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脈診不傳之秘:在診脈時,如何識別「盛衰疑似」的脈象真偽?

中醫脈診不傳之秘:在診脈時,如何識別「盛衰疑似」的脈象真偽?

在診脈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陽盛格陰,陽極似陰;又比如陰盛格陽,陰極似陽,這些現象的確看上去真偽難辨,但是如果不能查看其中真偽,往往就會導致診斷失誤。正如《脈訣匯辨》中說,「關於盛衰疑似之間,診者其可忽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盛衰疑似的脈象,原因在於陰陽盛衰太過所導致的,正如古代經典所說,「亢則害,承乃制」。

實際上,李延昰在《脈訣匯辨》里講的「脈有亢制論」就是講述的這方面的問題。李延昰指出,「亢者,過於上而不能下之謂也。承者,受也,亢極則反受制也」,就好比火本來可以剋制金,但是克制太過了,已經達到極致亢奮的狀態,金肯定是打不過火了,但是金之子(水)卻會審時度勢,待到火出現虛弱的時候,就前來複仇。李延昰十分形象的比喻道「吳王夫差,起傾國之兵以與晉爭,自謂無敵;越王勾踐,乘其空虛,已入國中矣」,這也是「三千越甲可吞吳」的一個真實原因。

如果從中醫運氣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是五行的生克勝復的關係,這在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也是極其常見的。所謂勝復,其實就是其中一方可以剋制另外一方,但另外一方的子孫日後為之復仇的一個過程。那麼,這種情況在脈象上如何體現呢?這在《脈訣匯辨》里提到了兩種形態,一種是「陽盛者脈必洪大,至陽盛之極,而脈反伏匿,陽極似陰也。此乾之上九,亢龍有悔也」;另外一種是「陰盛者脈必細微,至陰盛之極,而脈反躁疾,陰極似陽也。此坤之上六,龍戰於野也」。

比如在傷寒病症中,或因失於汗下,使得陽氣亢奮到極點,從而使氣抑鬱潛伏於內,癥狀有點類似陰證,出現「唇焦舌燥,能飲水漿,大便閉硬,小便赤澀」的癥狀,但脈象是脈沉,但按之著骨的時候,必然會有滑數有力的徵象,但是觀察患者的排氣奇臭,或者時而燥熱,不欲衣被,或者「揚手擲足,譫語不休」,這又與陽證有啥區別?所以,古人曾有「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非寒也,此為陽盛拒陰也」的說法。

又比如在傷寒病症中,因為誤服涼葯,泄熱的速度太快,患者本身就腎虛受寒,於是會變成陰證,這個時候會逼迫浮越的火氣發見於外,就會出現類似陽證的癥狀,「面赤煩躁,大便自利,小便淡黃,嘔逆氣促,鄭聲咽痛」,但按其脈就會發現,脈象必然會出現沉細遲微的脈象,但是仔細審查會發現,患者有「渴欲飲水,復不能飲」的表現,這又與陰證有啥區別?所以,古人又有「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非熱也,此謂陰盛拒陽也」的說法。

縱觀脈診的亢乘理論,其實不難發現一個奧秘——「凡過極者反兼勝己之化」,意思就是說陰陽盛衰的一方會出現類似反方向的一些情況,也就是陽極似陰、陰極似陽的一些情況。當然,這些其實在八綱辨證中的寒熱真假、虛實真假中也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所以,在臨床中只要細心揣測,那麼所有的脈證就真偽自分了。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黃元御用自然規律演化「六氣從化」,其間精妙之處讓人不可思議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