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一、前言

自打稻船敬二發起了《無敵9號》的眾籌,Kickstarter這個網站的眾籌項目中,總有日本知名遊戲製作人的一席之地。

這不,2015年的E3遊戲大展上,隨著一陣悠揚的樂曲和隨之爆發出的歡呼聲,一款消失了多年的遊戲,終於重新回到了玩家們的視線里。

不知道被玩家們期盼了多少個日夜的《莎木3》,終於回來了。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不少的老玩家在遊戲公布的那一刻除了呼喊,恐怕也就只有眼角的兩行淚水,才能夠訴說著他們內心的激動與興奮之情。

遊戲的眾籌在發起後的2小時,金額就突破100萬美元,最終《莎木3》以眾籌金額633萬美元的成績刷新了遊戲眾籌的記錄。同時又一次的向玩家們展示著,知名遊戲製作人,走「復古」路線,打「情懷」套路的模式,依舊可以深得玩家們的認同和讓我們心甘情願的自掏腰包。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二、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令人佩服的眼光與超前的設計理念,使得這位遊戲製作人,一直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但筆者卻認為不論是遊戲的製作人也好,還是遊戲的本身也罷!這兩者皆為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在1985年,當宮本茂還忙著在自家的Family Computer(紅白機)上捯飭神作《超級馬里奧兄弟》的時候。

KONAMI(科樂美)在同年發布了遊戲《宇宙巡航機》併流傳下來那段至今都被人們奉為經典的「科樂美秘籍」——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時候。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同樣是在1985年,鈴木裕卻已經帶領著SEGA開始進行了一次街機遊戲機,大膽的革新與嘗試。

在鈴木裕的帶領下,SEGA於198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體感型街機遊戲《Hang-On》。

看著上圖摩托車造型的街機遊戲機,是否覺得似曾相識?到了現在,如果你還像筆者一樣經常出入街機廳回味一下童年的話,依然可以看到不少酷似《Hang-On》造型和操作方式的大型遊戲機擺放在那裡,等待著人們的光臨。而它們的鼻祖正是《Hang-On》,這類通過液壓體感來操控遊戲玩法的締造者,也正是鈴木裕本人 。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Hang-On》的問世很快就在日本的街機廳掀起了巨大的反響和好評,而SEGA也馬上就意識到了。這種注重「遊戲體驗」的,全新類型的體感遊戲在日本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於是乎,在1986年SEGA幾乎將街機部門的所有資源都傾斜向了打造體感遊戲之上。

在《Hang-On》之後,SEGA就順勢推出了《太空哈利》、《Out Run》、《After Burner》等一眾,我們耳熟能詳的體感遊戲。

《Hang-On》的問世,對於當年日本街機遊戲的進化,無疑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上世紀80年代後期,體感遊戲的流行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但鈴木裕對於遊戲業界的貢獻可不僅僅止步於此,坐落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博物館裡,就收藏著一件對於所有熱愛遊戲的玩家來說,都具有著非凡意義的藏品。而這款藏品正是來自於日本,來自於鈴木裕之手的《VR戰士》。

《VR戰士》的問世,毫不誇張的說對於當時的整個日本遊戲業界都是革命性的存在。它不光光是讓格鬥遊戲從2D時代向著3時代進行了一次飛躍,更是開創了一個格鬥遊戲的全新類型,甚至從遊戲的玩法、機制上也是一次重大的革新與突破。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藉助於遠超當時其他遊戲的畫面表現力,《VR戰士》讓玩家們再一次的體驗到3D遊戲技術的魅力所在。雖然現在看來畫面只能用「馬賽克」和「蓮藕人」等辭彙來形容這款遊戲,但我們必須得知道,在當時的環境下《VR戰士》的畫面是屬於行業頂尖水準的。甚至在這之前,3D技術的應用僅存在於飛行模擬和賽車模擬等,極少數的遊戲類型中。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此外《VR戰士》還淡化了2D格鬥遊戲所謂的必殺技、空中技等諸多的經典要素,使得《VR戰士》戰鬥流程更加的趨於真實化。獨創的壓制技,起身技兩種機制,使對戰遊戲的招式更加豐富多彩。當然,《VR戰士》極其複雜的操作技巧也成功的勸退不少的「格鬥小白」,如果當年「魂」遊戲這個概念早點出現的話,會不會就要易主到它的頭上了呢?

不得不在此感慨,這位遊戲製作人,為業界帶來了太多的「第一」。

世界上第一款體感型街機遊戲《Hang-On》,世界上第一款3D格鬥遊戲《VR戰士》和今天我們接下來要聊到的「主角」第一款開放世界的遊戲《莎木》。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三、所有的後繼者都欠《莎木》一筆「學費」

做為SEGA推出的末代主機DC(Dreamcast)上的壓軸大作,《莎木》不單單是SEGA一次孤注一擲的嘗試,更是一次鈴木裕為遊戲業界帶來的又一次革新。

但令人惋惜的是,當年的《莎木》系列似乎有些「生不逢時」的味道,7000萬美元的開發成本,最終只換來了113萬份的銷量成績。

雖然,遊戲在商業之上並未獲得成功,但遊戲卻在業界獲得了一致的好評。甚至,到了如今,人們往往會把諸如「開放世界遊戲鼻祖」、「QTE鼻祖」等諸多顯赫的頭銜安在這個系列之上。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但事實上,《莎木》這個系列,也確實能夠對得起這些遲來的讚揚與褒獎!

在當年看來一流的遊戲畫面和養成系統結合的動作系統,《莎木》被當時的媒體門評論為是「當代主機遊戲的奠基者。」

正如筆者剛才所提到的,《莎木》這個系列即是「開放世界」的鼻祖更是「QTE」玩法的奠基者。

它的敘事結構和遊戲系統的設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遊戲作品。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而後來從3代開始火起來的《俠盜獵車手》,據說正是受到了《莎木》的啟發。甚至是後來SEGA自家的《如龍》系列,也能夠看到太多太多《莎木》的影子。

如果仔細的查閱一下資料的話,其實不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如龍》的製作人名越埝洋正是當時製作《莎木》的開發團隊成員之一。

所以,與其說《如龍》的誕生是受到了《莎木》系列的影響,不如說是《如龍》本身就是脫胎於《莎木》系列似乎來得更為貼切一些。

雖然,《莎木》系列的兩代作品,在銷量之上雙雙遭遇「滑鐵盧」。但通過兩代遊戲開發的積累卻早已為鈴木裕和他的團隊以及SEGA留下了大量製作「開放式世界」的寶貴技術與經驗。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現在,想來不光光是《如龍》欠了《莎木》一筆學費,在「開放世界」上和遊戲內加入「QTE」玩法的諸多「後繼者」們,如GTA、輻射乃至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等作品似乎都欠著《莎木》一筆無法衡量其價值的「學費」。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四、眾籌遊戲就是糟心?!

100萬、200萬、300萬直到最後的633萬,從2015年的萬眾期待,到現如今的罵聲一片。《莎木3》的大起大落,實在是讓人覺得太過「刺激」。但想來,玩家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本是沖著「情懷」掏了錢包,沒成想真的就只是掏錢而已。

《莎木3》的發行商Deep Silver於2019年E3期間宣布遊戲將會在Epic Game Store獨佔。獨佔也就獨佔了,畢竟平台之間利用獨佔搶奪資源和用戶的事情,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但這次卻和往常有些不太一樣,原先承諾的遊戲登陸Steam平台的遊戲激活碼,也因為獨佔的關係被取消了。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玩家毫無意外的炸鍋了,就像當初《地鐵:離去》去一樣。

但不一樣的是,《地鐵:離去》預購的玩家依舊可以在Steam上玩到遊戲。而《莎木3》卻著實顯得很不厚道,Epic獨佔也就罷了。當初眾籌時說好的Steam激活碼,卻也因為發行商玩的一手「騷操作」給整沒了……

巧的是,《地鐵:離去》和《莎木3》的發行商還是都是deep sliver(深銀)。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五、結語

這是上個時代的先驅者,卻也是與這個時代即將脫節的人。

上一次筆者在網上看到關於鈴木裕的消息時,還是在2015年的E3大展上,當《莎木3》視頻播完後,57 歲的鈴木裕帶著靦腆的笑容走上台靜靜說道:「老朋友們,我還是想為你們做《莎木3》。」

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底的苦澀與無奈,究竟還有多少人能懂?遊戲以眾籌的方式來製作,似乎也在這一刻體現出了無盡的無奈與凄涼。

《莎木》二字對於筆者來說,似乎在這一刻顯得尤為沉重。

眾籌「復活」的懷舊之魂(中):《莎木》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它既是筆者自己的青春與回憶,更是一個即將與這個時代脫節的老男孩,做出的最後的驕傲和倔強。

其實,到了現在這個份上,遊戲已經無所謂好壞。現在更多的,或許玩家們也只是希望,在《莎木3》到來之際。鈴木裕能夠用它把這個故事,講好、講完,也算是給我們自己的青春與回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

關於,傳奇製作人鈴木裕和《莎木》系列的回憶就到此為止了,我們下篇IGA和《惡魔城》的再見嘍!

這裡是柒玖捌遊戲說,我是寂落風,一個愛寫更愛玩的宅男大叔!期待你的關注和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