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他們翻唱朴樹的歌,唱哭了張亞東

他們翻唱朴樹的歌,唱哭了張亞東

這個夏天,一支叫盤尼西林的樂隊吸引了很多目光的關注,即便是在堪稱「神仙打架」的《樂隊的夏天》中,他們仍然顯得獨樹一幟。

此前一直走英倫搖滾風的他們,以一首改編自朴樹的《New Boy》艷驚全場,令當時參與制作了這首歌的張亞東也感動落淚。在他們輕鬆而又愉悅的歌聲中,時光又重回2000年,期待和熱情好像永遠都不嫌多。

張亞東說,「這個世界上,總有人正年輕著。」盤尼西林,也許就是這一代的New Boy。

這支由四個年輕人組成的搖滾樂隊,他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如樂隊名字所隱喻的,為當代人送去一劑音樂的解藥。

他們翻唱朴樹的歌,唱哭了張亞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從左到右:楊楊(鼓手)、張哲軒(主唱)、劉家(吉他手)、趙釗(貝斯手)

今年3月,我們在北京朝陽門附近的一處排練場地見到了盤尼西林樂隊。排練地點在一處寫字樓的地下,鏡頭前的他們,沒有人們印象中搖滾樂手應有的那種距離感——事實上除了主唱張哲軒以外,他們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或學生族,剛剛從上班或上學的地方趕過來。

對於在都市叢林中工作的年輕人來說,能在業餘時間繼續做一名搖滾樂手,一定花了很大的力氣去調整生活節奏。不過對樂隊成員張哲軒、趙釗、劉家,還有去年加入的新人楊楊來說,排練和演出卻可以讓他們在繁複日常工作的間隙稍微喘一口氣。

貝斯手趙釗覺得排練和演出能減輕他日常感受到的壓力。「音樂可以減輕一些大家都共有的『疾病』。如果我沒有這份日常的工作,我可能也不去做音樂了。」他說,「像我們這樣能夠兩頭兼顧的,很多人應該都很羨慕吧。」

這或許也是他們給樂隊起名叫「盤尼西林」的原因。「盤尼西林」在藥理學的作用是治癒炎症,它的發明降低了人類疾病的致死率。

主唱張哲軒是一個骨子裡浪漫主義與悲情現實主義共存的人。他從小看過很多戰爭題材的電影,卻一直都沒有寫有關戰爭題材的音樂;總喜愛玩角色扮演,扮的卻是金庸筆下爭議頗多的林平之。他給樂隊取這個名字更多是受到文藝作品影響,希望能讓這支樂隊和作品成為越來越多人平淡生活里的一劑安慰劑。

2013年成立的盤尼西林樂隊,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聲名鵲起,不僅僅是因為這幾位年輕人在搖滾圈擁有與其他年輕人不一樣的偶像氣質,更是因為他們的音樂風格。以傳統吉他為基礎的盤尼西林,融合多種音樂元素,將英倫搖滾與中國流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再加上浪漫主義色彩濃烈的歌詞,使得這幾個年輕人成為了京城幾大live house的常客。

其實早在他們幾個年輕人上大學期間,就已經有了很多演出機會。他們剛剛出道的那段時間裡,校園民謠餘溫還未褪去,主打新英倫搖滾風的樂隊很快出現在Mao、School等live house的演出計劃公告里,逐漸在搖滾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當樂隊正處於上升期時,主唱張哲軒卻選擇了抽身而退。當時他正面臨畢業,身邊浮躁的環境讓他靜不下心來,於是他遠走英國。他本人喜歡讀雪萊,喜歡他留學的那座叫曼徹斯特的城市,喜歡旅行,喜歡在和不同人的交往中獲得靈感……擁有著浪漫主義內核的他成了這支樂隊未來調性的定義者。

在求學的兩年中,張哲軒在那片英倫搖滾的發源地里自由地創作、寫歌、彈吉他。一到周末,公園或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演出,世界各地頂級音樂人也會固定來英國開演唱會,這樣頂級的音樂環境滋養了他。對比曾經在國內迷茫的自己,張哲軒曾認為已經在這裡找到了為什麼要做音樂的原因。

2014年年末,張哲軒回了一次家,他說自己在登台表演後萌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緊接著跟大學舊友劉家吃了一頓飯,飯局上喝多後兩人當即決定重組樂隊。當時的劉家已經是一名國企員工,不管是上個世紀還是今天,「國企員工」這四個字依舊是所有長輩心中的金字招牌,重組樂隊讓劉家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多了幾分期許。

而樂隊的貝斯手趙釗,則是張哲軒在大馬路上「撿的」。當時他還是一名媒體從業人員,從事的工作和音樂沒有一點關係,偶然的閑聊讓三個年輕人一拍即合。趙釗後來覺得,似乎是冥冥註定自己要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搞音樂。

2016年初,張哲軒結束了留學生涯,重組樂隊,並用一支單曲展示了自己在英國留學期間的生活。2016年5月4日,他選擇在五四青年節這天發布專輯《英格蘭最後的太陽》。這是他在乘火車前往希斯羅機場時寫下的歌,「這是一段對我很重要的時光」,他說。在歌詞中他用英文唱道:「再見了,最後的英格蘭太陽。」

這支在當年被給予厚望卻因學業暫時停止的樂隊終於重新出發,而這首歌則成了啟程的標誌。

之後,他們陸續發布單曲,而單曲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異國他鄉的生活展開,既浪漫也孤獨。那一年聖誕節,他們推出了錄音室單曲《運河邊的老櫟樹》作為送給自己的成長過程的禮物,歌聲充滿了溫暖的氣息。簡單的琴聲與和聲,在冬夜裡給身處城市卻感到孤單的人一劑治癒的良藥。

他們翻唱朴樹的歌,唱哭了張亞東

2017年春天,他們發布了第一張正式專輯《與世界溫暖相擁》,裡面記錄了張哲軒留學英國兩年的全部生活,也收錄了此前聖誕節祝福單曲和後續的兩張錄音室版本單曲。

這張由主唱張哲軒、吉他手劉家和貝斯手趙釗三個90後製作的12首單曲,大多和異國城市生活有關:年輕人的幻想,遊學與旅途,當然還有愛情。《雨夜曼徹斯特》《運河邊的老櫟樹》是他們獻給那些記憶中城市的歌,《童話國王》《蘇菲婭索》又流露出對情感和音樂的探索,《來自城市的幻想》則是張哲軒自己眼中的歐洲——他在歐洲求學時期,曾經游遍了歐洲各座城市,他說自己會為了感知大師們的創作靈感而去親自走一走布拉格的老城區里五百年前的石板路。

「即便是現在,我也會經常去國外。」張哲軒在採訪中說。他剛從巴西回來,還沒有倒過時差。「我喜歡去這些國家,去尋找一些不同的靈感,創作給你帶來的結果並不重要,主要是過程,就像踢足球進球給我帶來的快感一樣,在旅行中我能有同樣的感受。」

曾有人形容他們是綠洲樂隊與彭坦、朴樹等人的混合體,而追求音樂的人似乎都很願意自己的音樂性格里刻上「忠實自我」的字跡,盤尼西林樂隊也是如此。

樂隊中除了1999年出生的楊楊,其餘三人都是1992年生人,這一代人在人們心中的印象通常是依個人喜好行事,很少循規蹈矩,不過當從事自己鍾情的事業時,他們卻又是務實理性且執著的。作為當年出道時被業界看好的年輕一代偶像搖滾樂隊,盤尼西林選擇在巔峰時期離開,又在經歷了沉澱後歸來,每個人的執著都得到了回報。

在音樂圈呆久了,他們難免會被問到「會不會借鑒前輩」這樣令人面露難色的問題,但盤尼西林對此卻很直率:「會致敬偶像,但別人也沒辦法干預我們的創作。」

更多的角色體驗和豐富的經歷讓盤尼西林的作品有了更多故事,也有了更多可以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在國內,搖滾出現的這幾十年,這個詞指代了越來越多的風格標籤,同時也讓樂隊本身有了嘗試更多的機會。

他們目前正在準備今年的巡迴演出。在去年的巡演中,他們去了廣州,在這幾個北方年輕人的印象里,搖滾和閑適安逸的南方城市可能不太搭調,但現場他們遇到的粉絲卻不亞於北京上海。人們對他們的音樂充滿了熱情,這也讓他們在創作上有了更多的動力。

主唱張哲軒說自己從來都很享受這個過程,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不情願去做一件事但硬是去做才是堅持,我覺得繼續下去是一種慣性,應該是我們生活的一種態度。

他們翻唱朴樹的歌,唱哭了張亞東

攝影 王海森

撰文 張倩

編輯 醺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敢不敢試試這雙離經叛道的鞋?
劉昊然:熱血的心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