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果不是美國,這事不會鬧成現在這樣!

如果不是美國,這事不會鬧成現在這樣!

伊朗政府7日宣布將突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規定的濃縮鈾丰度上限。伊核問題和由此帶來的緊張局勢引發國際社會擔憂。輿論普遍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中東地區矛盾升級。

伊朗方面如此「高調」宣布,是對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的回應和反制,意在引起國際社會對伊核問題的足夠關切,維護伊核協議下伊朗應得的經濟利益。

伊核協議簽署後,伊朗信守諾言,充分履約,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但美國政府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逐步恢復對伊制裁。今年以來美國採取「極限施壓」,不僅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同時集結大量武力到波斯灣水域,向伊朗施加經濟和軍事雙重高壓。

作為對美國「極限施壓」的回應,伊朗外長扎里夫直言,伊朗「永遠不會在受脅迫的情況下進行談判,正確的行事方式是通過尊重而非威脅」。

在伊朗看來,歐方做得也不到位,抑或是說得多做得少,而英國扣押裝載伊朗原油的油輪的做法更是火上澆油。伊朗最高領袖外事顧問韋拉亞提指出,伊朗並不打算退出伊核協議,可是協議的一些簽字方卻在直接和間接地一步步違反協議,伊朗只能採取對等的回應措施。

伊核問題對中東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局勢至關重要。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政府對伊朗政策的任何變化,其外溢範圍將大大超出中東地區,加之伊朗扼守霍爾木茲海峽這一國際原油運輸要道,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國際能源供應和全球經濟乃至國際地緣政治穩定。

自美國5月宣布全面禁止伊朗原油出口以來,海灣地區發生的多艘油輪遇襲和沙特重要設施頻遭襲擾、伊拉克油田遭導彈襲擊等事件,已令中東地區成為一觸即發的火藥桶。

波斯灣水域尚未被完全打撈起來的「全球鷹」無人機殘骸,被緊急叫停的美國對伊朗有限軍事打擊行動,都不斷警示雙方,如果不停止這種試探底線的危險遊戲,就可能擦槍走火進而引爆中東火藥桶。而在局勢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任何「加碼」舉動都猶如在「鋼絲上跳舞」,只會導致波斯灣風急浪高。

妥善解決伊核問題,關鍵還是靠對話協商。

儘管局勢惡化,但有關各方還是留有餘地。伊朗稱突破伊核協議規定的行動都是「可逆」的,願意給「外交手段」留出充足時間。為挽救伊核協議,法、英、德等與伊朗協商建立特別結算機制以避開美國制裁;即便伊朗宣布提高濃縮鈾丰度,英國還是表示將繼續遵守伊核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則與魯哈尼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電話溝通,尋求在本月15日前舉行一次伊核協議有關各方的對話。

解鈴還須繫鈴人。

當前伊核形勢有輪番升級的危險,美國政府需摒棄霸凌心態與極限施壓,回到協商對話的軌道,避免在波斯灣擦槍走火乃至局勢失控。而確保全面協議得到完整、有效執行,才是解決伊核問題、化解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唯一現實有效途徑。

-END-

記者:吳中敏

編輯:喬繼紅 鄭漢根 唐志強

視頻剪輯:王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非洲姑娘邁向「假髮自由」:感謝中國
美國竟為這事威脅加徵人家關稅 就會這一招?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