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美好夢想的同時,要做最壞的打算

美好夢想的同時,要做最壞的打算

海南大學問答

『 2015年6月22日 』

(一)問:

現在是6月份,很快就要迎來畢業季,在座的很多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我想代表所有畢業生,請您給出一點建議。

答:

很早以前,我就聽說過海南大學。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心裡自然而然就感覺,這應該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什麼時候能去參觀一下。不過當時還沒想過,會有機會跟大家進行內心的交流。

可能因為我喜歡讀書,對大學生總有一種尊敬之心,對大學校園也有一種嚮往之心。雖然到了今天這個時代,大學生也許不算特別稀有,不像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看到一個大學生都非常驚訝——記得當時在我家鄉,兩個公社只有一個大學生,每次他放假回家,全村的人都去看,「哇!我們的大學生回來了。」這個時代不會這樣,大家可能覺得大學生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我仍然認為,大學生活對一個人的人生有著重大的意義。

所以,在各位即將步入社會的時候,我也說一點自己的想法。

第一,希望你們能懷抱美好的夢想。在選擇工作、家庭、未來方向的時候,都朝著這個夢想努力。

第二,抱著美好夢想的同時,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要想到,選擇的事業不成功,破產了怎麼辦?選擇的對象不合適,離婚了怎麼辦?選擇的工作不理想,失業了怎麼辦?很多大學生剛畢業的時候容易理想化,只看好的,不看壞的,但就像我們走路,既要盯著前方的目標,也要看到路上的各種危險。

第三,你要有決心。事業可能會破產,但精神不能破產,內心要保持淡定。佛教常說平常心,這也是一種覺悟,無論發生什麼,都只當是過眼雲煙,一笑了之。這世界會有很多的不可預料,你需要用智慧的眼光來看待。

有了這三種準備,即便將來各有因緣,但所到之處也會變成美好的花園。否則,世間的群體不會像大學這麼單純、清凈,置身其中,你不一定知道該如何應對。步入社會就像去到另一個世界,我們需要學習這個世界的各種經驗。

(二)問: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真正的成功只屬於少數人,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既有目標又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請問,如何把目標與行動有機結合起來,保持做事的激情和意志,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人生的既定目標?

答:

如何平衡人生的目標和行動,努力去做,這其中確實講一種因緣。

在世間,很多人認為的成功,可能是有錢,有勢力;但在我們佛學院,大家認為的成功可能是有修行,在思想上有一些超越的境界。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人們對成功的定義也不相同。但不管是哪一種成功,它的目標和行動應該是匹配的。同樣是制定目標、付出行動,那些成功的人會有自己特殊的智慧。

有人說,創業和冒險是同義詞,要想創業成功,就一定要冒險。既然如此,你就要做好承擔風險的準備,很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失敗,會一次又一次地失敗。此時就要看你鎖定的目標,是不是智慧的選擇。

常聽人說,別人做過的事,你照著他的方式再做,不一定成功;如果你有自己的思維和智慧,在沒人做過的領域,也許反而能打開局面。比如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那些有情商有智商的人,就能提前看到這一點,知道它會是將來人們關注的焦點,從而運用智慧的眼光去開發,去投資。

在佛教中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說法:知道過去的事不叫智者,知道未來的事才叫智者。很多成功人士正是具備了這一點——能預見未來。他們有些是基於推測,有些可能是巧合,但不管怎樣,背後肯定付出了非常多的勤奮和努力,這些努力就像滴水穿石,到最後總會得到一個結果。

所以不管你有怎樣的目標,還是要努力行動。為了心中所想,持之以恆地去做,再大的事也能成,這就叫「心想事成」。當然這跟前世的因緣有關,或者今生某些方面還不夠努力,也很難如願。這些時候,雖然你有美好的夢想,但美夢尚未實現的時候,或許中途就已經醒來。

(三)問:

現實生活中,一種人生態度是先做,再得到回報;另一種人生態度是先索取才去做。請問,如何把握這兩種人生態度,演繹精彩的人生?

答:

已經得到了,還要做什麼呢?

第一種,做才是得到,這是可以的;但先得到再去做,這種人生態度,可能你有不同的理解吧。我覺得已經得到了的話,可以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成了成功人士,得到很多錢;這時候可以去做心靈導師,得到很多智慧;有了這些之後,又可以去做慈善,做饒益眾生的事情。

想達到目標,就去做,如果不用做就能達到目標,那要怎麼做?不如去做下一個。

這可能要用你自己的方式來解釋,好不好?

(四)問:

如果做事不成功,該如何應對得與失?如果做事得不到領導、同事的支持,該怎麼辦?

答:

不同境界的人,應該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如果你有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就會知道:得也好、失也好,其實都不存在。就像著名的《入行論·智慧品》的結尾部分所說:「故於諸空法,何有得與失?」這是最高的一種境界。

當我們的思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對世界有了本質上的了解,的確會發現,今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認認真真尋找的一切,在實相當中根本沒有發生過,既無需尋找,也不可能找到。就像空中的飛鳥,留不下任何痕迹。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還是要學一學佛法,即便沒有時間,也可以讀讀《金剛經》《心經》這些短小的佛經,讀的時候,心裡的煩惱、浮躁、痛苦,自然而然會消失。就像《心經》所說,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們又在痛苦什麼?又依靠什麼而痛苦?

空性思想很重要,它確實能減少很多的負面情緒。尤其在為夢想而奮鬥的過程中,如果能真正懂得萬事萬物的本體就是空性,你會有面對得失的智慧。

而這種空性,並不是「杯里沒有水」的那種空,如果不經過專業、系統的學習,恐怕很難懂得它的真實意義。但暫時來說,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什麼都不存在」的單空。

當然,有些年輕人正在全力以赴地追求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美好,聽到「空」,可能會覺得「這不是一種消極和迷信嗎?」會用極度排斥的眼光來看待。信與不信的確是每個人的自由,他人無權干涉,我在任何場合中也從來不要求或者提倡大家信什麼,但作為一種不同的學說和智慧,你也可以對此進行分析,不要因為自己不知道、難以置信,就全部拋諸腦後、斷然否定——即便要推翻,恐怕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智慧。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承認佛教中所講的空性等的道理。但實際上,誰都會承認生老病死,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時候,誰也都需要一些引導和關懷。

就像高考的時候,很多不信佛的人會去寺院燒香。有時候遇到這樣的人,我就問他:「你平時都反對佛教,為什麼今天來燒香呢?」他說:「萬一佛菩薩真能保佑我呢?我還是求一下吧。實在是找不到別的關係,只能找這個關係了。」

人往往是這樣,在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可能會想起佛陀;而在成功、快樂的時候,從來也想不起。

比如當你得了不治之症,完全失去生存的希望,這個時候你也許會想:「佛祖保佑,讓我多一點壽命吧,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報答您!」

以前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當時醫院已經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於是他一直在心裡默默祈禱佛陀。後來很奇妙,不知道是佛的加持,還是自己命不該絕,他真的脫離了生命危險。病癒之後,他馬上去寺院,花一百塊錢給佛上了一炷高香,感謝佛祖的再生之恩,還說以後都要好好供養。(笑)

所以我們的行為也會變,有時候,連自己都難以置信。

(五)問:

做才是得到,但是很多時候,做了也得不到。不是因為不努力、找借口,而是有人為的阻礙,比如上司、掌權者等等,給我們製造難題,不讓我們得到。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我們還要不要堅持?

答:

做了也得不到,是有這種情況。(笑)包括快樂、財富、美滿的家庭等等,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但好像總是缺少機遇,始終徘徊不前。

其實人生就是如此。剛才的演講中我也說了,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在這個過程中,看起來會有很多阻礙,來自上司、下屬,或者同級的人,但實際上,也許是你自身有很多欠缺。就像演講中提到的鏡子的故事——對自己障礙最大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但通常來講,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還是要努力去做,這樣即便得不到,至少你不會後悔。

誰也不敢保證,所做的事情必定會成功。儘管今天的人們為了追求各種物質,拚命在做,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因緣,還是會碰壁,會遭遇種種阻礙。這個時候,有沒有必要繼續呢?我的想法是,除了努力,你還需要一種智慧。如果發現繼續下去將無路可走,也可以退出;但除此之外,立下的誓願最好不要輕易放棄。只要還有希望,就堅持,堅持到一定的時候,也許會做出感天動地的事迹,也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

當然,這些也不是必然的。我們所得到的,的確跟我們的勤奮有關;但並不是每一個勤奮的人,都能百分之百地得到。這中間有非常複雜的因緣,解釋這一道理的學說,就是因緣學。

因緣學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如果不懂其中的道理,一旦做了卻得不到,就容易怨天尤人,抱怨社會、抱怨家庭。

我聽過一些大學生的抱怨:「為什麼我家這麼窮,別的同學都穿名牌,我的父母卻什麼都買不起,我怎麼這麼倒霉!」

其實沒什麼好抱怨的,一切都是因緣。沒有的因緣強求不來,已有的因緣也是積聚之法,遲早又會消散。所以暫時得不到的時候,應該隨緣,然後繼續努力。

(六)問:

在孩子正處青春叛逆期的時候,怎樣告訴他「做」這個看上去簡單、卻非常深奧的道理?

答:

現在孩子所受的教育,大部分來自學校,來自父母的比較少,不像以前的人,會對孩子有一種特殊的教育。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就能看到,古代有很多母親,為了教育孩子,自己是不出去工作的,包括今天的韓國和日本也是如此。因為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陪在他身邊,輸送正確的觀念。

但現在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交給了老師。有些學校的環境比較複雜,待久了之後,受到的正面教育比較少,負面影響反而比較多。再加上這個時代,充斥著各種信息,很多孩子不喜歡讀書,該看的不看,不該看的卻沉迷其中。

我看到不少孩子喜歡拿著父母的手機玩,上網、刷屏、看動畫,其實裡面的很多內容都不健康。五六歲到十三歲,是記憶力最好的階段,這個時期接觸到的任何知識,都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形成他最主要的思想觀念。而現在的很多知識,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為了各種目的,想方設法吸引孩子的心識,這很糟糕。

所以在孩童時期,父母就要給與正確的引導;到了叛逆期,則要注意教育的善巧。否則,該管教的時候沒有管教,等孩子長大了,又管教得特別嚴厲,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每個父母都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可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適合的方法。

(七)問:

儒教與佛教的最大區別在哪裡?

答:

佛教和儒教的區別,第一個是,儒教主要講我們這一世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包括孝忠禮義廉恥等等道理。而佛教不僅講今生,更關注來世——怎樣獲得來世的快樂?前世的因緣又是什麼?所以要講三世因果。

第二個是,佛教講不害眾生,這個眾生包括了一切人類。而在儒教思想里,跟自己相關的人,例如親朋好友,可以保護,不能傷害,但對其他人,尤其是冤家對頭,就不一定。它強調一種英雄主義,為了家族和國家的利益,可以殺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去戰勝和征服。

第三個是,佛教的不害眾生,也包括了一切動物。而儒教在特定情況下是可以損害動物的,比如為了盡孝,可以釣魚給父母吃。但在佛教思想里,任何時候都不能殺生,要愛護動物的生命。

當然還有其他的不同點,但最主要的可能是在這些方面。

(八)問:

我一直只關注自己的家人,認為君子應該獨善其身。今後我應該發什麼樣的願,可以培養利他的心,超越自己的小?

答:

關心自己的家人是必須的,這很好,但有時候,再關心也還是會有遺憾。

在佛教看來,萬法都是無常的,今天是和樂的一家人,到了將來某天又會分開。從大的無常來看,誰都逃不出生老病死,家人總會離開人世;從小的無常來看,人和人的情感怨親不定,再親密的關係也難免會有隔閡。

今天的社會,人們可能更需要觀修無常,對家人不能太執著了。而除了家人,我們也應該關心社會,關心所有的眾生,就像大乘佛教的修行——為了一切眾生而成佛。

大家可能覺得成佛應該很重要。但什麼是佛?並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寺院里那些如如不動的造像,彌勒佛、釋迦牟尼佛等,這些只是一種形象上的表示。

真正的佛,是覺悟,是人類最高的思想境界——覺悟萬事萬物的真理。什麼時候你懂得了這個真理,你也可以成佛。

有一個電影叫《超體》,你們都看過吧。裡面講人的大腦,從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一直開發到百分之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當智慧越來越提升,到最後確實會對自己的小我、小家庭、小社會,不再那麼執著,能感受到一種「同體大悲」:所有眾生都有苦樂,都有生命,除了自己和家人,也要悲憫其他的眾生。

這是世間對心靈的一種分析。而在佛教中,對此不僅提供了理論依據,還有真實的修持。通過修行,你會真正發現,三界輪迴中有那麼多眾生,只執著一個小小的我,是很狹隘的。這就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一旦心被打開,所有的行為也會豁然開朗。

這種思想在世間的其他思想中很難找到。世間的理念通常認為,關心家人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的。而在這之外,如果有空閑、有資源,才會去關心社會。把利他當作一種額外的付出。

學習佛法多年,每當我將大乘思想和其他的知識、學說對比,就會深深感受到,這種利他的精神和行為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是非常偉大的。完全無條件、忘我地幫助眾生,像幫助自己和家人一樣地幫助眾生,有幾人能做到?

我們也看到很多慈善家,他們可能會願意幫助自己的親人、家族,或者向某些特別可憐的人伸出援手,但對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不一定能有這樣的境界。

很希望你們都能學習大乘佛教的思想,它可以稱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學說。雖然在人類歷史上,也有過各種各樣的利他思想,西方的、東方的,但不一定如此徹底和純正。

社會上也有一些利他的榜樣,像單位里評選的先進模範,人們對他進行頒獎和表彰,把他的事迹塑造成崇高的精神。但實際上,這也只是小範圍的一種行為。

真正的利他精神,可能只存在於大乘佛法中。

也許大家分不清什麼是大乘、小乘。通常談到錢,談到成功,大家都比較有概念,談到大乘思想,可能就比較模糊。(笑)但人來到這個世間,還是要去尋找,為什麼古今中外那麼多有智慧的學者、心靈導師,都對大乘佛法交口稱讚?它真是人類最高的境界嗎?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九)問:

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說和尚和屠夫是鄰居,每天他們都會叫對方起床,結果和尚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屠夫反而有一個好的果報,因為和尚叫屠夫起床是去殺生,而屠夫叫和尚起床是去念經。同樣在做,為什麼和尚每天念經,卻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到底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做」呢?

答:

誰說和尚沒有得到好的果報?(笑)

這個故事,我們應該用智慧來分析。和尚叫屠夫早起殺生,屠夫叫和尚早起念經,這兩個人其實都有好的果報和不好的果報。

問題里的說法,是一種片面的抉擇。你可以說,和尚得到了不好的果報,屠夫得到了好的果報;也可以反過來說,和尚得到了好的果報,屠夫得到了不好的果報。因為屠夫在殺生,和尚在念經。懂得了吧?

念經肯定有好的果報,殺生肯定有不好的果報。既然這樣,又怎能說和尚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呢?

和尚有和尚的果報,屠夫也有屠夫的果報,但是果報中又有不同。

和尚的果報有好有壞。他每天認認真真念經,每念一部經的功德都不可思議,以此功德肯定會得到好報。還有他好心好意叫屠夫起床——也許他們關係不錯,和尚只是擔心屠夫睡懶覺,並沒有想幫他去殺生,這個好心也會有好報。但和尚間接造成了屠夫的殺生,這方面的確有一些過失。

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念經的果報、好心的果報,都是好的。唯一只有造成殺生是不好的。

屠夫的果報同樣有好有壞。殺生肯定有不好的果報,按照《正法念處經》的觀點,殺一個眾生,都會五百年墮在地獄當中。但和尚起床念經的因緣和功德,是依靠屠夫而實現的,所以屠夫也能以此得到好的果報。

他們所造的業,在佛教中就叫「花業」,花花綠綠的花,也就是說比較複雜,善業、惡業都混在一起;由此感得的果也是「花果」,苦果、樂果都混在一起。

所以很多時候,要想懂得佛法的道理,還是需要智慧觀察,不能光用一句話來簡單地斷定。

(十)問:

我們在青年、中年、老年,每個時期要做的事都不一樣,都在變化。我們有沒有必要隨之改變自己的做法,還是應該堅持原來的做法?

答:

其實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都不得不改變。

孩童的時候,我們特別執著玩具;到了少年、青年,可能會對玩具不感興趣,開始執著知識、感情;到了中年,可能覺得這些也沒那麼美好和重要,又開始執著家庭、事業;到了老年,家庭和事業也不重要了,會執著自己的健康、快樂;最後到了離開人間的時候,這一切也都是不重要的。

我們追求的很多事,其實都只是當時覺得重要而已。孩童時代,當玩具被別人搶走,你會非常痛苦;年輕的時候,當感情、家庭受到傷害,你會特別執著;但到了老年,會覺得這些就像一場夢,對你來講都不再重要。

每個執著,都是階段性的,隨著時過境遷,你就不會再執著;但在當時當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你可能很難自拔。所以要懂得,今天特別執著的事,到了明天再回顧,可能根本不屑一顧。

孩子對玩具特別執著的時候,在老人看來是很可笑的。同樣,我們對感情、事業特別執著的時候,在一些有修證或者懂得無常觀的人看來,也是跟遊戲一樣。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對境在誘惑,你要有一種淡定的智慧。很多東西,不想捨棄也是會自然捨棄的。

(十一)問:

我總是不敢承諾,心靈很脆弱,非常怕。這是為什麼?

答:

的確有這樣的綜合症,也是一種恐懼症:什麼事都不敢說,不敢承諾,不敢想,不敢做。始終有一種擔憂、害怕,怕別人反對,怕事情做不好,怕被人說,怕出現違緣的時候無法應對,怕因為這件事引出更多的麻煩,等等。

但我覺得,該做的事情還是要承諾。承諾是一種發願,是一個開始,有了承諾,才會有後面的行動,否則很可能不了了之。

世間任何一件比較重大的事,都需要承諾。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不但要口頭協商,還要簽訂正式的文字協議;小到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包括組建家庭、開展事業,也需要一些儀式和契約;乃至個人的事情,在做之前,也最好有一個承諾。

而且,這個承諾還需要有人見證,否則只是自己心裡想一下,想推脫的時候隨時就推掉,這不好。承諾,最好能在別人的見證下。

有些慈善家遇到我,說想資助藏地的孩子上學,我就說:「你們這樣口頭表態還不行,最好能有個正式的承諾,並且落在文字上——從什麼時候開始資助,採取怎樣的資助方式,由誰來證明,等等。」這樣才會有一種監督和動力。以後即便情況變了,心態變了,你不會輕易退縮,「我當時已經在誰誰誰面前承諾過了,如果不好好做,在他們面前會特別不好意思。」

所以承諾還是很重要的,有了承諾才會有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的精彩文章:

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華南理工大學問答

TAG: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