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世界上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永遠不了解看不通

南懷瑾老師:世界上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永遠不了解看不通

南懷瑾老師:世界上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永遠不了解看不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世界上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永遠不了解看不通

本文摘錄自 《莊子諵譁》

【夫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者也。故乃揭天地以趨新,負山嶽以舍故。故不暫停,忽已涉新,則天地萬物,無時而不移也。世皆新矣,而目以為故;舟日易矣,而視之若舊;山日更矣,而視之若前。今交一臂而失之,皆在冥中去矣。故向者之我,非復今我也,我與今俱往,豈常守故哉!而世莫之覺,橫謂今之所遇可系而在,豈不昧哉!】

「夫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者也。」宇宙天地間最有力量的是什麼?在宗教家說是上帝,是神,或者是佛;中國文化不談這一套,而把這些名稱叫做造化,是物理性的,沒有宗教外衣。這個造化,也叫做變化;後來算命批八字,也叫做造化。我的命運不好啊,造化不好啊,也是這個。造化就是生命主宰的意思,這裡頭是變化,是「無力之力」。你看他好像沒有力量,但對於萬物,對於一切眾生有主宰的力量;「莫大於變化」,這就是宇宙這個功能,這個造化的功能。

造化這個東西,宇宙的生命,「揭天地以趨新」,宇宙中間的萬物,每天都有變化,所以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都不同,不同就叫做新。誰在主宰呢?就是這個功能;「負山嶽以舍故」,宇宙等於說背著這個地球,地球又天天在轉動,昨天箭似的過去了,永遠不斷地向前,不斷地過去。「故不暫停」,沒有一秒鐘停止。

「忽已涉新,則天地萬物無時而不移也」, 「忽已」,忽然之間,不知不覺之間,「涉新」,天地萬物隨時隨地有新的變化,道家叫這個情形為變化,佛家的名稱叫「無常」,不永恆,不斷在變化。「世皆新矣,而目以為故」,世界上,時間與物理世界,隨時向前趨新,只是我們人的知識不夠,認識不夠,「而目以為故」,眼睛看到今天的台北還是昨天的台北。其實今天的台北已經不是昨天的台北,明天的台北又不是今天的台北,一切都隨時在變。

「舟日易矣,而視之若舊」,莊子前面提到船,這個比方非常妙,郭象也拿這個作比方。我們生命活在這個地球上,等於坐在一隻船上。船每日也在變舊,看起來仍然像以前一樣。「山日更矣,而視之若前」,我們看到前面的這個山,天天都是這個山。唐人的詩:「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其實啊,今天的敬亭山已經不是昨天的敬亭山,山天天在變,「而視之若前」,可是我們人沒有得道,不知道,所以看起來還是從前那個山一樣。

「今交一臂而失之,皆在冥中去矣。」「交一臂」前面已經解釋過的,孔子告訴顏回說交臂失之,兩個人對面走在相遇處,兩個臂膀擦碰一下,你過來,我過去,就過去了。一切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回來,永遠就是過去。「皆在冥中去矣」,都在冥冥之中,不知不覺中,生命就那麼變過去了。

「故向者之我,非復今我也」,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這個生命,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本來身體上的新陳代謝,隨時變更。「我與今俱往,豈常守故哉!」我今天這個生命,同今天的時間,過一秒鐘,就都過去了,「俱往」矣!「豈常守故哉」,豈能永遠守在這裡不動!不可能的。

「而世莫之覺,橫謂今之所遇可系而在,豈不昧哉!」世界上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永遠不了解,看不通,總要把今天的成就抓得牢牢的,希望有成果,又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成果,其實哪裡做得到呢!「豈不昧哉」,多笨,多笨啊!

這是郭象的註解,千古以來註解《莊子》第一名,文字很美,而且比《莊子》更容易懂,因為跟後代接近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研究佛經要從理解古文入手,學習古文可從《千字文》入手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