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小暑養生要點:固護心陽、宣發肺氣、祛濕排毒

小暑養生要點:固護心陽、宣發肺氣、祛濕排毒

小暑養生要點:固護心陽、宣發肺氣、祛濕排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暑意即小熱,俗話說「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節氣特點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分別意指灼灼高陽下,連颳起的風都是熱乎乎的,身處室外卻如入蒸屜; 喜鳴的蟋蟀也離開暴晒的田野,來到陰涼牆角避暑;機敏的老鷹則躍向深空,遠離地面蒸發的層層熱浪。

養生要點

起居養生:顧護心陽,重在心靜

小暑之時,最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應按五臟主時,符合「春夏養陽」原則。

小暑氣節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飲食選擇要以清淡芳香為主,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應以適量為宜。

可多食用消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清濕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濕度,多開窗通風。

另人們可晚睡早起,最好午睡一會兒。適當活動,使體內陽氣向外宣洩。

不妨多聽聽音樂。此節氣古人云:「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矣。」

減苦增辛,夏季也要養肺氣

夏天之際,心火旺盛,應減苦增辛,以養肺氣。宜食暖,不涼腹,慎食肥膩,多食蔬菜,不吃夜食,不多吃生凍之物。

心火旺盛,為什麼要養肺氣,又為什麼要減苦增辛?

因心火太旺,火能熔金,易傷肺,另外,夏天總吹空調或吃冷食,也易寒氣傷肺。陰陽五行中,辛味入肺,因此養肺氣需增辛。

另夏季炎熱苦悶,很易悶悶不樂、心情煩躁,這也是在傷肺。

中醫說「常笑宣肺」,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會不自覺地深呼吸,呼吸暢通可以改善肺部功能。但凡事過猶不及,不要放聲大笑、狂笑,否則樂極生悲就不好了。

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蓮子養心。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味道雖苦,但可以清心火,養心安神。

穴位按摩,化痰祛濕

暑天濕邪困脾,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脾統血,統氣,統水液,它秉性喜燥惡濕,一旦受濕邪入侵,易導致痰濕,即所謂「脾虛生濕」,產生水腫、氣悶、睏倦、遲鈍、乏力、厭食等不適。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因為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長時間將桌椅擺放在露天,容易受潮,一旦座椅溫度升高,就會將這潮氣散發給人體,久而久之,會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病。

>>>>豐隆穴配合承山穴可化痰祛濕

豐隆穴位於人體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處。

小暑養生要點:固護心陽、宣發肺氣、祛濕排毒

取穴技巧:正坐,屈膝、垂足,一手手指放於同側腿的側部,其中中指位於外膝眼到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則中指所在位置即是穴位。每天按壓1到3分鐘。穴位一般比周圍要敏感,按摩豐隆穴時會有輕微疼痛感。

自我按摩: 一般來說, 豐隆穴的操作方法首選指壓法。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按壓(中指用力)穴位,有酸痛感。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1~3分鐘。一定要持之以恆,效果才能很好。

或者 每天用大拇指採用點按式的方式按摩此穴1-3分鐘即可,不管是有形的痰還是無形的痰,都會自然化了。

按摩豐隆穴,有化痰的功效,還能調和胃氣、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經絡疏通、健脾利濕。

另外承山穴也是祛濕不可缺啥的要穴。

承山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刺激此穴可以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除體內濕氣。

小暑養生要點:固護心陽、宣發肺氣、祛濕排毒

按揉方法: 揉按承山時,開始只能 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逐步地可以加強力度。 也可以每天早上睡醒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恰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注意: 按壓承山穴最好的時間是下午的3點至5點 ,那時候我們身體的膀胱經氣血最為旺盛,可以讓身體為我們祛濕助攻。

早一點睡覺,養好精、氣、神

睡覺,你喜歡用哪種姿勢?

1.仰睡

難以放鬆?仰睡,最容易讓人放鬆的姿勢,特別是當你呈「大」字型,攤在床上的時候,把身體的重量百分百交給床,自在的呼吸,是很好的放鬆方式。仰睡對臉部也最友好,能讓面部肌肉更好地放鬆,減少皺紋產生。

仰睡時,在膝關節下方,墊個枕頭,可以更好的減輕腰部的壓力,當雙腳高於心臟時,有益於心臟血液迴流,提高心臟功能。

2.睡不著,右側卧

右手掌托右耳。中醫理論認為,掌心在五行中屬火,耳在五行中屬水。掌心托耳,水火既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養心滋腎,很快就睡著了。

3.養肝,側卧

「人卧則血歸肝」,肝經在人體兩側,側卧使血更容易歸肝經,以養肝血。

小暑時節,睡個好覺,抵禦酷熱如蒸煮。

轉自「佛醫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憨山大師:實證者,直欲於生死法中親切勘破而已
洞山中華土蜜蜂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