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初心與恆心,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成功法寶

初心與恆心,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成功法寶

來源: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劉翔

「牢記初心使命、擔當強軍重任」系列談

守初心、有恆心,才能得民心、得勝利。這是我們黨探索的顛撲不破的客觀真理,也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成功法寶。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告誡共產黨人、革命軍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服務人民,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任何時候都要永葆本色、永不褪色。

初心與恆心,本質上是一體的。初心轉化為恆心,才能永不蒙塵、永遠閃光;恆心裡有不變的初心,才有時代價值、時代魅力。如果說確立初心好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那麼恆心則是隨著時代發展賡續初心,就像接續扣好每一粒扣子、走好每一步。初心紮根為恆心,使命在肩成擔當。共產黨人、革命軍人不忘初心、堅守恆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勝利,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當下,很多人重走長征路,領悟老區精神,賡續紅色基因,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回望來路,重溫黨的初心,永葆黨的恆心。

先輩們的初心熠熠閃光、照亮征程。在長征路上,半條棉被的故事家喻戶曉。當年,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於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紅軍戰士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動情地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今天,徐解秀的後人仍在傳頌著當年的紅色故事,傳播著黨的初心和恆心。歷史證明: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共產黨的軍隊,從來都有一顆不變的初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像出家人念阿彌陀佛一樣念叨「為人民服務」。

革命戰爭年代,準備過年的新四軍某部突然奉命開拔。原來淮北地區很窮,老百姓過年才能有點好吃的。如果在老鄉家過年,群眾勢必要把自己平時難得吃到的水餃、白面饅頭、豬羊肉慰勞子弟兵。於是,部隊決定,從臘月二十九起,在野外露營三天。後來,群眾知道部隊為讓他們過好年,寒冬臘月露宿野外,饑寒交迫,無不感動得流淚。

這就是革命軍人的初心和恆心。為了踐行這一初心和恆心,張思德默默奉獻一生,董存瑞選擇犧牲自我,「狼牙山五壯士」捨身跳崖,「劉老莊八十二烈士」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們無愧於子弟兵的光榮稱號。

人民是閱卷人,他們總是用真心選擇、用行動投票。正是在我黨我軍初心的感召下,才有了當年蘇區「八子參軍」的壯烈故事,有了「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的鼎力支持,有了膠東300多名乳娘養育1223名革命後代的深情大愛,有了小推車推出解放戰爭勝利的偉大壯舉……如此魚水深情感召後人: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會把誰舉過頭頂。

「我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長,我們肩負的責任很重,這方面不能有一勞永逸、可以歇歇腳的思想。」縱觀歷史,很多朝代在創業階段尚能「堅守初心」,一旦功成名就、承平日久就會忘乎所以,不能做到敬終如始、恆心如常。這也警示共產黨人、革命軍人,初心恆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修鍊、時時擦拭的「保鮮」過程,無論時間多長都不能淡忘,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退縮,無論面臨什麼風險都要保持定力。

實際生活中,仍有少數黨員幹部、革命軍人,不經常擦拭初心恆心,讓初心蒙了塵、恆心斷了線。有的喜歡當官做老爺,甘當「光榮而飽者」,相信權力的力量,不相信群眾的力量;有的對群眾缺少敬畏,缺乏關愛,嚴重脫離群眾,不知官兵所思所想所盼;還有的個人利益至上,追求舒適安逸,只想自己的「得失比」,不把官兵利益放在心上。諸如此類,都是缺少宗旨意識、背離黨性操守的表現,實質就是初心的動搖、恆心的失守。

「依靠人民才能打勝仗」,過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現代戰爭是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激發更多的戰爭潛力,需要匯聚更多的體系力量。革命軍人以恆心守初心,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利用群眾的智慧力量,就一定能形成眾志成城、打敗頑敵的戰爭偉力。

初心不改、恆心常在,根基就在,精神就在,勝利就在。共產黨人、革命軍人只有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以牢固的公僕意識踐行初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才能真正做合格黨員、當時代先鋒、創優秀業績、為人民造福。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瑞金的紅色預演
國防在線 夏日健身訓練營:跑步篇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