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的成就與拓展路徑

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的成就與拓展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在各類風險中,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最為複雜,也最難判斷。對此,我們需要根據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色,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底線思維推進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鞏固和增強意識形態安全。

意識形態建設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圍繞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引導意識形態建設步入了健康發展、守正出新的新局面。

第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加強理論武裝、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推進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意識形態建設的主要內容,作出了明確的統籌規劃,成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思想引領和行動指南。

第二,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地位和豐富內涵。我們黨不僅明確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而且強調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我們黨要求從「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的高度充分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並且從社會主義發展的美好願景(中國夢)、社會主義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理想信念教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社會主義文化自信)、黨的發展的純潔性與先進性的保證(作風建設)等多個方面有序開展意識形態建設。

第三,推動了意識形態話語向大眾化、生活化的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以常態化學習教育的制度與實踐持續推進理論武裝頭腦,大力倡導「短、實、新」的優良文風,用中國話語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深度融合,使得意識形態建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方面成效顯著。

第四,促進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高度團結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的理念,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互聯網教育管理,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中入腦、入心、入行。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習教育和文化活動,不斷擴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範圍,增強意識形態影響力,提高意識形態建設的實效性。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當代中國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第五,擴充了意識形態建設的各種思想文化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不斷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豐富完善了意識形態理論體系,擴大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與感召力。另一方面,堅持傳承紅色資源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與人民群眾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現代化建設中來的巨大作用,極大地增強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

意識形態建設的拓展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直面世界範圍內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必須不斷拓展意識形態建設路徑,進一步維護和鞏固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當前的關鍵是聚焦「建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增強黨的意識形態領導權與控制力,著力提升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水平,形成防範意識形態領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發生、應對和化解意識形態風險挑戰的發展策略。

一是強化黨的意識形態引領力。思想領域和價值觀念的分歧,只能通過說服、教育、引導的方式去解決。當前,我們需要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成果來教育引導民眾,「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使馬克思主義真正成為全體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撐。

二是不斷凸顯意識形態建設的中國特色。我們的意識形態建設策略要合乎中國實際,展現中國特色,突出中國風格,彰顯中國氣派。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進意識形態建設與發展,有一個中國化與民族化的過程。意識形態建設的中國化之路,不僅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新發展黨的指導理論,也不僅是以執政黨地位與國家制度形式保障主流意識形態的領導地位,還是與中華民族精神有機融合,形成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理論體系,並進而發揮其精神引領、滿足民眾價值需求的特性,將建構好的意識形態傳達給民眾,使其時刻維護執政黨的合法地位。這就需要對中華文化幾千年傳統中形成的國民性格、處事態度、人生信條、道德準則等因素進行現代轉化,並使其與民族精神同步契合。

三是不斷創新意識形態建設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當今社會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全媒體時代,人與人的交流、信息的傳遞常處於即時狀態,在這種人人都是信息源的情況下,傳統的意識形態建設方式固然需要傳承,但創新引導方式,特別是創新教育途徑卻是提升意識形態建設效力的不二選擇。在意識形態理論建構方面,應善於吸收、借鑒一切人類文明創造的科學理論,從中汲取有益的資源和營養,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發展創新。在具體引導途徑方面,只要設計科學得當,生活中的一切載體都可以成為意識形態教育的中介。例如,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大眾傳媒的理念宣揚、教育基地的價值觀宣示、各類節日的社會精神風貌展現等,都可以成為進行意識形態引導教育的重要選擇。

(本文系國家民委項目「新時代東部沿海高校學生中華民族凝聚力建設研究」(2019-GMB-058)、齊魯文化英才資助項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設的多維探析」(QL3020801)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煙台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金壽鐵:《紅樓夢》翻譯與研究在韓國
發掘與重視數學的美育價值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