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做人不必揣摩時尚腔調

讀書做人不必揣摩時尚腔調

讀書做人不必揣摩時尚腔調

讀書做人不必揣摩時尚腔調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這一句話成就了兩個人,寫下此言的潘祖蔭因此名動天下,被讚譽的左宗棠也因此逢凶化吉,得到朝廷的器重,不數年因鎮壓太平軍有功,官拜浙江巡撫、閩浙總督等職,成為清廷重臣。後來他又抬棺西征,收復新疆,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功於國家民族。

不過,左宗棠也有苦惱的時候,一到晚上便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為何呢?自己長年征戰在外,子女的教育是個大問題,而且在外經歷越多,就越擔心子女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1861年正月二日四更,遠在江西梅源橋行營的他寫了一封家書,主旨是談讀書做人「徒然揣摩時尚腔調,而不求之於理,如戲子演戲一般,上台是忠臣孝子,下台仍一賤漢」,告誡子女們不要盲目地跟風時尚。

科舉在清代是一種時尚,讀書人大都有一個「科舉夢」。左宗棠的四個兒子都憧憬著學而優則仕。長子左孝威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但首次鄉試不售,甚是沮喪。左宗棠寬慰說:「你年僅十六七,正是讀書時候,能苦心力學,作一明白秀才,無墜門風,即是幸事;如其不然,即少年登科,有何好處?你看近時人才,有一人是從八股出身的嗎?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見庸下!」這就讓人納悶了,你將科舉說得如此不堪,那為何還同意兒子們參加呢?左宗棠解釋說,同意你們參加科舉,是「讓你們知此道之辛苦,發憤讀書」,並不是讓你們與社會上俗士那樣只追求讀書做官,因為「所貴讀書者,為能明白事理,學作聖賢,不在科名一路也;如果是品端學優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貴。若徒然寫一筆時派字,作幾句工緻詩,摹幾篇時下八股,騙一個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究竟是什麼人物?」

頻於應酬在清代也是一種時尚。清代社會禮節繁瑣,應酬名目眾多,人們迎送往來,經常奔波於各種應酬場合。道咸時期,陝西督糧道張集馨說自己是「大宴會則無月無之,小應酬則無日無之」。作為官宦子弟,左宗棠的兒子們也花費大量時間用於應酬。左宗棠批評說:「你們此時在塾讀書,亦非講交遊結納之日;一切往來應酬,可省則省,萬勿效時俗子弟,專在外面作工夫也!切記!」當他聽說有兒子與紈絝子弟結交應酬時,急忙去信警告說:「好交結淫朋逸友,今日戲場,明日酒館,甚至嫖賭、鴉片無事不為,是為下流種子。」

競相奢靡是當時官宦子弟的一種時尚。湖南人在擊敗太平軍,奪取功名利祿和大量財富的同時,昔日醇厚、儉樸的民風為之大變,「舊時鑿井耕田之子,椎牛屠狗之夫,皆高牙大纛、美衣華屋,以自豪於鄉里。」左宗棠擔心子女沾染這種習氣,要求他們「衣無求華,食無求美」,並在1860年立下規矩:「家中用度及延師之費,每年由營中付二百金歸。此外斷不準多用,斷不能多寄。」可是,次年左孝威結婚時就多用了百餘兩銀子,左宗棠得知後在信中告知將於明年扣抵。1872年,左孝寬以為父祝壽為名,將舊屋翻新,花費了600多兩銀子,左宗棠寫信痛責:「貧寒家兒忽染腦滿腸肥習氣,令人笑罵,惹我惱恨。」

左宗棠教子嚴格,深受時人讚許:「公立身不苟,家教甚嚴。煙賭諸具,不使入門,雖兩世官致通顯,又值風俗競尚繁華,謹守荊布之素,從未沾染習氣。」時尚非盲目跟風,而是一種人生態度。做到讀書明理、潔身自好、節儉簡樸,推動健康的時尚文化流行開來,也是一件很潮很時尚的事情。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徐堅的《初學記》是怎樣一部書
數字賦能,活化古籍善本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