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宇舶表跟達芬奇學了這一招後,據說要「專治」文藝青年

宇舶表跟達芬奇學了這一招後,據說要「專治」文藝青年

說起來,跨界合作對宇舶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踔厲風發作為一個品牌的策略方針,宇舶製作過很多限量版腕錶。縱觀鐘錶品牌們的善用手法,這些限量款腕錶多數都是已有款型的主體,然後再加以變化。比如新的標配配色、新的錶殼材料或者一根新的錶帶,以此和普通表款區別。

而宇舶刺青,給了我特別的感覺,這無關於它是不是擁有極高的呼聲。

刺青讓我看到宇舶對市場的包容和開放,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原型是由紋身藝術家Maxime Plesica-Buchi設計的,當然他的身份不僅如此,更是企業家和腕錶愛好者。(抬頭看了一眼橫幅,我想Maxime Plesica-Buchi應該不會來咱這吃夜宵,畢竟花臂。)

他開辦的公司就像一家多媒體平台,有專註當代藝術和文化的出版物;還做街頭的服飾(Sang Bleu Physical);還有紋身工作室...也就是幾乎前沿、時髦的領域他都有涉及。

Sang Bleu的誕生離不開前衛和專業。

原本宇舶大爆炸系列中表款元素足夠豐富,但看刺青則像是重新設計過的Big Bang腕錶,用材也多樣化,鈦金、鑲鑽鈦金、King Gold(宇舶自己的材料)和陶瓷,但尺寸的DNA沒有改變,標準的45毫米,不同的是錶殼和錶盤。

錶殼和錶盤都是由Maxime Buchi設計,之前看過表友的實物比照片更有視覺衝擊感。比如說,表圈現在是經過切割和切斜角的,呈現一種六邊形的效果,跟其他Big Bang表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種刻面給宇舶刺青錶殼營造一種更深邃的感覺。唯一繼承到表圈上的設計特徵是標誌性的宇舶H形螺絲。防水等級為100米,這個標準應該是奢侈運動表的最低要求。

多邊形的表款裡布滿了對稱的線條,相互疊在一起,在藝術領域稱之為「完美」。這種線條結構的靈感來源自達·芬奇的名畫維特魯威人,堪稱「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維特魯威本身是一位建築師,來自古羅馬。由於當時的建築設計是沒有統一標準,於是他在自己的《建築十書》中,將人體的肢體比例應用到了建築丈量上,還整理出爐了一套人體比例。

之後達芬奇深受影響,利用人體比例這個思想,繪製了擁有完美比例的人體畫像,包括英國溫莎堡皇家圖書館收藏的達芬奇畫冊中也遍布了這種思想。文藝復興的義大利1歐元硬幣上,也刻畫了「維特魯威人」。

這就是刺青的獨特之處

如何通過這個維度空間讀取時間?其實一旦掌握了竅門,讀時將會變得非常簡單;紅色箭頭部位表示的是時指示、黃色箭頭部位表示分指示,錶盤中間最小的那個則指示秒。為了幫助這款表的主人讀時,內側的分鐘刻度軌道會跟分鐘盤對齊。

對稱線條和幾何圖形一直延續到了錶殼中央,在兩側的表耳都刻有圖案,甚至錶帶也沒有脫離這個風格跟整體構成一個連貫的外觀。

機芯方面是宇舶的Unico HUB1213,本質上這是一塊拿掉了計時功能的Unico機芯,因為錶盤的特殊性,齒輪鏈經過改造可以提供給移動時針盤的更大扭矩。動力儲備保持72小時也就是大概3天。

老鄧說表:

我之見,對它更多的是享受幾何與線條之間的蟠根錯節。從你過目不忘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奠定了它在製表美學上的地位。反觀我們中國的「刺青」文化,剛有要破繭成蝶演變為一種表達真實自我的文化,卻又在「花臂」的橫幅中搖搖欲墜,不易被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表 的精彩文章:

熱門電影《海上花》修復版上映,積家為何功不可沒?
起風了,通過名士看瑞士製表業,玩家將如何抉擇?

TAG:老鄧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