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講者簡介:鄭衛東,1962年生人,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系副主任,康復醫學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全息易象針灸資深專家,副教授。早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大學畢業後就痴迷於全息易象針灸學研究,運用新興的全息理論和古老的易象學說,研究神秘的針灸學技術,有獨到見解,曾先後撰寫出版《全息診斷治療學》、《百病單穴療法》、《董氏針灸正經奇穴挂圖》和《太極六合針法》、《全息易象針灸學》、《全息易象針灸挂圖》等著作。

鄭衛東教授既具有紮實的現代醫學基礎,也有豐富的傳統醫學功底。以獨特的視角----全息理論研究中國古老的針灸和中醫技術,博採眾長,結合古老的易經理論,形成獨特的全息易象針灸理論體系,解析諸多特效技法,演繹全息易象頭針、全息易象手針手診、董氏奇穴、太極六合針法、腹針、臍針、眼針眼診等多種優秀針法診法。在此理論指導下,在人體各大易象全息元上隨心取穴,靈活化裁,遠近結合,內外呼應,對各種疼痛性、功能性疾病,內科雜症、神志病等具有獨特療效。

採用全息易象針灸對臨床常見疼痛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落枕,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症、踝關節扭傷、網球肘、膝關節痛、乳腺小葉增生、痛經、咽喉痛;以及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嬰幼兒腹瀉、抑鬱症、失眠、子宮肌瘤、經帶疾病等內、婦科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顏大夫推薦

一位西醫老師,因為偶然的機會接觸全息理論自學起針灸。首戰告捷,便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傳奇的是初次給人扎針竟然不是用針灸針?全息理論有何奇妙之處,是如何來指導針灸臨床?且讓我們聽鄭衛東老師慢慢道來 ... ...

錄音原文翻譯稿:

各位同道,大家晚上好。今天與大家分享我學習針灸的過程。

西醫畢業教書匠,偶觸全息學針灸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我是1984年由山東的青島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我學的是純西醫。大學畢業以後分到學校教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

那個時候學生少,課也少。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每年一個班講2節課,一共4個班講8節課。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時間非常充裕。198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本書---張穎清先生的《生物體結構的三定律》。生物衍生律,生物經緯律、生物全息律,這當時對我都是非常新奇的,深深地吸引了我。後來就找一些有關的書籍、論文集和參考資料看。再後來結識了王存臻先生,他是搞宇宙全息律的。

在這些啟發下,我就開始慢慢的進入了中國傳統針灸的學習。我在大學中是沒有學習過針灸的,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從85年到89年的三、四年間,我幾乎把圖書館裡面所有的有關針灸的藏書都看了一遍。這是我學針灸的開始。

首次針灸昆蟲針,療效驚喜堅信心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剛開始說實話我沒有見過針灸針,我治的第一個病人,是85級一位學生的母親,患有肩周炎。沒有針灸針,但我發現我們病原生物學教研室裡面有很多昆蟲針。有一種昆蟲針比較細,它是用來觀察蚊子時插蚊子用的。這個昆蟲針就像現在0.30或0.35的針那麼粗,但它沒有針柄,只有針帽。我就用昆蟲針接診了第一位患者。

我記得非常清楚,是冬天,左側的肩膀因為外傷出現了硬肩的癥狀。穿棉襖的時候只能先穿患側,再穿健側。我拿出昆蟲針,先扎了左側第二掌骨側的頸肩穴,再扎了右側。病人告訴我說肩膀開始發熱。我讓學生摸一下患者肩膀,患側肩膀開始出汗。這是我接診的第一位病人,我沒有想到它的效果這麼好,也堅定了我學習針灸的信心。

不務正業用針灸,學習全息出書籍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那個時候我還是基礎課老師,沒有去臨床做醫生的機會。有時候遇到同事或朋友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也會用針灸給他們做一些治療,往往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除了上課,基本課餘時間都用在了學針灸上面。1989年時學校成立了一個門診,組織一些具有特長的老師去門診坐診,當時我也是坐診老師之一。我大學畢業以後是西醫,卻用針灸給人治病。大家會感覺怪怪的,感覺西醫中醫兩邊都靠不上。我給自己開玩笑的說法叫做不務正業。

在學校門診做了幾年之後,到1992年我把自己學習全息療法的心得體會寫出來,也是我編寫的第一本書《全息診斷治療學》。這也是我們能在網上看到的《全息診斷治療學》最早的版本,這個版本目前紙質的書是沒有了,只剩下電子書。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從圖書館裡面還能看到這本書。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全息診斷治療學》是我學習針灸的一個回顧性總結。從1995年之後我們學校把全息診斷治療學作為一門選修課,在專科學生中進行選修,這門課也列在了教育部的醫學院校選修課的目錄中。以後每年我都會在我們學校中進行全息診斷治療學的選修課教學。

2000年學校成立了網路中心。互聯網裡面有大量的有關學中醫的信息,還有中國傳統針灸的信息,一些參考資料,包括視頻、文字等等。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應接不暇。我積累了大量的資料,也在網路上結識了一批學針灸、做針灸的朋友。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個人學習的心得。

2003年我結識了八字療法的老師,2007年在河北的安國我們舉辦了第一期的八字療法學習班,使八字療法從網路上走到現實當。在以後的時間裡,我又學習了大量的優秀針法,在這些優秀的針法中,汲取他們優秀的理論和針法。

改邪歸正做臨床,全息針灸成體系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2010年我從學校到醫院,正式成為了臨床醫生至今。

通過這將近三十年的學習,逐漸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獨立的全息易象針灸的理論體系。用全息易象的思維去看待針灸傳統或者新型的治療方法,往往會收到一個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形成全息易象思維就成為一個比較好的或者優秀的針灸師的捷徑。

分享全息易象理論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接下來的時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要想學全息易象針灸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全息易象理論。

首先當然是全息理論,要說學全息理論首先應該從第二掌骨側療法看起。也就是張穎清先生提出的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群。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首先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什麼是信息

信息是一個客觀事物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從全息論的角度,信息是事物的特徵,或者是事物的模式,每一個事物都包含有信息。大家要注意信息的潛在和顯化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有諸內必形之於諸外」,有諸內者就是潛在信息,這些潛在信息在一定條件都會顯現在外面,顯現在外面以後就是我們診斷治療疾病非常重要的信息。

每一個事物都包含兩種信息,一部分是潛在的,一部分是顯化的。我們看到的這種區別的、不同的、千差萬別的大千世界,看到的是顯化信息。在這個大千世界中,雖然千姿百態,但是它們又和諧統一。這種和諧統一的基礎就是潛在信息和顯化信息的總和。所以任何一個事物包含的信息都是相同的,潛在信息和顯化信息就構成了事物的總和。這個概念大家一定要樹立起來。樹立起潛在信息和顯化信息的概念以後,我們在臨床上進行取穴就很簡單。

第二個概念,就是全息的概念。

全息,就是全部信息。全息最早來源於物理學的概念——激光照相術。激光照相術照的照片,在一定條件下把這個照片撕碎了,仍然能從碎片上還原照片整體的圖像,只是這個圖像比原來整體的圖像要成比例的縮小。所以這一個部分就可以包含有整體的全部信息,這就是全息的最早的含義。

所以,全息是一個局部包含整體的全部信息。打個比方,大家可以從鏡子上得到啟發。當我們照鏡子時看到的是鏡子裡面是我,如果不小心把鏡子打碎了,把任何一個碎片拿起來照時,在碎片裡面,一定的距離範圍之內,仍然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我。也就是說碎片中包含的信息和整個鏡子包含的信息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全息現象。

全息現象我們用一個定義來規範的話,可以這麼描述,事物之間所包含的信息相同,或者信息的相似程度較大,這就是全息。通俗的講就是部分是整體的縮影,部分包含整體的全部信息,這就是全息最根本的含義,大家樹立了「部分是整體的縮影,部分包含整體的全部信息」這樣一個概念以後,我們再看人體時,會發現人體確實是非常奇妙的。我們平時的手相、面相、舌象等,都是部分包含整體全部信息的寫照。

再一個,全息元的概念。

全息元是在物體和宇宙當中,結構功能和物質與周圍的部分具有相對獨立的邊界的相對獨立部分

這個概念有點複雜,所以大家在概念上面不必糾結,但是大家要明白一點,在人體上只要找到結構、功能和周圍組織具有相對獨立邊界的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全息元,都可以看成是整體的縮影。因此,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人體,如果把人的整體看成是一個全息元,那麼我們的四肢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分別的全息元,我們四肢全息元裡面又包含著更小的相對獨立部分,比如上肢就包含著上臂、前臂和手。同樣在手的上面又包含著第一掌骨、第二掌骨、第三掌骨、第四掌骨和第五掌骨,同時又包含著五個手指頭。這樣一層一層就把我們的人體分成若干個全息元。這些全息元與全息元之間都是相互套疊的,可能每一塊肌肉、每一個細胞都可以看成是全息元。

這些全息元與全息元之間,全息元與整體之間,如果按照取類比象原理,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全息同類項實際上全息同類項就是傳統醫學裡面取象比類的一個現代的解釋。也就是說全息同類項與全息同類項之間可以進行相互治療,可以在不同的全息同類項之間進行治療。

有了全息和全息同類項的概念,大家還應該了解生物全息律的基本規律,生物全息律主要有以下四個含義。

第一點

是每一個全息元的各個部分都與整體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對應的部分。比如第二掌骨的全息元有一個脾胃穴,那麼在前臂的全息元上有脾胃穴,在上臂的全息元上也有脾胃穴,在人體整體上也有脾胃穴,這就是每一個全息元的各個部分都與整體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對應的部分。

第二點

是全息元上的某一個部位與整體上,或者是其他全息元上相對應的部位生物學特性相似程度較大。比如胃穴與胃穴之間、胃穴與整體的胃之間相似程度較大,因此我們在這些穴位上進行針刺時,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穴位與疾病之間的關係我們給取個名字叫病穴相應。我們人體有病必有穴,只要你身體上有某一個地方的疾病,一定在某一個地方表現為穴位的變化。

第三點

是全息元上的各個部位分布規律與整體上或者其他全息元上各個對應部位的分布規律是相同的

第四點

是兩個相鄰的全息元總是對立的兩極連在一起。也就是說這兩個全息元上相似程度最大的兩極總是相隔最遠的,比如頭穴和頭穴之間相隔總是最遠的。

雖然生物全息律中包含了人體非常重要的全息現象,但是它所表述的都是正向全息,也叫極性全息。在人體上除了正向全息以外,還有兩極全息倒向全息

兩極全息是任何一個整體都可以以赤道為中心,分成兩個全息元,這兩個全息元呈近似對稱的分布。所以物質組成相似程度較大的全息元,總是相距最近又相距最遠。以地球為例,把地球以赤道為中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在這兩個半球的全息元上,物質組成相似程度較大的兩極從溫度這個角度去考慮,熱——溫度高的都靠近赤道,這就是相距最近;冷——北極和南極都是冷的,都是冰天雪地,但是這兩極又相距最遠。因此說物質組成相似程度較大的全息元,總是相距最近又相距最遠。這就是兩極全息的含義。

除了兩極全息以外,我又提出了倒向全息的規律。正向全息,這個大家都明白,比如第二掌骨側存在一個在遠端是頭穴,近端是生殖穴的全息穴位群分布規律。但是在一些全息元上又存在倒向的全息律。正向的全息律和倒向的全息律是頭尾相接、方向相反、排列相同,這個給我們臨床上取穴和解釋一些傳統中醫理論提供了捷徑。

在眾多的全息律裡面,我給大家著重介紹的是全息對稱律。從潛在信息和顯化信息的總和來看,全息就是對稱的,對稱就是全息的,萬事萬物皆全息對稱。對稱的模式有很多種,其中左右對稱是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對稱方式。除了左右對稱外,我們還有幾個對稱的方式,有上下對稱、前後對稱、交叉對稱內外對稱。這五種對稱方式在我們人體上進行取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十年學習研究全息易象針灸的心得

以踝關節扭傷為例,根據全息對稱原理,左病右治,我們可以取對側的來治療,可以取對側的腳或者手;上病下治,腳的毛病可以取手上,腳踝對應著手腕。按照以上幾種對稱方式,找到一個踝關節扭傷的最痛點,然後在我們對側的腕關節的地方找到對應點取穴治療,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我們人體有如此奇妙的全息性呢。其實這個一點都不難理解。雖然我們人體非常複雜,有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但是我們的人體有一個共同的起源——受精卵。受精卵在DNA雙螺旋結構的半保留複製過程中,逐漸分裂,分裂成局部的起始細胞。這些局部的起始細胞然後進行有絲分裂,這些細胞分裂,組成一個個不同器官。這些不同的器官進行有機組合後,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個體,這就是我們人體發育的一個過程。

大家想一想,我們如此複雜的人體從來源上來說,來源於一個細胞,當然這一個細胞就具有全息性。這也是我們遺傳學裡面揭示的規律,任何一個細胞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的遺傳信息。

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個全息元看成是一個包含有整體全部信息的具有胚胎性質的局部器官,這個器官既然具有胚胎性質,它就具有胚胎上面相對應的一些組織結構。

上面簡單的跟大家說了說全息理論,全息理論是理解我們現在很多優秀針法的一個比較好的指導思想。比如傳統的針灸裡面仍然有全息理論,比如可以把五輸穴看為一個全息元,五輸穴中又分井、滎、輸、經、合,這五個穴位分別代表不同的組織或器官的狀態,因此我們用全息的理念去看待這些東西時,就會發現全息理念無處不在。

聽過我課的老師都會記得有全息八總穴,其實全息八總穴就是用全息的理念看待人體。具體是頭顱太沖求,面口合谷收,頸項尋列缺,腰背委中走,心胸取內關,肚腹三里留,少腹三陰交,四肢對應取。這八個穴位就可以把我們人體上的頭顱、面口、頸項部、腰背、心胸、肚腹、少腹以及四肢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我把這個稱為全息八總穴。

大家再去認真看全息八總穴的時候,很容易理解我們人體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這些重要的穴位在臨床上,對某些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比如說頭痛就選太沖穴,用太沖穴治療頭痛就會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所以說「頭顱太沖求」。實際上這八個穴位在臨床上就可以變成一個完整的人體,這樣一個完整的人體就在臨床上給我們治療疾病尋找穴位時提供了一個捷徑。

全息理論不單單在傳統穴位上有應用,在很多優秀針法中都有體現。比如說董氏奇穴,董氏奇穴將人體分成一一、二二、三三…… 一直到十十部位,每一部位都能治療全身各個地方的疾病,在楊維傑先生的書裡面都會提到全息的概念。所以大家明白了全息概念,在董氏奇穴上有很多我們可以借鑒。比如說兩針的倒馬針,或者三針的倒馬針等。實際上靈骨大白穴就是第二掌骨側的心肺穴和生殖穴,下三皇穴就是我們的脛骨側的上焦、中焦和下焦。因此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可以相互借鑒和指導。

同樣在一些局部的針法裡面也存在著全息的思想。比如頭針、眼針、鼻針、面針、耳針等等,都有非常豐富的全息思想。只要大家心裡有了全息理念,用全息理念考量這些局部的優秀針法,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容易,不那麼複雜,可以化繁就簡,把它們很好的應用到臨床當中去。

關於全息理論部分的內容我就用這一個小時跟大家分享,包括我學針灸的過程,或者說我的一些體會。歡迎大家就全息理論進行全面的交流。謝謝大家一晚上的陪伴。

翻譯:王春穎

校對:陳劍城、蔡果宏

編輯:朱麗莉

聲明

本文章來源於鄭衛東老師2015年08月19日在應象青年中醫書院的講課,由「中醫家」委託中醫志願者整理為文字稿。中醫在線論壇聯盟提供支持。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歡迎投稿:zcyk@zhongyijia.com.cn

搜索「中醫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經絡調治疾病的原理
親身經歷,證實中醫能預防和治癒狂犬病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