,發揮自己的作用。應該倡導的是,華文媒體不要只看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不要總在華僑華人留學生社會裡面打轉轉,要積極主動地進入所在國的主流媒體,在所在國主流紙質媒體上有字,在所在國主流視頻媒體上有影,在所在國主流網路媒體上有聲。只有這樣,海外華文媒體才有真正的存在價值。

如何讓華媒聲音更響亮

《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許正中在第四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上指出,海外華文媒體正面臨著「良機」、「契機」、「轉機」。把握好這些機會,努力把內容做得讓受眾感覺到「兼聽」、「耐聽」、「想聽」,就會讓海外華文媒體的聲音更加響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喪神」的童年
通往富士山的鐵路重新提上日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