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如果說現在一部全新手機搭載安兔兔跑分 8 萬的處理器,內存 3GB,內置存儲 32GB,然後堂而皇之地在大陸市場開賣,那要麼是賣家智商有問題,要麼是買家智商有問題。

但是,就是這麼個配置在車機系統裡面已經算「高配」了。

如果一款搭載了驍龍 855 處理器,8GB 內存,快閃記憶體材質 UFS2.1 的智能手機能夠客串一把汽車裡面的「車機」,那它的性能和流暢性幾乎可以確定教一眾車機們如何「做機」了,事實上,這種來自智能手機界的「降維打擊」正在發生,畢竟如今許多的車機系統還是根據 Android 魔改一番。

什麼是「手機車聯網」?

所謂「車機」,本質上和 PC 和智能手機沒有什麼不同,都是計算機,不過買過車的讀者可能了解,有的車型如果選配帶「車機」的,可能價格要多幾萬,哪怕它的硬體成本只有幾百,在早先由於汽車市場的封閉,也就默認了。不過如今汽車市場面臨著「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各種舊有的規則都被漸漸打破。

於是,在車機系統這塊,就有了新的思路:手機車聯網。

這個概念出現得比較早,最近落地的案例則來自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品牌:新寶駿。在今年春季啟用了新品牌和新車標,並發布了新車型之後,新寶駿在車聯網上也有了這個「手機車聯網」的新思路。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如標題所言,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時間裡,智能手機因為功能上的重疊,讓 MP3 和 MP4、錄音筆、卡片相機等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大幅萎縮,現在它試圖成為車機的計算核心。

新寶駿的想法也是這樣:直接把手機能力和生態潛入車機,做到手機即車機。畢竟現在手機的計算能力,以及 AI 能力整體上比車機們強好幾個檔次,並且生態也十分成熟了。把手機的體驗和生態移植到車機,邏輯上技術上沒什麼障礙,關鍵是思想上和利益關係上要想得清楚,理解什麼樣的用戶場景更長久。這是手機車聯網最根本的差異所在。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在即將發布的新寶駿 RC-6 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手機車聯網」的雛形:手機生態+用戶使用習慣+車載智能系統。在曝光的內飾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新寶駿 RC-6 內飾亮點之一就是 12.3 英寸全液晶儀錶和 12.3 英寸中控屏組成的一體式大屏。

當然,手機如果直接做車機的話,還是存在著屏幕小,界面沒有根據汽車進行優化等缺點,所以新寶駿 RC-6 通過「手機生態+用戶使用習慣+車載智能系統」的模式,一方面能用到手機的計算能力,又能享受大屏和適配大屏和汽車的界面。

最直觀的,汽車大屏的導航界面就比手機界面更為寬廣,看得更為輕鬆,並且因為大屏的存在,一個大屏也可以同時顯示多個界面,比如導航和音樂兩個功能就能同時顯示,這就類似於單任務系統和多任務系統的區別。

「手機即車機」有什麼好處?

前面說安兔兔跑分 8 萬的車機已經算車機裡面的旗艦機了,但是現在 2500 元就能買到的驍龍 855 手機跑分隨隨便便就是 37 萬到 40 萬,這裡面就是 5 倍的差距。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別小看這 5 倍的差距,反饋到具體的識別速度上就是天差地別,從安全性上考慮,車機系統交互當中語音識別要更安全一些。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了多少次坐滴滴的見聞:我跟司機說目的地,司機對著車機的語音識別說目的地名稱,然後車機死活識別不出來。這時候的車機語音識別能力就像《夏洛特煩惱》裡面的門衛老大爺一樣,你跟他說「我找馬冬梅」,他回答「什麼冬梅?」,「馬冬什麼?」。

至少新寶駿這邊敢打個包票,他們的這個手機車聯網在手機算力以及車機 AI 能力共同加持下,是目前語音系統反應最快的車聯網。

雖然一些車企做出的車機之後會對流量進行免費,不過流量依舊有限制,相較於現在手機動輒幾十 GB 乃至無限流量的套餐來說,導航聽歌是夠了,但未必能滿足未來更多場景的需求。流量多少還是其次,關鍵是即便目前的車機能夠接入 4G 網路,但是相較於這兩年新手機的基帶能力,車機的基帶能力明顯也要落後一大截。

本質上,「手機車聯網」或者說「手機即車機」的運算能力和網路能力能夠實現碾壓式地超越,還是硬體能力上的碾壓,說是「降維打擊」一點兒都不為過。

並且,這種硬體能力上碾壓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強勢。這是因為,一般汽車的研發周期是 3-4 年,而智能手機的研發周期是 9 個月,手機晶元基本上是一年一迭代,這意味著汽車上市的時候,硬體上就落後了 2 代。時間繼續往前走,一輛汽車的生命周期是 10 年,而手機的換機周期卻是 1-2 年。新寶駿的「手機即車機」意味著汽車車機能夠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沸騰性能強勁。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除了硬體能力的平滑遷移之外,智能手機作為和用戶最親密的電子產品,也是生態建立最為繁榮的聯網設備,如果把手機能替代車機,那麼用戶也能實現手機生態,app 喜好還有使用習慣的順滑遷移,車內和車外的使用習慣也就不會跳戲。相比於有一些車機系統在做的生態和數據的整合打通工作,手機車聯網也不需要這麼麻煩,即聯即用。

智能手機幹掉了 MP4 錄音筆和卡片相機,還想代替車機?

其實說了這麼多,聽起來跟蘋果的 CarPlay 還是有點兒像是不是?

理念和實現方式上,新寶駿的這個「手機車聯網」和蘋果 CarPlay 確實異曲同工,但是它們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一個是車廠想通了開放了,一個是軟體系統廠商(此處如此定義蘋果)想進入汽車市場圈子。

車廠想通了開放了就意味著它們可以做的事情會更多,比如新寶駿以後的車完全可以沒有車鑰匙,手機就是車鑰匙,靠近汽車之後手機搖一搖就能開車門鎖車門,遠程授權解鎖也沒有問題,反正有網就行。但是,這種事兒也只能從汽車製造商這邊來做。

另外,新寶駿的手機車聯網還將生態完全開放,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讓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夠從手機延續到車機,不用車機強制捆綁用戶。這套思路可謂是互聯網開放思維的絕佳體現。

別忘了,5G 馬上來了,手機即車機能夠讓汽車也能享受到第一波 5G 紅利,畢竟汽車的研發周期要比手機長得多,等汽車和它的車機系統一起做好,不光硬體性能落後了,時間也過去好久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的汽車市場過於封閉,也存在著太多的潛規則,這並不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不過市場和技術的劇變,也讓這個過去封閉的市場出現了更多開放的跡象,手機代替車機,幹掉傳統車機便是例證之一。

要說「手機即車機」最打動消費者的好處,我覺得可能是因為車機硬體模塊的精簡帶來的成本下降,要是能相應地帶來購車成本下降,那就再好不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牛津經濟研究所:2030 年將有 2000 萬製造業職位被機器人取代
真·電視牆,三星推出 292 英寸 8K 解析度電視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