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居士是什麼意思?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佛教居士

居士是什麼意思?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佛教居士

居士指舊時出家人對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稱;同時,這名詞還是文人雅士的自稱,如道家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唐寅自稱六如居士,孫越自稱明月居士等等。

最早出現於儒家《禮記·玉藻》:「居士錦帶。」鄭玄註:「居士,道藝處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稱謂,印度佛教傳入後,又被用翻譯入佛經。

在佛教的稱謂里,將居家有道之士稱之為「居士」,而將那些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的居士稱之為「優婆塞」(清信士)或「優婆夷」(清信女)。不過居士與優婆塞,二者含義雖有差別,然一般概以「居士」而統稱之。

成為一名佛教居士,也就是成為了佛弟子,稱為三寶弟子。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為佛教的教徒,必須經過『三皈』的儀式,這一儀式的重要性,也像國王的加冕、總統的就職、以及黨員的入黨等,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莊嚴的宣誓、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所以這在佛教看得極其重要。

有一次,釋迦族的摩訶男居士來到佛所,向佛陀請教說:「世尊!我們都是在家學佛之人。有一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居士呢?」佛陀回答道:「其實也不難。簡而言之,在皈依三寶的基礎上,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樣的人,大體上就可稱為居士。」

摩訶男聽後有些驚訝,疑惑地問:「世尊!就這麼簡單?」

佛陀回答說:「是啊,一般居家學佛的居士,要是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了啊!」摩訶男問道:「世尊!這麼說,成為居士後,有沒有其他需要做的?」

佛陀回答說:「摩訶男!那要看你如何去理解了。倘若要做一名出色的居士,那可不簡單。展開來說,需要達到五個條件,分別是信具足、戒具足、聞具足、舍具足以及慧具足。」

摩訶男饒有興趣地問:「世尊,什麼叫信具足呢?」佛陀答道:「所謂信具足,就是樹立對三寶的堅定信念,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這種信念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摩訶男聽後點點頭,接著問:「世尊!那什麼叫戒具足呢?」

佛陀答道:「所謂戒具足,就是居士所要持守的基本五戒,分別是離殺生、離偷盜、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做到這五條,便可稱為戒具足。」

摩訶男接著問:「那怎麼樣才能成就聞具足呢?」

佛陀回答說:「所謂聞具足,就是居士在聽聞了正法以後,能夠按照聽聞而來的教誡去受持和實踐,從而驗證佛所說的真實不虛。」

摩訶男想了想說:「世尊!好像對居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看來居士的舍具足和慧具足,標準一定不低吧?」

佛陀說:「那當然!比如舍具足,此時就要求居士捨棄俗務,剃除鬚髮專精修道;而慧具足則更為難得,就是修行四聖諦和八正道法門。居士一旦具足了舍具足與慧具足,就可以與出家比丘相提並論了。」

摩訶男聽後,緊張地擦拭著額頭的汗珠:「世尊!看來想做一名合適的居士,那真是不簡單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供養須曼花衣,會得什麼果報?
如是供養,如是金身!

TAG:如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