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計算出世界末日的數學公式
當代科學哲學中最令人難以置信、富有爭議的思想大概就是對「世界末日的科學論證」,即用數學公式預測最終審判的時間。它甚至給出了人類文明將在760年內走到終點的預言。
評論家、物理學家Eric J.Lerner將末日公式稱之為「單純玩弄數字的偽科學」。
不過,另外有些人則認為它具有嚴肅思考的價值。故事始於普林斯頓的天體物理學家J. Richard Gott III。他是20世紀最後幾十年里,幾位獨立提出世界末日理論的學者之一。 (其他人是物理學家Holger Bech Nielsen和Brandon Carter以及哲學家John Leslie。)1969年,Gott還是哈佛大學的物理系本科生,在歐洲過暑假。參觀柏林牆時,他心算了一下後向朋友們宣布:最短2.66年,最長24年,柏林牆必然會被推倒。
21年後,柏林牆倒塌。Gott決定寫出他的演算法。他於1993年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文章。在那裡,Gott把公式應用到了人類文明上。他當時預言,人類在未來12到18000年內滅絕的可能性高達95%。
並非所有Nature的讀者都贊同他的理論。生化統計學家Steven N. Goodman在評論信件中抱怨說:「"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是困擾統計學家的那些色彩繽紛的箴言之一。在我看來,Gott對統計學工具的運用……為這句話賦予了悲劇性的新生命。」
然而經過《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報道,Gott和他的預言中得到了極大的關注(Gott的簡介為「如何預測一切」)。 他本人是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者,現在是著名的科學預言家,成功預測了百老匯的戲劇劇目和芝加哥白襪隊再次贏得世界大賽。
關於世界末日:1)大多數學者認為末日公式是錯誤的,2)對於它為什麼是錯誤尚未達成共識。直到今天,Gott的方法以及由Carter和Leslie開發的相關方法,都是一系列熱門期刊的論文主題。
世界末日公式的邏輯
Gott將公式的核心理念稱之為哥白尼原理——對,就是那個斷言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的哥白尼。他認為不應該賦予地球特殊的地位,它本質上和其它行星沒有什麼區別。Gott的洞察力體現在下面的問題上:如果將這一思想應用到時間點上會怎樣?
跳出歷史之外,我們把柏林牆存在的時間製作成條狀圖,然後將其分成均等的4份:0-25%、25-50%、50-75%、75-100%。
隨機點落在25-75%段里的可能性是50%,如果你所在的時間點恰好位於該區段,那麼你就會發現,柏林牆之後存在的時間最短是剩下的25%,最長則是剩下的75%。所以,如果考慮「此時此刻」柏林牆已然存在的時間,就能得到柏林牆未來存續的時間範圍。
當時和朋友在西德參觀的Gott同學,知道柏林牆建於8年前,所以據此推斷:未來2又2/3年到24年內,柏林牆就會倒塌!當然,如最開始的提示,該預言只有50%的置信度。不過,可以以放寬範圍為代價來提高置信度——比如說,最開始選擇的區段,覆蓋總條狀圖的95%,這樣一來,就把可能性提高到了95%,代價則是,預言里的時間上限達到了160年。
上面就是對哥白尼原理最原始、最簡單的應用。利用類似的方法和若干額外條件,物理學家Holger Bech Nielsen推斷人類有50%的幾率在未來760年內滅亡。不過,他也指出,這種推導並不嚴密,如果人類出生率持續走低,那將會大幅延緩末日的到來。
批評意見
Steven Goodman認為,上面的推理屬於對「無差別原理」的錯誤應用。所謂無差別原理,就是賦予各種情況等可能性的概率。即便是小孩子,憑藉本能地知道投擲硬幣,正反結果是各50%。但無差別原理本身卻是基於我們人類的對稱性偏好,常常會讓使用者落入陷阱。最直觀的錯誤類似於,購買彩票可能中獎,也可能一無所獲——有兩種可能性,所以中獎的概率是50%。
Gott的末日公式蘊含著一個大膽的假設:我們對自身所處的時間點在整個歷史中的位置一無所知。Goodman則反對說,原則上我們可以搞清當前和過去與未來的關係。
另一類反對意見基於「自我指示假設」。由物理學家Dennis Dieks等人提出。
「自我指示假設」認為:因為我是具有個體意識的智慧生物,所以,這一事實使我傾向於「可以容納最多智慧生物的那種理論」。類似於說,如果我第一次購買(規則不明的)彩票就中了大獎,那麼我可以認為:1)我是天選之子;2)中獎率本身就很高。後者似乎是更合乎理性的認知。
應用「自我指示假設」,可以使Gott等人的推理無效,但哲學家Nick Bostrom對這一假設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他指出,如果按照「自我指示假設」,那麼我們就應該立刻認同含有無限多智慧生命的多元宇宙理論——但這顯然是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所以,「自我指示假設」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哲學主張。
本文譯自 vox,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ps 原文作者為威廉·龐德斯通,是非常傑出的科學類作者,多次獲得普利策非虛構類作品獎項的提名。他在很多科學哲學和技術史上的創見和論證,可以原封不動地寫到相關領域的論文里(實際上確實有人這麼做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在國內翻譯出版過,非常值得一看。他以往抱持科學樂觀主義的態度,不過在本文里認為末日說也有可取之處。礙於篇幅和無法使用更直觀的配圖,翻譯的時候做了節選,刪減了他作為第一人稱的記述部分,所以把結尾補到最後:
我一直在問自己:為什麼我相信人類有漫長的未來?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是,我們已經擺脫了過去的所有困境。人類在猛獁象,瘧疾和原子彈中倖存下來。它們沒有殺死我們。
但這就像是樂觀主義者從一座100層高的建築物上一躍而下,在接觸地面之前,他都可以認為自己在飛翔。
世界末日的爭論撕開了樂觀主義的面紗。它迫使我們思考,我們和宇宙比我們以為的更具有隨機性。我們的物種具有可預見的漫長未來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它就是必然的結果。它可能是需要我們比以前更聰明,更睿智,更善良,更小心,更幸運才能獲得的東西。


※考古證據顯示,巴西卷尾猴已進入了它們的石器時代
※真動保VS假動保:恐怖的貓貓收容所
TAG:煎蛋 |