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撒旦」的一專多能:上打小行星,下可送核彈!未來用它當火箭

「撒旦」的一專多能:上打小行星,下可送核彈!未來用它當火箭

撰文:利刃大驅

眾所周知,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技術和運載火箭是極其相似的,基本屬於同宗。其區別主要在於,運載火箭的目的是將有效載荷送至太空,且不要求精確的返回位置。而洲際彈道導彈則是將"載荷"發射至太空之後,再使其以一定精度重返地球的指定位置。所以,在一定程度來說,只要接受簡單的改裝,這兩者就可以實現功能的互換。顯然,這為那些頭疼如何解決老舊洲際導彈退役問題的國家提供了一條不錯的思路。

作為洲際彈道導彈方面底蘊深厚的大國,俄羅斯一直持有數量相當龐大的洲際彈道導彈,但老舊的彈道導彈退役問題一直是俄羅斯的一塊"心頭病"。畢竟,直接進行拆解的話,這費用有點划不來,繼續用的話又要付出不少的日常維護費用。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後,俄羅斯選擇了將退役的洲際彈道導彈改裝成運載火箭這條路子。據俄媒報道,隨著未來RS-28"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的列裝,老舊的R-36M"撒旦"系列導彈將逐步退役。而退役的"撒旦",則會被轉為民用運載火箭,繼續發揮餘熱。

由於R-36系列導彈的實際性能不符合預期估計,前蘇聯在R-36系列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R-36M"撒旦"系列導彈。相關資料顯示,R-36M最早於1975年年底開始部署,初期型僅兩年時間就成功部署了56具,這一部署速度在當時的北約陣營內部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俄羅斯目前所裝備的"撒旦"導彈,都是現代化升級的R-36M2型,這型"撒旦"主要提升了射擊精度以及彈頭威力。通過其所攜帶了十枚分導式彈頭,可以有效突破敵方反導防禦,對敵人的反導陣地以及固定導彈發射井進行飽和式打擊。

其實,早在前蘇聯時期,洲際導彈和運載火箭的轉化就已經開始了。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軌道的運載火箭"衛星"號,就是由當時蘇聯裝備的R-7洲際彈道導彈進一步改裝而成的。而在"衛星"號基礎上建造的"東方"號運載火箭又成功將人類第一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送入了預定軌道。更有趣的是,在世界的另一面,美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由"紅石"導彈改裝的"丘辟特-C"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的。由此可見,洲際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的淵源非常久遠,宛如一對能互換身份的親兄弟。

在俄烏兩國關係還沒有鬧得這麼僵時,兩國就曾合作進行過R-36洲際導彈和第聶伯火箭之間的改造工作。其實驗結果顯示,由R-36改裝過來的第聶伯火箭可以將4.5噸的有效載荷發射至近地球軌道,而在國際空間站所處的軌道高度上,第聶伯火箭仍然可以運送3.2噸的有效載荷。可以說,從整體數據上來看,這兩者的轉化非常成功,前景非常不錯。但隨著俄烏交惡,第聶伯火箭僅僅發射了22次就夭折了,距離其計劃的150次差距頗大。不過,這次合作的經驗讓俄羅斯認識到,退役洲際彈道導彈的巨大用途,這才有了如今"撒旦"為民服務的例子。

顯然,作為R-36系列的繼任者,R-36M「撒旦」系列所轉化而成的運載火箭在有效載荷等性能指標上肯定是要比前者強不少的。再結合「撒旦」所具有的多彈頭分導能力,其運載火箭型理論上也是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的發射的。除了作為運載火箭使用,「撒旦」還可以用來對付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或隕石,將它們在太空中摧毀,已避免這些「天外來客」對地球產生威脅。可以預見,在「撒旦」大量投入民用之後,將有效解決退役洲際彈道導彈的善後處理問題,且還可能給俄羅斯帶來一筆價格不菲的發射收入。至於在不久的將來,「撒旦」是變成消滅小行星的「殺手」還是變成護送衛星的「天使」?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向錢看!別跟我說什麼電磁彈射快,特朗普:9億美元太貴了
擁有雙航母!世界第八大軍事強國,如今窮的連一架梟龍都買不起了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